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尊心作祟的李氏朝鮮,險些毀了自己的百年基業

從古至今,日本都有著一個“大陸夢”。身處多災的島國之上的日本,一直想要離開島嶼佔據東亞大陸。為了這個夢想,他們發動了甲午戰爭、侵華戰爭。但實際上,日本對中國的覬覦早在唐朝就已經開始了。時間到了明朝中葉,日本在豐臣秀吉的領導之下發動了對朝戰爭,試圖先奪取朝鮮半島,然後“假道入明”佔據東亞大陸。

十六世紀中葉,日本的白銀大量地流出海外,為日本帶來巨大的利益,豐臣秀吉在這樣堅實基礎之上完成日本的統一。人生達到巔峰的豐臣秀吉不再滿足於國內的統治,開始不斷地向以明朝為中心的東亞封貢體系作出挑戰。為此他將目光投向了與他隔海相望的李氏朝鮮,一方面積極地做好國內的備戰工作,另一方面多次派出了使者前往朝鮮探聽情報。

自尊心作祟的李氏朝鮮,險些毀了自己的百年基業

李氏朝鮮學者安邦俊在他的《隱峰全書》裡面記載了:豐臣秀吉欲“乘其威勢”,取路朝鮮“假道入明”,遂遣橘康光為使前往朝鮮窺視“兵力之強弱”。當時日朝兩國已經是多年未交往,面對日本派遣的使者,李氏朝鮮選擇了以禮相待。但是一路上日本使者傲慢無禮,最終李氏朝鮮以“水路迷昧”、“擄我邊民”等為由,拒絕與日本通交。第二年豐臣秀吉又遣僧玄蘇等“納貢獻俘,懇請通信”。

為了試探日本結交的真正意圖,朝鮮國王李晗派遣了通信使黃允吉、金誠一等一行,自釜山乘船駛往日本。朝鮮通信使初入日本境內,日本不僅沒有派遣宣慰使前來迎接,還發生了多起輕蔑朝鮮通信使的事件。最讓朝鮮通信使感到恥辱的是,日本給朝鮮國王的國書當中竟然寫著“辭意悖慢,至以殿下為閣下,以所送禮幣為方物領納,又有一超直人大明國,貴國先驅入朝 ”等侮辱性詞語。

自尊心作祟的李氏朝鮮,險些毀了自己的百年基業

受到屈辱的朝鮮通信使回國之後,將這份國書遞交給朝鮮國王李晗,並報告了日本必定進犯朝鮮,然後“假道入明”。可惜朝鮮國王自以“小中華”自居,不信日本會進犯朝鮮,更不信日本有“假道入明”的野心。

後來陪同朝鮮通信使回國的日本使者回國行至東萊客館,書日:“明年若得東風便,六十七州談笑中”。朝鮮方面這才獲悉日本欲出兵內情,面對咄咄逼人的日本。朝鮮朝廷之上對是否向宗主國明朝彙報,展開了激烈的討論。

朝鮮兵曹判書黃廷或雲:“我國家事天朝二百年,極其忠勤,今聞此不忍聞之語,安可恬然而不為之奏乎”。而副提學金眸則反對奏聞明廷,他擔憂“若既奏之後,果無犯順聲息,則非但天朝必以為不實而笑之。至於日本,則亦必以此而致怨,他日之憂,有不可言”。最終因為大司憲尹鬥壽也贊成奏聞明廷,金眸才轉變態度。

自尊心作祟的李氏朝鮮,險些毀了自己的百年基業

雖然朝鮮已經決定了嚮明朝“具奏倭情”,但是在如何稟報這這件事又展開了激烈的討論。最終一致決定避重就輕,就像朝鮮左承旨柳根所說的那樣:“臣之意,則大義所在,不可不奏,但一一從實直奏,則或不無難處之患,從輕奏聞為當”。為了朝鮮的自尊心,朝鮮國王李晗遣金應南以聖節使身份赴明,順便具奏“倭情”。應南至北京“以倭賊欲犯上國之意,移諮於禮部,只據標流人來傳之言為證”,而對“通信使往來之言”,卻矢口不談。

後來面對明朝多次詢問“倭情”,即便是萬曆皇帝親自接見了朝鮮使者韓應寅詢問“倭情”,朝鮮方面都未能如實回答,以致於明朝對日本的真正意圖一無所知。

自尊心作祟的李氏朝鮮,險些毀了自己的百年基業

一五九二年四月,正當朝鮮舉朝彈冠相慶,“南邊自此無憂”之時,豐臣秀吉悍然發動壬辰戰爭。十三日日軍攻陷釜山,翌日陷東萊,隨後分道逼近王京。面對日本的入侵,朝鮮一路敗北。

面對這樣的困境,大臣李恆福奏言:“急遣一使,籲告天朝,請兵來援 。”然而朝鮮群臣集議加以反對,認為“雖奏天朝,焉肯出兵來救,假令出兵,當出遼廣兵馬。遼左之人,與獺無異,必有憑陵橫暴侵擾之患。今七道皆為灰燼,一國之中,一片乾淨地,只是平安一道,復為天兵蹂蹭,則更無著足之處,此策決不可用”。最終在王京、平壤盡失的情況下,朝鮮方面才派出使者前往明朝借兵。

自尊心作祟的李氏朝鮮,險些毀了自己的百年基業

此時的萬曆皇帝竟不知道這期間日朝兩國曲折的外交較量,可以說萬曆皇帝是一臉茫然地被拖入了這場戰爭。而李氏朝鮮也因為自己的自尊心、防範心而差點導致亡國的境地,史載:“城中人民皆散,雞犬亦皆空,鳥雀不飛,有似荒山廢寺”,可見這場戰爭對朝鮮的創傷有多麼嚴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