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歲老戰士楊章學:在戰場上,戰友比親兄弟還親!我很想念他們

編者注:本文內容從圖書館摘錄,系老戰士口述,由於年紀較大,受傷等原因,部分數據可能不太準確。特此告知。

戰場上的真情

楊章學,1924年6月10日出生,仁川鎮流岸村。

1951年,在平壤駐守14個月。日常工作是坦克的維護,把無法修好的坦克拆散,零件分類保存,以備不時之需。由於當時物資運輸極度困難,這些細小的工作就顯得格外重要。我是班長,在班裡威信很高,坦克的很多部件很重,拆卸、維修有時需要很大的力氣。

雖然沒有直接參加一線作戰,但平壤同樣充滿危險。

一天中午,我們運輸物資的部隊受到空襲。飛機追著馱糧食的騾馬,一會工夫就炸掉了七八間房子。我們和當地老鄉一起顧不得危險,想方設法把物資保護好。回想起當時一連串在身邊起爆的炸彈,至今心有餘悸。

94歲老戰士楊章學:在戰場上,戰友比親兄弟還親!我很想念他們

由於勞累我大病一場,7天沒吃什麼東西。戰友勸我去後方醫院看看,我拒絕了。因為當時附近戰地醫院裡傷員很多,醫生的工作量很大。我覺得不是在前線受傷就不能給醫院增加負擔。所以我堅持在防空洞裡接受治療。在戰友們的精心照料下,我度過了最艱難的一段歲月。在戰場上,戰友比親兄弟還親!

我現在很想念他們,這麼多年過去了,也不知道他們是否還活著。

在平壤郊區,部隊經常會幫助老百姓幹活,也會給當地的老百姓送一些我們自己種的蔬菜和糧食,所以部隊和當地百姓的關係非常好。有時物資運輸受到封鎖時,百姓會主動前來幫忙。但由於語言不通,我們跟當地百姓的交流就會出現困難,所以連隊裡最忙、最受歡迎的自然就是懂朝鮮語的翻譯員了。

94歲老戰士楊章學:在戰場上,戰友比親兄弟還親!我很想念他們

一次,班裡發到繳獲的美國罐頭用來改善伙食,大家很興奮,以為可以吃到牛肉。沒想到,打開一看很多是水果罐頭,味道是好可是填不飽肚子啊。我是班長,遇到了這樣一個難題,也沒什麼好辦法。第二頓分罐頭,就只好讓戰士蒙上眼睛,自己去摸,拿到哪個是哪個,這樣過了一個星期。後來大家談起罐頭第一反應就是:別拿到水果的!

1952年6月復員。有1子1女,4年前由於白內障,我的一隻眼睛失明,生活不很方便。現在每月都有補貼,我很滿足。

94歲老戰士楊章學:在戰場上,戰友比親兄弟還親!我很想念他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