日本关东军的幸存者回国后,为何纷纷自杀?

诗悠帆


日本关东军在中国战场上,一直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自己炸毁铁路并栽赃嫁祸于中国军队,发动了侵华战争,160000东北军一枪未放,就把东三省拱手相让,日本关东军进城杀人放火,无恶不作,对中国人民造成了严重的伤害 ,一路所向披靡 ,日本关东军一直称为一支不败的战队。


随着苏联战胜了德国,就着手准备收拾日本了,之前日俄战争中,日本胜出,并签定了《朴茨茅斯和约》,这对苏联一直是个耻辱,老毛子怎么可能忘了,准备对日本发起总攻,一雪耻辱。

1945年8月8日午夜苏联对日本宣战

苏联RK日本,兵力,武器大比拼
苏联的远东司令部在:亚历山大·华西列夫斯基,领导下的,1500000苏军,分为三个战线向日本关东军进攻,超过5,000辆坦克,超过28,000门大炮和4,300架飞机。

日本关东军由:山田乙三,领导日本关东军有超过700000人,1215辆装甲部队 (主要是装甲车和坦克 )、6700门大炮(主要是轻型)及1800架战机。

兵力苏联是日本关东军2倍多:苏联完胜

武器也是日本关东军的4倍多:苏联完胜


日本关东军面对苏联的高度机械化步队,没有丝毫的还手之地,最终以失败告终,日本死伤100000左右,大概被俘600000。

日本关东军的战败,并加快了日本的投降

日本关东军被苏联折磨死了近200000人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苏联的伤害,是空前绝后的,死了大概30000000人,战后建设,缺乏劳动力这么办?面对免费的劳动力能不用嘛?这不被俘的600000日本关东军,就被苏联给扔到西伯利亚去了,说到西伯利亚大家都知道,冰天雪地,常年冰雪覆盖寒冷刺骨,没有很好的防寒衣服,很难活下来,常年温度零下30度,日本关东军在恶劣的天气下,让这些过去一向在中国作威作福的日本关东军强盗尝到了人间地狱的滋味,他们在苏军的枪口下被迫从事繁重劳役,反正什么辛苦什么累就做什么,每天从天亮做到天黑,发现偷懒一下,就有会遭到拳打脚踢,面对苏军的虐待,日本关东军哪受的了这气,日本是个讲究武士道精神的国家,宁死不屈,有些人最后采取了日本武士道的剖腹自杀的方式,没日没夜的做事,还经常吃不饱饭,老弱病残的,身边底子不好的,后面就这样拖死了,遇到灾害,粮食紧缺的时候,苏军哪有这么多粮食供养日本关东军,据说当时苏联对日本关东军进行了屠杀!



由于日本政府强烈要求苏联遣返日俘

1949年苏联被迫不得已才将日本关东军遣返,病死的病死,自杀的自杀,屠杀的被屠杀,最后被遣返的日本关东军就剩了大概400000人,可见日本关东军被苏联折磨成什么样了?在心灵上打击是巨大的,也是后面回国自杀的重要因素!


现实与想象的完全不一样

日本关东军以为活到回国民众为会他称赞,是祖国的英雄,可没有得到预想的那种英雄待遇就算了,就连对待普通人的那种待遇都没有,被人不待见,亲朋好友以他为耻辱!

唯一的精神支柱也没了

随着日本军人家属被自己人杀害的信息逐渐传回国,日本军人唯一的精神支柱也没有了,没有英雄待遇也好,被人看不起也罢,最后连自己的家人都不能保护,还算什么军人,而且发现自己誓死效忠的天皇并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样神圣,这对他们无疑是个巨大的打击,家人都不能保护,自己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很多人纷纷选择自杀。

也许这就是日本关东军最好的下场,最起码死在自己的国土上,比起那么异国他乡的尸骨好上不知多少倍,战争伤害都是相互的,可见日本在二战上的伤亡也是巨大的,也许这就是侵略者要付出的惨重的代价。


历史三剑客


说起这件事情,不得不说也是一个悲剧。当年如此凶悍的关东军,很多人在回国后却以自杀的方式来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关东军的骁勇善战让中国守军吃尽了苦头,但是到了后期却不再如同开始那样,在苏联红军面前,那种骁勇善战的劲头没有了,更多的是被蹂躏。

为了减少损失,日本军方下令部分关东军以及随军家属和日本侨民快速撤离,这些人加在一起足有百万人之多。很多信仰武士道的日本军人在接到命令后就选择了自杀,但是悲剧才刚刚开始。一些狂热的军国分子,根本就不认为日本人会被打败,为了表面誓死效忠天皇的决心,把自己的家人杀掉,然后自己拿起枪去战斗。更可恶的是一些日本军官,为了保证士兵能存活回国,在运输工具缺少和道路被摧毁的情况下,竟然以胁迫和诱骗的方式让这些侨民和随军家属自杀,或将妇女儿童和老人杀害或者丢入海中。(在此期间,曾发生过日本士兵看到妇女儿童死后,枪杀军官的事件。)

战争结束了,盟军将越来越多的悲剧事件传回日本国内,那些回国的日本士兵很多人在知道真相和家人竟然惨死在自己人的手中后,受不住打击,选择了自杀。另外还有一个原因,是日本士兵在战后并不受待见,没有得到预想的那种英雄待遇,而且发现天皇并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样神圣,这无疑是骗了自己和所有日本人,回想起那些惨死在异国他乡的战友回想起那些死掉的家人,很多人精神已经崩溃,丧失了生存的动力,然后选择了自杀。令有一小部分有良知的日本士兵在深深的内疚下,也以自杀的方式对当时被屠杀的人们谢罪。

不管怎么说,这无疑是一场军国主义制造的悲剧,不但给他国带来了悲剧,也给自己带来了悲剧。


大狮


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百万大军陈兵中国东北。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

深受军国主义洗脑的关东军,不相信天皇会投降,一部分士兵选择了剖腹自杀,誓死效忠他们的天皇。

一部分选择继续抵抗,但是曾经不可一世的日本关东军,此时此刻不堪一击,与苏联大军一接触,溃败,60万大军成为苏联傀儡!

为了保存有生力量,日本选择先残余的日本运送回日本。因为时间紧迫,船只又有限,能运送的人数也有限。当时东北还有大量的日本侨民,也争相往船上跑,结果可想而知,枪声想起,横尸码头!


这部分回到日本的关东军,回去过得并不舒服。一方面他们没有战死和自杀,受到日本民众的歧视;一方他们还有亲人留在中国东北生死未卜。

在强大的精神压力之下,不少人选择了自杀!


胡史乱翔


有网友问:为什么日本关东军的幸存者回国后,为何纷纷自杀?这个说法不知道是从哪里来的。在1945年,共有608000名关东军,被编成71个作业大队,送往苏联。

关东军被俘人员入苏不久,即有近43000人患有各种不同疾病,经交涉,苏方同意释放其回国就医。日俘之劳动大都为参加修筑铁路、公路、开矿、伐木与城市建筑,有专门技术者则至工厂对有些设备进行维护、修理。当时日本俘虏,成为苏联一支有组织的劳动大军。

当时在1945年冬天,由于缺乏粮食,宿舍,还有燃料,导致5万人病死。但是从1946年开始,关东军俘虏在苏联的生活条件就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苏军在文化活动方面,组织歌咏队、乐队、舞蹈队,各种球队,定期进行演出与比赛,且服装、道具等均较讲究。通过这些活动,在苏联几年的日本人有的成为作家、有的还成了画家或歌唱家。

在经过苏联改造以后,那些出身贫困的日军士兵,开始他们撤换了原来欺凌自己,而现在仍为领导的旧军官,自己选举队长,进而个别检举和召开“研究斗论会”,揭发原来旧军官和军人在侵略战争中所犯的罪行,这时收容所和劳动大队中的空气特别活跃。

仅仅是日军一个第59师团士兵就检举、揭发大量在我国杀害平民、抢劫、强奸、放火等罪行的军官。苏联方面根据各地区日俘揭发的材料,逮捕了与这些罪行有关的原在华日本军人969名,并于1950年全部引渡给我国,随之即将其关入辽宁省的抚顺监狱。

至1949年,苏联除扣留有罪行的日俘约3000人外,其它均在当年予以遣返。这些被遣返的关东军俘虏,在船只上弹着俄罗斯的手风琴,唱着俄罗斯民歌,而且高呼着,在天皇岛,敌前登陆的口号,回到了日本。

到了日本,那些在苏联接受了教育的关东军俘虏,回到日本,在舞鹤港打出了巨大的红旗,高呼打败资本阶级的剥削。这些人接触到了新的世界,对人生、对社会有了新的积极看法。很快这些回国关东军开始组织起各种组织,成为了现代日本工会的骨干。

像从西伯利亚回来的男人等当年关东军士兵回忆录都记载了很多相关的信息。从苏联回国的关东军俘虏一个比一个斗志高昂,要改造旧日本,那有几个自杀的。


深度军事


日本军人在中国犯下滔天罪行,他们在中国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简直是恶魔的嘴脸。作为日军中的精锐部队,从始至终便一直驻扎在东北,这支部队在巅峰时人数高达一百二十万。


苏联打败德国之后,为了扩大在亚洲的利益,抽调一百五十万的兵力南下进攻盘据在中国东北的关东军。苏联军队刚刚经历二战的洗礼,从上到下都对大规模机械化兵团作战有着很深的认为,因此战局从一开始便朝苏联倾斜。

此战,关东军死伤七八万人,其余六十万人马均成了俘虏。这六十万俘虏被押到西伯利亚开发,那里天寒地冻,日军吃不饱穿不暖,不少人死在了那里。直到后来苏联与日本关系正常化,日本政府向苏联提出了释放日军俘虏的请求,因此在这一时期,有不少日军俘虏回到了国内。



这些关东军幸存者活到国内,很多人选择了自杀,因为现实与他们想象差了太远。他们本以为活到国内会得到称赞,他们会是英雄,可是现实是日本民众看不起这些幸存者,甚至很多关东军幸存者都进不了自己的家门,因为他们的亲人认为以他们为耻。


麦地传奇


1945年8月8日,根据此前同盟国签订的《雅尔塔协定》,苏联正式对日宣战。次日,百万苏军由满苏、满蒙边境线挺进东北,向曾经不可一世的日本关东军发起势不可挡的凌厉攻势。

8月15日,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关东军被击毙8.3万人,除少部分人侥幸逃回日本外,其余60余万均被苏军俘获。

昔日号称日本最精锐部队的关东军,曾被冠以“帝国之花”赞誉的王牌部队,面对苏军的攻势,缘何一触即溃,丝毫没有像样的交战、抵抗呢?

原来,此时的关东军早就已经是副空架子。为弥补太平洋战场上与美军血拼留下的亏空,东京本部不得不一次次得从关东军抽调兵员、装备。

比如在硫磺岛战役中,给美军造成重创的日军指挥官栗林忠道,先前就服役于关东军。到了硫磺岛后,这位“美国通”一改昔日日军猛打猛冲、寸土计较的策略,充分利用岛上的自然地形和密密麻麻的坑道网络,最大限度得发挥日军的精准射击优势,成功打出了美军折损兵员比日军更多的战绩。

美军吃紧,得便宜的是苏军。快速取胜的苏军,拆解了东北地区所有日本工厂的机器设备,运回国内充当战争赔偿。对于那些缴获的堆成山一样高的关东军武器装备,如三八大盖、头盔等,苏联人看不上眼,则被当成废铁留在了当地。

武器装备看不上眼,但活生生的战俘苏联人是需要的。与纳粹德国的战争,导致苏联国内人口大量损失,尤其是男性劳动力更加极为短缺。这次出兵东北,又折损了万把来人。于是60余万关东军战俘,被装上火车成批成批得运往西伯利亚劳改。

落在老毛子手里的日子可不是那么好过的。冰冷严寒的恶劣环境,简陋拥挤的居住环境,短缺粗糙的衣物食物,还有繁重、超负荷的体力劳动,一天天得在身体和精神上折磨着他们,使得这些关东军士兵苦不堪言。

更要命的是记仇的苏联看管人员(日俄战争、诺门坎战役),对他们百般虐待折磨。往日充满优等民族人上人优越感的精锐部队,如今沦为动物般的待遇,这当中巨大的心理落差,令他们极度崩溃。


同时,战争中亲人的离散和死去,也让关东军的心理日日遭受折磨。关东军中很多兵员,来自于分布东北各地的日本开拓团,关东军的溃败和迅速撤离,导致许多开拓团的老弱妇孺惨死在战火中。亲眼目睹此情此景的关东军士兵,精神遭受巨大的打击,很多人承受不住,纷纷选择用死亡来解脱。

即便时躲过战死、熬过西伯利亚劳改,最后遣送回日本国内的关东军士兵,其生活状况也是极为得糟糕,他们所要忍受的社会歧视是所有军人里面最高的。

日本人的观念,讲求“战败不可耻,但要败得不屈不辱”。因而,当日军部队陷入绝境时,高级将领往往会选择剖腹自杀以谢天皇;底层士兵则搜罗最后的武器装备发动“万岁冲锋”,与敌人做最后的拼杀。

日本卷入二战,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关东军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东北。由此引发美国人的警惕和抗议,从对外贸易层面断绝了日本赖以生存的美国石油、废钢铁出口。日本转而夺取东南亚美国盟友——英荷殖民地的婆罗洲油田,最后才有了山本五十六的偷袭珍珠港行动。

然而,等到战争结束,整个日本化为了一片废墟,几百万人丧生。可是始作俑者的关东军,却失去了军人该有的血性,既没有英勇得战死也没有勇敢得自杀,而是选择放下武器投降苏军。

这在生来就受到军国主义熏陶的日本民众看来是极为可耻的,自然不再会给军人们好脸色看。因而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幸存归国的关东军士兵,会受到日本社会的歧视和怨念。久而久之,他们当中的许多人,也就走上了自杀逃避的道路。


竹山清溪涧


因为他们败的太窝囊了,被苏联机械化部队在一周内荡平了百万关东军,这样的战绩实在是太悬殊了。

像T34-85这样的坦克,当时的关东军是不能阻挡的。


苏联当时根据各国协议和战争形势,确定了派遣两个坦克集团军在内的部队进入东北作战的计划。当时苏联两个坦克集团军分别从东西两个方向向东北腹地进攻,并且派遣了航空集团军作为陆地上坦克集团军的支援力量,当时苏联两个坦克集团军的坦克之和达到了1400多辆,每个集团军都有大约400多架各类作战飞机掩护,苏联机械化部队在对德作战取胜后,取得了作战经验,他们的装备先进,而且军事理论丰富。

图为被摧毁的日军坦克。


当时,苏联在一个100公里的正面可以集结1000多门火炮支援,也就是在每公里的正面,就可以集结10门火炮打击,这样的火力强度是当时的日军难以承受的,于是苏联军队几乎没有遇到太大的抵抗,就以每天150公里的速度开进,日本关东军经营多年的阵地在苏联IS2坦克和T34坦克的冲击下根本没有效果,整个关东军在一周之内被击败了。

图为苏军在特勃3轰炸机上进行伞降作战。


当然,这体现的是作为当时陆军强国苏联和陆军一般的日本之间的直接差距,但是日本的关东军在东北期间并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作战强度,他们对于自己的能力认识存在误区,自信的认为自己是有一战之力的,这一结论的根据只是在某国战场上取得的绝对优势带来的认识偏差。这也导致了一周失败后,关东军其他部队难以接受的局面,于是他们回国后选择了......


海事先锋


为什么要自杀?

记得有部电影《紫日》,讲的就是二战即将结束后,许多仍然停留在现场上的鬼子不相信战败的事实。他们内心极度扭曲,凡是说日本战败的人,不管是自己人还是敌人,统统杀掉。


另一方面来说,战败对于深受日本军国主义思想毒害的军人来说,是比死还难以接受的事情,他们宁愿死,也不宁愿接受站着投降而生

另外的一个原因就是,良心发现。据一个参与南京大屠杀的日本兵回忆。那时候他们像一群失去了理智的野兽,见人就杀,见人就抢,无恶不作。那种浓厚的军事氛围之下,人性已经被剥夺了,剩下的只有兽的那一部分了。

因为坏事做多了,变态的心理已经扭曲了,一下子回到正常的社会。人心才会反省,而一旦回归理性,这样的过去,是任何人都无法接受的。对于这样的一群人,日本国内很大部分是持不欢迎态度的。这样一来,更加的加剧了他们的扭曲心态,自杀,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横向看其他国家情况

美国作家海明威,作为一个战地记者,他亲眼目睹了太多的死亡和恐惧,那种源于战争的影子始终留在了他的记忆里。每当夜晚降临的时候,那些恐怖的声音就会响起,所以最后,他也选择了用枪口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另一部美国经典电影《第一滴血》,讲的就是美国老兵退伍后经历的一系列故事,也恰好反映了当时美国人对待老兵的态度。这样的情况之下,除了离开,他们别无选择。


另外一件事就是,不论什么时候,我们都要尊重我们的老兵,因为:老兵不老,忠魂不灭。

老兵会老去也会死,但请也不要让他们慢慢凋零。





看点儿历史


众所周知,关东军起初非常彪悍的,让驻守的中国士兵吃尽了苦头。但到了后来,关东军和苏联红军对抗时,已完全没有当年的气场,反而被苏联红军虐待、蹂躏得很惨。

曾经骁勇善战的关东军,为何会沦落到以自杀的方式了结自己的一生?一、信仰的破灭,道德的沦丧

为了减少人员伤亡,日军下令快速撤离日本侨民,以及部分关东军及其家属。突然的撤离让众多信仰武士道精神的日本士兵无法接受,他们效忠的日本天皇怎么会就如此投降?他们认为日本是不可能被打败的。为了向天皇表示衷心,部分日本军人选择了自杀,更有狂热的军国分子,先将自己的家人杀死,再继续上战场战斗。

当时撤离时的交通工具紧缺,许多道路被摧毁,有些惨无人性的日本军官诱骗甚至威胁撤离的日本侨民和军人家属自杀,更有甚者将妇女儿童或老人直接推入海中,来让日本军人能够全部撤离。实在是惨无人道。二、残酷的现实,不公正的待遇

日本侨民及军人家属被害的消息逐渐传到日本国内,已经回国的士兵们听到自己的家人惨死在自己人手里的消息,悲痛欲绝,很多人受不了打击,选择自杀。

而且已经回国的日本战士们,并没有被视为民族英雄,更没有收到英雄应有的待遇。他们在国内并不受人待见,原本誓死效忠、信仰的天皇原来并不是那么神圣,这对他们无疑是个巨大的打击。回想自己的亲人、战友都客死他乡,自己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很多人开始精神崩溃,失去求生意识,纷纷选择自杀。

战争给人类带来的是悲剧,无论对挑起战争的军国主义国家,还是被侵略的国家,都是一场灭顶的灾难。


老照片


其实不光日本战败后大批军人自杀,知道现在日本也是自杀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有意思的是,今天(4月16日)还是日本大文豪川端康成的忌日,川端康成也是自杀死的。为什么日本人这么爱自杀,这个得从日本的文化说起。

日本人爱樱花,而樱花的美绚丽又短暂,灿烂的花开以后又很快就凋零,这一点也贯穿到了日本人的文化深处。大部分日本人都认为人应该像樱花一样。人生很短暂,死也要死在最绚烂的巅峰。这一点在日本的武士道精神中尤为明显。

日本在二战中军国主义势力达到顶峰,军队疯狂盲目的相信自己是最强大的,可以战胜任何国家。然而事实却给他们当头一棒,让他们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这就让信奉樱花精神和武士道精神的日本人接受不了了。既然战败已成事实,无法挽回,那在巅峰时期自杀就成了很多人的选择。

我前面说了川端康成是自杀而死的,虽然他不是在这个时期自杀的,但也有一定的联系。他有一个宛如弟子的好友叫三岛由纪夫,两人关系非常亲密。

三岛由纪夫也是日本近代最著名的作家之一,他当时也曾应征入伍,不过因为生病没能上战场。三岛由纪夫的一个好友上了战场,战败后切腹自杀。三岛由纪夫当时就表示非常遗憾,自己也应该上战场也应该自杀的。后来他也确实这么干了,不过方式很特别。

他带着几个人绑架了日本自卫队东部总监部将师团长,威胁他自卫队的成员跟他一起发起兵变,继续战争,不过没人理他。

它因此绝望,当场切腹自杀。川端康成听说后赶到现场,说该死的不是三岛由纪夫,而是他,后来川端康成还真的自杀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