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尊心作祟的李氏朝鲜,险些毁了自己的百年基业

从古至今,日本都有着一个“大陆梦”。身处多灾的岛国之上的日本,一直想要离开岛屿占据东亚大陆。为了这个梦想,他们发动了甲午战争、侵华战争。但实际上,日本对中国的觊觎早在唐朝就已经开始了。时间到了明朝中叶,日本在丰臣秀吉的领导之下发动了对朝战争,试图先夺取朝鲜半岛,然后“假道入明”占据东亚大陆。

十六世纪中叶,日本的白银大量地流出海外,为日本带来巨大的利益,丰臣秀吉在这样坚实基础之上完成日本的统一。人生达到巅峰的丰臣秀吉不再满足于国内的统治,开始不断地向以明朝为中心的东亚封贡体系作出挑战。为此他将目光投向了与他隔海相望的李氏朝鲜,一方面积极地做好国内的备战工作,另一方面多次派出了使者前往朝鲜探听情报。

自尊心作祟的李氏朝鲜,险些毁了自己的百年基业

李氏朝鲜学者安邦俊在他的《隐峰全书》里面记载了:丰臣秀吉欲“乘其威势”,取路朝鲜“假道入明”,遂遣橘康光为使前往朝鲜窥视“兵力之强弱”。当时日朝两国已经是多年未交往,面对日本派遣的使者,李氏朝鲜选择了以礼相待。但是一路上日本使者傲慢无礼,最终李氏朝鲜以“水路迷昧”、“掳我边民”等为由,拒绝与日本通交。第二年丰臣秀吉又遣僧玄苏等“纳贡献俘,恳请通信”。

为了试探日本结交的真正意图,朝鲜国王李晗派遣了通信使黄允吉、金诚一等一行,自釜山乘船驶往日本。朝鲜通信使初入日本境内,日本不仅没有派遣宣慰使前来迎接,还发生了多起轻蔑朝鲜通信使的事件。最让朝鲜通信使感到耻辱的是,日本给朝鲜国王的国书当中竟然写着“辞意悖慢,至以殿下为阁下,以所送礼币为方物领纳,又有一超直人大明国,贵国先驱入朝 ”等侮辱性词语。

自尊心作祟的李氏朝鲜,险些毁了自己的百年基业

受到屈辱的朝鲜通信使回国之后,将这份国书递交给朝鲜国王李晗,并报告了日本必定进犯朝鲜,然后“假道入明”。可惜朝鲜国王自以“小中华”自居,不信日本会进犯朝鲜,更不信日本有“假道入明”的野心。

后来陪同朝鲜通信使回国的日本使者回国行至东莱客馆,书日:“明年若得东风便,六十七州谈笑中”。朝鲜方面这才获悉日本欲出兵内情,面对咄咄逼人的日本。朝鲜朝廷之上对是否向宗主国明朝汇报,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朝鲜兵曹判书黄廷或云:“我国家事天朝二百年,极其忠勤,今闻此不忍闻之语,安可恬然而不为之奏乎”。而副提学金眸则反对奏闻明廷,他担忧“若既奏之后,果无犯顺声息,则非但天朝必以为不实而笑之。至于日本,则亦必以此而致怨,他日之忧,有不可言”。最终因为大司宪尹斗寿也赞成奏闻明廷,金眸才转变态度。

自尊心作祟的李氏朝鲜,险些毁了自己的百年基业

虽然朝鲜已经决定了向明朝“具奏倭情”,但是在如何禀报这这件事又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最终一致决定避重就轻,就像朝鲜左承旨柳根所说的那样:“臣之意,则大义所在,不可不奏,但一一从实直奏,则或不无难处之患,从轻奏闻为当”。为了朝鲜的自尊心,朝鲜国王李晗遣金应南以圣节使身份赴明,顺便具奏“倭情”。应南至北京“以倭贼欲犯上国之意,移咨于礼部,只据标流人来传之言为证”,而对“通信使往来之言”,却矢口不谈。

后来面对明朝多次询问“倭情”,即便是万历皇帝亲自接见了朝鲜使者韩应寅询问“倭情”,朝鲜方面都未能如实回答,以致于明朝对日本的真正意图一无所知。

自尊心作祟的李氏朝鲜,险些毁了自己的百年基业

一五九二年四月,正当朝鲜举朝弹冠相庆,“南边自此无忧”之时,丰臣秀吉悍然发动壬辰战争。十三日日军攻陷釜山,翌日陷东莱,随后分道逼近王京。面对日本的入侵,朝鲜一路败北。

面对这样的困境,大臣李恒福奏言:“急遣一使,吁告天朝,请兵来援 。”然而朝鲜群臣集议加以反对,认为“虽奏天朝,焉肯出兵来救,假令出兵,当出辽广兵马。辽左之人,与獭无异,必有凭陵横暴侵扰之患。今七道皆为灰烬,一国之中,一片干净地,只是平安一道,复为天兵蹂蹭,则更无着足之处,此策决不可用”。最终在王京、平壤尽失的情况下,朝鲜方面才派出使者前往明朝借兵。

自尊心作祟的李氏朝鲜,险些毁了自己的百年基业

此时的万历皇帝竟不知道这期间日朝两国曲折的外交较量,可以说万历皇帝是一脸茫然地被拖入了这场战争。而李氏朝鲜也因为自己的自尊心、防范心而差点导致亡国的境地,史载:“城中人民皆散,鸡犬亦皆空,鸟雀不飞,有似荒山废寺”,可见这场战争对朝鲜的创伤有多么严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