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戰爭中日軍隊第一次交鋒:平壤戰役

甲午戰爭正式爆發之後,中日之間第一仗是成歡之戰。成歡戰後,日軍開始北上,試圖攻佔平壤。

甲午戰爭中日軍隊第一次交鋒:平壤戰役

平壤戰役形勢圖

一、平壤之戰形勢但是因為成歡戰役耽誤了日軍時間,清軍衛汝貴部已經搶先於7月31日抵達平壤。當時小股日軍已經抵達平壤。衛汝貴部先頭部隊把大同江上小船都收至北岸,鳴槍擊退偷襲的日軍。發現大隊清軍已到,日軍破壞了電報局後匆忙撤走。日軍本來可以不戰而定平壤的,因為成歡戰役耽誤了時間,所以佔領平壤不得不打成一場攻堅戰。這本來屬於一次嚴重的失誤。正如二戰時期,1942年的蘇德南俄戰場上,德軍本來可以在行進中佔領斯大林格勒,因為當時斯大林格勒很空虛。但是德軍沒有集中兵力,同時瞄準多個方向,耽誤了行進的時間,當蘇軍集結之後,斯大林格勒之戰就打成了攻堅戰和消耗戰,最終扭轉了二戰的戰局。日軍在平壤戰役的失誤本來也可能導致日軍的全盤失敗,但是因為清軍的失誤更多,敗局反而成了勝局。所謂誤打誤撞,因禍為福,轉敗為功,正是如此。衛汝貴之後,8月4日至9日,清軍豐升阿、左寶貴、馬玉昆等三路大軍也先後開進平壤。從牙山撤回的葉志超、聶士成部,也分別在8月21日和28日抵達平壤。至此,清軍已集結了北洋陸軍為主的部隊一萬五千人左右,實力與日軍相當。李鴻章看到陸軍實力有限,進攻沒有把握,便指示平壤的清軍“先守定局,再圖進取”。這樣的打算本來也沒有錯,至少沒有大錯。與之相對應的是對面的日軍,全軍16000人左右,稍占上風,按李鴻章的思路,同樣是進攻沒有把握。但是進攻的意志非常堅定。縱觀歷史上歷次日本對外戰爭,從唐朝的白龍江之戰,元朝的蒙古侵日之戰,中國甲午戰爭、日俄戰爭,直到後來的抗日戰爭及太平洋戰爭來看,日本軍隊的攻擊性都非常強烈,力求把握戰場的主動,在不斷的攻擊中拖垮對手是日軍的基本戰術。這樣的戰術,對於準備不夠充分,作戰意志薄弱的對手是非常有效的。但是而對準備充分,作戰意志堅定,而且富有戰鬥經驗的對手來說,準備不充分地持續進攻就有點類似於自殺。太平洋戰爭時期的瓜島戰役就是如此。抗日戰爭時期的臺兒莊戰役與萬家嶺戰役,日軍都是偷襲鑽進了中國軍隊的包圍圈,結果損失慘重。而甲午戰爭時的清軍恰恰就是準備不充分,作戰意志薄弱的軍隊,所以日軍一再冒險賭博得手。

甲午戰爭中日軍隊第一次交鋒:平壤戰役

馬玉昆

二、平壤之戰清軍佈置清軍集結平壤之後,很長一段時間沒有主帥,豐升阿、衛汝貴、左寶貴、馬玉昆四將地位並列,各不相下。後來,葉志超從牙山轉移過來。因為他謊報戰功,而且的確把軍隊幾乎無損地帶出日軍的重圍,非常符合李鴻章保定實力,逃避決戰的意圖,於是在8月25日被委任為駐平壤的清軍部隊的總指揮官。但是葉志超敗軍之將,缺乏威信,得不到其他將領的支持。眾將意見不一,戰守退舉棋不定。而且葉志超本人一意逃跑,缺乏足夠戰鬥意志,也無心進行完善的戰鬥佈置,這樣的話,形勢就非常危險。平壤之戰爆發時雙方兵力對比,差別不大。當時,清軍全軍約15000餘人,日軍約16000餘人,實力相當。而且清軍先到,有主場之利,雙方完全可以一戰。但是在戰前,主帥葉志超見後援遲遲不到,恐後路被日軍自海上登陸所斷,分兵數千駐紮在後方的安州、肅州和義州等地。這樣,駐守平壤城內外的清軍只有約9,500人,山炮、野炮和機關炮38門。日本陸軍共計16,000多人,山炮44門,優勢就比較大了。這其實也是明末為什麼明軍經常在優勢兵力下敗給清軍的原因——過分謹慎,不斷分兵。平壤戰役的時候,日軍入朝總共19600多人,在平壤一線就有16000多人,而從仁川到漢城只有1500多人,可以說是後防極度空虛。當時北洋艦隊還在,假如突襲漢城,日軍進退失據,很有可能全軍覆沒。但是,清軍投入大量的兵力保衛後方,日軍就敢賭一把,幾乎把全力投入主要方向上。歸根到底,還是雙方的戰鬥意志相差太大。

甲午戰爭中日軍隊第一次交鋒:平壤戰役

左寶貴

三、平壤之戰的簡單過程日軍一貫的戰術就是主動進攻,而且是偷襲,這次當然也是如此。日軍於9月15日凌晨發起總攻,兵分四路,同時攻擊平壤的北、西、南三個方向,激烈的戰鬥在平壤城東南、城北和西南三個戰場同時展開。日軍在西、南兩個方向的進攻都失敗了,午後1點左右退了回去。但是在北面進攻小有得手,攻入了玄武門。但是也只是剛剛攻入城門而已,清軍的主陣地沒有丟,尚能一戰。這天的戰鬥結果是:日軍戰死189人,傷516。而清軍處於防守態勢,戰鬥傷亡人數遠少於日軍。而且日軍所攜帶的口糧及彈藥即將告馨,並且不得不在平壤城外冒雨露營,處境極為困難。

甲午戰爭中日軍隊第一次交鋒:平壤戰役

圖中左一為葉志超

但是,此時作為平壤守軍最高指揮的葉志超卻貪生怕死,驚駭萬分,不與眾將議定,擅自決定放棄平壤城。午後4時,他在七星門上懸出白旗,派人向日軍要求停戰。晚8時許,當葉志超指揮清軍從平壤城七星門和靜海門湧出、準備棄城逃跑時,由於撤退缺乏的指揮,毫無章法,結果遭到日軍伏擊。白天的戰鬥當中,清軍的損失本來是少於日軍。但是在逃跑中的損失非常大,一夜之間,被日軍打死者即達1500多人,並有600多人被俘。逃跑途中的損失,遠大於戰鬥損失許多倍。平壤戰役,日軍繳獲武器物資無數。最重要的是,大漲了日軍的士氣。四、平壤之戰的教訓平壤失守中國軍隊方面的教訓,一是戰役指導不明確,是攻是守,舉棋不定,未做必要的作戰準備。二是消極防禦,株守城垣,沒有捕捉戰機,主動打擊日軍,反而處於坐以待斃和被動挨打的地位。三是敵情不明。沒組織偵察,不瞭解日軍的情況,沒能準確掌握日軍採取多路遠距離奔襲包圍平壤的作戰行動,當日軍迅速進至平壤附近對平壤形成包圍後,清軍只好倉促應戰。當然,平壤之敗,主要敗在戰爭指揮者缺乏堅強的戰鬥意志和敢於勝利的勇敢精神。《左傳》說:夫戰,勇氣也!不論是戰爭,還是人生,第一要有勇氣,假如缺乏必要的勇氣,其他什麼都不用談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