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市食藥監局藥品流通監管處處長陳國安(圖)

盡職盡責,守護百姓用藥安全

——訪市食藥監局藥品流通監管處處長陳國安

访市食药监局药品流通监管处处长陈国安(图)

圖為工作人員檢查藥品批號和有效期等相關信息。記者 趙亮 攝

環渤海新聞網專稿 實行居民家庭過期失效藥品定點回收,開展安全用藥知識競賽,每季度檢查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經營企業,開展疫苗、防治流感藥品等專項整治,強化城鄉接合部和農村地區藥店監督檢查……

市食藥監局藥品流通監管處處長陳國安介紹,2018年以來,該局以嚴查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範執行情況為主線,抓牢抓實重點區域、重點品種、重點單位藥品安全監管,嚴格規範藥品流通秩序,讓百姓用藥更加放心。

定點回收——

破解居民家庭過期失效藥品處理難題

陳國安介紹,大部分家庭都備有小藥箱,然而這些備用藥品過期失效後,如何處理一直是個難題。隨意丟棄不僅汙染環境,還容易被不法分子回收加工“翻新上市”,危害百姓身體健康,擾亂藥品市場秩序。

為破解這一難題,2014年,市食藥監局在全省率先出臺了《居民家庭過期失效藥品回收管理辦法》,明確了過期失效藥品定點回收的工作程序及定點藥店的遴選條件。按照企業自願報名的原則,確定了唐山市居民家庭過期失效藥品定點回收藥店208家。所有定點回收藥店實施“三專三統一”管理,即專人負責、專賬登記、專箱存放;統一懸掛標牌、統一配置家庭過期失效藥品定點回收箱和登記簿、統一集中銷燬。

2017年,該局舉行了全市假冒偽劣藥品暨居民家庭過期失效藥品集中銷燬活動,累計銷燬不合格藥品約5466種,7.39萬盒(袋、瓶),價值124萬餘元。其中,銷燬居民家庭過期失效藥品約1萬餘盒(袋、瓶),價值約18萬餘元。

2018年,該局又對原208家定點藥店進行重新審核定點,並新增100家定點回收藥店。同時,定製了一批兌換禮品,鼓勵群眾投放過期失效藥品。

陳國安提醒,藥品過期後會導致藥性減效、失效,耽誤病情,甚至可能引起過敏、中毒。建議市民定期清理家庭小藥箱,將過期失效藥品送定點回收藥店統一處理。

藥品抽驗——

靶向篩查假劣藥品

藥品抽驗是評價藥品質量狀況、發現假劣藥品的重要方法。陳國安介紹,藥品流通監管處負責組織全市藥品抽驗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計抽取藥品518批次,其中,不合格20批次,不合格率3.86%。

在抽驗過程中,他們始終把高風險品種、質量公告不合格、不良反應報告較多、投訴舉報集中、違法宣傳嚴重、易出現假冒偽劣、非法添加的產品作為抽驗重點,將抽驗工作與日常監督檢查、專項監督檢查相結合,靈活運用打假信息資源,不斷提高藥品抽驗工作的針對性、靶向性。

同時,將基本藥物抽驗作為今年藥品抽驗工作的重中之重,實現轄區內藥品生產企業、批發企業基本藥物抽驗全覆蓋,合格率98%。

陳國安說:“藥品抽驗工作為我們打擊假冒偽劣藥品提供了技術支撐。對於不合格藥品,我們堅持追根溯源,一查到底,切實保障廣大群眾用藥安全。”

系列整治——

全面規範藥品流通秩序

今年以來,市食藥監局聚焦群眾關切,組織開展了一系列專項整治。截至目前,共檢查藥品經營單位4082家次,藥品使用單位5063家次,立案234起,結案202起,當場處罰536起,撤銷GSP認證證書20家,吊銷藥品經營許可證2家,移送司法機關7起。

——防治流感藥品專項檢查。針對年初全市部分防治流感藥品市場供應不及時的情況,在全市範圍開展以奧司他韋、連花清瘟膠囊等15種防治流感藥品為重點的專項檢查,累計檢查藥品批發企業17家次,零售藥店1071家次,醫院、社區衛生服務站、診所416家次,均未發現有非法渠道購進防治流感藥品及經營假劣藥品的行為。

——疫苗專項檢查。市食藥監局聯合衛生計生部門對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及接種單位進行了全覆蓋檢查。

——打擊“迴流藥品”專項檢查。重點打擊無證經營、掛靠走票、票賬貨款不一致、數據造假、非法購銷“迴流藥品”、超範圍經營藥品、未嚴格按照藥品的貯藏要求儲存陳列藥品等違法違規行為。

陳國安解釋說,“迴流藥品”是指通過醫保、新農合等途徑從醫院或藥店購買藥品,經非法回收人再次銷售給藥店、診所,最終銷售給顧客的藥品。“迴流藥品”脫離藥品儲存必要的溫度、溼度控制,藥品質量難以保證,甚至可能被不法分子在回收再銷售過程中摻雜假藥,給百姓用藥帶來安全隱患。

下一步,該局將繼續加強藥品流通企業監管,強化藥品抽驗工作,督促企業按照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範持續合規經營,確保藥品流通領域質量安全。繼續擴大居民家庭過期失效藥品定點回收藥店範圍,預計2019年再增加200家。同時,增加兌換獎品數量,鼓勵廣大群眾到定點藥店投放過期失效藥品。

記者 魏偉 通訊員 田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