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海灣戰爭中伊拉克輸得很慘?

用戶7636662748502


海灣戰爭是美國發動得,旨在打擊伊拉克,讓伊拉克撤出鄰國科威特的戰爭。戰爭以伊拉克撤出科威特,美國勝利告終。

海灣戰爭爆發的前提是伊拉克非法入侵科威特,此後聯合國決定對伊拉克實施全面經濟制裁,並且通過決議要求伊拉克在規定時間內撤出科威特,還授權聯合國會員國對伊拉克動武。

美國出於保護自己在中東的石油利益,並且為了在中東地區獲得更多的發言權,便以執行聯合國安理會關於對伊拉克動武的決議為名,聯合多個國家的部隊對伊拉克境內的許多目標進行轟炸,戰爭後期,美國基本上消滅了科威特境內的伊拉克軍隊。戰爭的結果是伊拉克同意從科威特撤軍,科威特戰爭宣告結束。

此次戰爭之所以呈現一邊倒的態勢,除了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軍人素質過硬外,還在於多國部隊普遍使用大量的高科技和先進技術,在空地海等方面協同作戰,與此相反的是伊拉克還停留在傳統作戰方式上。

在這場戰爭中,伊拉克軍隊整體作戰能力損失近三分之二。而且由於美軍的大量轟炸,伊拉克的電力、基礎設施和石油等都遭到重創。另外還有大量民宅被毀。

在戰爭進行的同時,聯合國還對伊拉克進行了全面的經濟制裁。受此影響,不斷國際收入銳減,而且在世界各地的自產也遭到凍結,伊拉克的經濟損失慘重,國內生產總值和人均收入成倍的減少。

經過海灣戰爭,伊拉克回的經濟軍事倒退了幾十年。


環球網


海灣戰爭伊拉克為什麼輸得那麼慘呢?主要是伊拉克與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打了一場極不對等的戰爭。當時的伊拉克號稱第三軍事強國,其整體裝備比中國都強。但他完全不知道當時的美國,整個戰爭形態都巳改變了。戰爭一開始,美國出動電子戰飛機對伊拉克的地面雷達進行干擾,同時出動武裝直升機對伊拉克的防空系統進行全面摧毀,使北約的戰機在伊領空如入無人之境,再加上戰斧式巡航導彈的遠程打擊,伊拉克完全沒有還手之力,坦克沒處藏,只好埋在沙漠裡。這場戰爭使伊拉克成了美國高新武器的試驗場和現代化戰爭的實驗田。他不光是僅以犧牲三人的代價打敗了伊拉克,同時也給中國上了生動的一課,也徹底打醒了中國人,逼迫中國開啟了艱難的軍事現代化之路。伊拉克的敗也敗得其所。


學無止境0912


我認為伊拉克輸的慘有幾個方面,一,是由薩達姆性格所決定,二,是薩達姆內部政員出現矛盾,爭權奪勢,勾心鬥角,貪官腐敗,跟本失去團結力量,也許,是美國想推翻薩達姆,早以做好內部突破準備了,三,內部分裂,隨知而來的就是民族的分裂,民族派細分爭,都想要有一個救世主,拯救他們,這個救世主就是美國,然而,美國很快推翻薩達姆,但是,把薩達姆政權推翻後,伊拉克戰火不斷,民族之間矛盾更加激烈,身在水深火熱之中的伊拉克,還不如薩達姆時代,所以說,這個世上,沒有什麼救世主,自己才是真正的救世主,美國這個救世主,是為自己利益而來的,伊拉克的慘敗,告訴我們,政權要穩定,民族要團結。四,我說的只作參考,伊拉克慘敗。是武器的差別和戰爭科技落後嗎?,伊拉克的武器是不如美國先進,我想,在好武器,你用它,才是好武器,沒人去用,只不過是一堆廢鐵。美國對伊戰爭,沒看到伊拉軍隊,有大的阻擊戰役,就看到美國輕輕飄飄的坦克開進了八格達。最後可以這麼說,不是伊拉克慘敗,而是伊拉克國家,己經達到政權崩潰與分裂。


趙89112171


海灣戰爭美國給全世界上了一堂信息化作戰的課,它啟示了我們現代戰爭的打法,使包括我們在內的其他大國開始對傳統戰爭進行再認識。

伊拉克之敗,敗在裝備上

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擁有技術上的絕對優勢
以及完備的作戰指揮系統,包括戰斧式導彈與精確制導炸彈在內的很多先進軍事裝備,以及戰術偵查,兵力投送,遠程預警,以及所謂外科手術式打擊的作戰計劃。後來種種戰爭證明這種遠程打擊,快速消滅敵人指揮與通訊,斷其要害,使其首尾不指可呼應,各自為戰,大而混亂,取得制空權,制海權最後動用地面部隊快速解決戰鬥的作戰計劃是很適用於對中小國家的軍事介入!當然這一切都離不開裝備的技術現進與成體系的指揮系統。

伊拉克之敗,敗在輿論上


美國一直重視輿論宣傳,在海灣戰爭中美國就一直散佈薩達姆方面的種種敗退,摧毀薩達姆支持者的意志,並且第一時間就摧毀了伊拉克的電視臺等媒體傳播途徑,使得伊拉克的嘴巴被堵上了,美國還故意的聲東擊西,用錯誤的登陸地迷惑薩達姆,使其錯誤的部署軍隊,可以講用盡一切宣傳達到目的!

伊拉克之敗,敗在體系上

伊拉克雖然與美英聯軍在裝備上有代差,但也並不是一定會敗得這麼慘,伊拉克也不是三流國家,也算地區強國,它的飛毛腿導彈也給聯軍一以重大損失,它的米格25也突襲過美軍機群,斬獲大黃蜂的首級,它的米格23擊落過F16。但是他們沒有成體系,單打獨鬥只能是取得有限的效果,

伊拉克缺少的恰恰是整合這些裝備的體系!而這個體系是最為困難的事,這也是伊拉克國力所不能及的!

伊拉克如果這樣打呢?

伊拉克不能從常規作戰中打贏美國,可以耗跨美國,美國的海灣戰爭一天的花費可是以數十億美元,40天花費了近1000億美元!如果伊拉克把戰爭延續下去,美國可是會撐不住的!伊拉克不應與美軍地面坦克大戰,去硬碰硬,只會是以卵擊石,被成建制消滅。不如化整為零,用張召忠說的那一套,打巷戰,城市戰,地雷戰,搞偷襲,搞炸彈,個人認為這樣耗下去,效果會更好一些!

當然,伊拉克的種族特性教派比例,薩達姆的少數派獨裁性質決定薩達姆比美國更加耗不起,我想張老師忽視了這一點,伊拉克戰爭中做出了錯誤的預測!


後排穩坐旁觀者


薩達姆的失敗是必然的。同時,也是偶然的。惜花從外交、國內形勢、作戰思想等方面為大家淺談其伊拉克失敗的原因。

外交斷絕,自掘墳墓

由於種種的摩擦與矛盾,讓伊拉克對其周圍的領幫進行開戰,在將其領幫打敗後,一方面見證其國家軍事實力的強大,一方面卻與鄰國建立起敵對關係,而卻將自己逼上死路。中東地區從被探明有著驚人的石油儲量後,就註定其不會成為一個穩定的地區。而其會成為各種利益衝突與摩擦的熱點地區。而伊拉克由於其外交政策的失利,造就其作出錯誤的軍事決定,使其原本的共同聯盟被其輕易打破,最終,引來了殺身大禍外,還殃及池魚。

國內形勢

每一個執政黨的背後都有著一個或多個反對黨派,由於政見的不和讓彼此成為了對手。在和平年代裡,由於執政黨的強大還能夠壓制住對方。而作為執政黨一旦出現了一些失誤外。那麼就會成為對手攻擊的軟肋,而薩達姆政權就是如此。在面臨美軍大兵壓境的時候,不是全國上下一起的進行抵抗。而是在聽說對手是強大的美國後,就紛紛選擇著自己的出路,盤算著自己的利益。甚者,一些投降派更是主動的找上其美國進行投降,為其獻言獻策。在這樣的國內形勢下,可想伊拉克怎有不敗之理。

作戰思想

在擁有強大的地面部隊,而對手美國。卻是不管從天空、海上、還是陸地都有著其強大的武器支持。而伊拉克沒有一點可以有可比性。但卻存在本土作戰的優勢,與其坐等死亡。不如主動出擊,將自己劣勢轉為優勢,及時的對各類兵力進行收縮。藏兵與民中,並主動的放棄與美軍的直接接觸,杜絕掉美軍的第一波次打擊。安心讓美軍進入,利用國內的各種地形、地勢、進行遊擊化作戰。同時,對國內的反內奸、反間諜等工作。讓空有強大的武裝力量的美軍進入伊拉克有力使不出。通過,長期的遊擊與消耗。然其最後,不得不退兵,就像越南戰爭一樣。而伊拉克卻是明知道不敵對手,還將其各類重要的軍事目標放在對手打擊的範圍內。可想其不敗就沒有天理了。

伊拉克的戰敗,一方面再次的證明了落後就要捱打,一方面也驗證了這個世界上最可怕的敵人不是對手而是內奸。而戰勝比自己強大對手就要有全民皆兵抵抗到底的決心,那麼我想美國就是在強大也會因為,長久的消耗而選擇退兵。


惜花公子


2003年美國出兵伊拉克,遭到法國、德國的堅決反對。此時在聯合國五個常任理事國中,形成了俄、法、中對美、英的3比2局面。全球許多國家也爆發了反對美英聯軍入侵伊拉克的反戰遊行。美國與英國對伊拉克戰爭完全是繞過聯合國的非法入侵行動。



美國以伊拉克藏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為由,對伊拉克實施了代號為“斬手行動”和“震懾行動”的軍事打擊,美軍從2003年3月20日開始,對伊拉克實施長達38天的空襲,一個多月後,地面部隊開進伊拉克境內,一路所向披靡,2003年4月8日,美軍兵分兩路向巴格達推進,在沒有遇到任何抵抗的情況下,輕鬆佔領了伊拉克首都巴格達。



之所以美英聯軍能如此順利,伊拉克抵抗如此迅速的瓦解,其實主要還是伊拉克全國上下的凝聚力和信心早在1990年第一次海灣戰爭中就被打垮了。

1990年8月8日伊拉克佔領科威特到1991年2月,短短五個多月,伊拉克部署在科威特戰區的43個陸軍師中有36—38個師喪失了戰鬥力,傷亡和被俘18萬多人,損失坦克3800多輛,火炮2900多門,作戰飛機 324架,87%的艦艇被毀或遭重創,戰爭直接損失達2000餘億美元。


軍隊、軍事裝備經濟方面的損失還在其次,更為重要的是伊拉克人心已散,薩達姆威望大為降低,嚴重的動搖了薩達姆政權的統治基礎。

針對於此,薩達姆能夠完全信任的軍隊只有共和國衛隊。

薩達姆將全國分成了幾大戰區,而且安排自己的親信和親屬擔任戰區最高指揮官。但是把軍中實權指揮官都換為親信顯然是做不到的。

而薩達姆判斷,美國從南部戰區北上,因此,在戰爭初期,就將自己能夠信任的最精銳的共和國衛隊以及敢死隊,大部分調往南部,以跟美軍交戰。

而美國在戰前就開始了對伊拉克軍官的策反,而且在經歷了十多年的封鎖,以及薩達姆對教派的偏見。那些對薩達姆稍有不滿的將領被美軍及時發現,並適時的給予金錢,地位等一切手段的利誘。



開戰之初的空襲中用石墨炸彈基本摧毀了伊拉克的電力系統,使伊拉克方面的指揮系統及先進的武器系統陷於癱瘓。

進攻路線繞開了南部戰區對薩達姆忠心耿耿的共和國衛隊,進攻路線上的其它部隊在被美國收買指揮官帶動下則是早無戰心、望風披靡。戰局的迅速惡化,投降倒戈的將領就越來越多。



正因如此,美軍才在地面進攻中基本上沒有遇到抵抗的情況下迅速佔領了巴格達。



然而,讓美國萬萬沒有想到的是正面戰場的迅速勝利、薩達姆政權的快速崩盤僅僅只是拉開了伊拉克戰爭的序幕,這一打就打了整整七年,陣亡也從輕鬆佔領巴格達的200餘人上升到了4500名士兵死亡,4萬名士兵受傷,所需支付的總費用則高達6萬億美元。


2007年5月27日,美國弗吉尼亞州阿靈頓國家公墓,瑪麗麥克修在自己未婚夫詹姆斯里根中士的墓碑前哭泣。

最終美國政府承認,並未發現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薩達姆政府與伊斯蘭恐怖主義的聯繫也被過分誇大。2008年12月14日,美國總統小布什與伊拉克總理一同舉行記者招待會時,遭到現場一名記者扔鞋。直到2010年8月才免強完成從伊拉克撤軍。而給伊拉克留下的依然是戰火不斷四分五裂的攤子。


史可見證


關於海彎戰爭,有非常多的專家學者都做過分析,有不少書和論文存於網絡。

海灣戰爭可以說是美國給全世界上了一堂現代戰爭課,世界為之震驚,我軍也是在海灣戰爭之後,全面開啟了軍隊現代化進程。

海灣戰爭之前的伊拉克是一個富的流油的石油出口國,人民生活富足,但軍隊卻還是老思想,大陸軍主義,軍隊建設和作戰思想以陸軍為主,包括我國在內也是一樣。

但是,當美軍參戰後,一系列技戰術水平和現代高科技裝備的應用,讓人直接看傻了眼。原來地面戰爭已經落伍了,海陸空一體作戰才是趨勢。原來地面防空和地面預警是如此的重要。

這就好比一個武林高手,練成絕世武功,結果一下山才發現,對手都拿著ak47一樣。

世界已經變了。

結果就是伊拉克被全方位吊打。

其他國家再也睡不著覺了。

海灣戰爭之後,我國上海率先引入了當時世界最先進的俄羅斯C300防空導彈系統。

我國正式開啟了軍隊現代化進程。


安靜吃瓜小民


我們知道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兩年之前的1988年,兩伊戰爭剛剛打完,從1981年到1988年,兩伊戰爭整整打了八年,伊朗跟伊拉克打了八年戰爭,在當時戰爭史上,被叫做一場什麼戰爭?叫做用現在的武器打了一場昨天甚至前天的戰爭,打的是一次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的戰爭。

你可以想那種戰爭,他們的戰術思想有多麼落後,所以這次入侵科威特以後,美軍擺架勢要跟它打之後,你看伊拉克當時挖壕啊,堆沙提啊,而且這是在沙漠,你又沒有制空權,在美軍這種空地一體作戰面前,你還要跟人家拼刺刀。你看薩達姆當時講得最多的話就是,你天上不管怎麼樣,你地面還要進攻,我還是要靠刺刀手榴彈解決問題。誰給你拼刺刀,天上一炸,炸38天,你的部隊基本上已經垮了,而且這38天的結果,你的部隊不僅垮了,而且還被固定在陣地上了,動不了了!

所以我們講這場戰爭,伊拉克之所以戰敗兩個原因,一個實力,這一點是改變不了的。那另外一點,作戰指導思想的落後,特別是使用大量蘇制裝備,以及與當時前蘇聯這種指導思想一脈相承的這種地面作戰或者說平面作戰,這樣一個作戰理念,在與美軍的空地一體化的對抗之中,它可以說是沒有任何取勝的概率的,這恐怕是最主要的原因所在。


秦皇見漢武


對於第一次海灣戰爭來說,給全世界上了一場信息化戰爭的公開課,全新的戰爭模式給了全世界的軍人巨大的震撼,包括美國人自己。

對於當時的伊拉克來說,剛剛結束了8年的兩伊戰爭,國內的經濟很差,而由於戰爭欠下的鉅額外債都是一個沉重的負擔。而本身伊拉克人就不認為科威特是一個獨立的國家,英國人在劃分中東地圖的時候,把科威特和伊拉克分成了兩個國家,而這兩個地方原來的聯繫非常密切。而伊拉克欠下的外債有很多是科威特的,伊拉克要求把這些外債一筆勾銷,因為伊拉克認為我們是在前線阻止波斯人和什葉派進行革命輸出,我們打仗是為了海灣國家,所以我出的是血,你們的錢就不用還了。

科威特表示不幹,同時兩國還有其他的矛盾比如開採石油的問題,出海口的問題,反正伊拉克和科威特在談判解決這些問題,而伊拉克調動軍隊向兩國邊境運動,被視為是炫耀武力,施加軍事壓力。甚至是有傳聞,薩達姆向美國通報想要收拾科威特,美國總統默許了,當時的美國總統就是剛剛過世的老布什。

在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之後,美國的反應是迅速的,美軍82師的一個旅幾個小時就到了沙特,不止是軍事上同時政治上的活動也開始了,可以說第一次海灣戰爭是冷戰以後少有的美國蘇聯協調一致的事情,而中國也沒有反對。在政治上還有了聯合國的授權,可以說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是處於一個出師有名的地位。

而從聯合國通過授權開始,伊拉克就處於一個孤立無援的地位,雖然象約旦,巴勒斯坦還是支持伊拉克,但是這種國家都只能說說,沒有實際支援伊拉克的能力,而多國部隊方面則是兵強馬壯,包括敘利亞都派了一個裝甲師到沙特加入多國部隊。可以說由於政治上的問題,伊拉克成為了孤家寡人。

從軍事角度來說,美軍已經開始進入信息化戰爭的門檻,而伊拉克軍隊還是在機械化戰爭的時代,美軍只不過是領先了半步,但是這半步就使美軍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美軍充分利用了手中有限的精確制導武器,對伊軍進行了超長時間的火力準備,最大限度的消弱伊軍在數量上的優勢。可以說,美軍充分發揮了自己在偵察和戰場監視器材上技術優勢,使戰場做到了單向透明,就是美軍能夠發現並打擊伊軍,但是伊軍無法發現美軍,其實美軍和伊軍之間的裝備差距並沒有美國人渲染的那麼大。

而伊拉克方面是沉醉於兩伊戰爭中的所謂成功經驗,就是構築堅固的防禦陣地,讓對手先進攻,利用火力大量殺傷伊朗人員。而在面對美軍時也打算故技重施,但是美軍不是伊朗軍隊。

同時海灣地區由於乾燥,地勢平坦缺乏可以隱蔽的地形,非常有利於美軍的各個偵察器材,畢竟這些器材,只是通過了在實驗場上的測試,而沙漠地帶相對來說隱蔽的一方不容易隱藏自己的痕跡,給了美軍極大的便利。


有痰


伊拉克在總統薩達姆上臺後,憑藉石油資源的開採,經濟迅速崛起,國民由此享受了發達國家才能享有的種種利好。

鑑於此,為謀求更多的石油資源,薩達姆不惜對鄰國發起進攻。首先把矛頭指向波斯灣對岸的伊朗,在薩達姆看來,只要拿下德黑蘭,不僅該國的石油開採權非其莫屬,接下來諸如鄰國科威特等早晚也是其囊中之物。

在做好積極擴軍備戰之後,兩伊戰爭爆發了,沒想到令薩達姆棘手的是,伊朗並非其所想象的那樣不堪一擊,八年戰爭,人財物大量消耗,卻無功而返。

薩達姆不甘心,在其看來,攻不下伊朗,科威特應該手到擒來,不費吹灰之力。這種到處擴張的野心引起域內國家沙特的強烈恐慌和不滿,不僅因為科威特與其交好,更由於沙特本國也是石油儲量極其豐富的國家。唇亡齒寒,一旦科威特失守,豈有置身事外之理?

於是,沙特不得不邀請“異教徒”美國駐軍,以期展開對伊拉克的打擊行動。

美國早已對中東石油資源垂涎三尺,如今有沙特盛邀,又可借恢復科威特主權為由,從而可名正言順地對伊拉克採取軍事行動。

薩達姆還在自以為是,夜郎自大,對美國的到來視而不見,結果在多種高科技武器及現代化戰略戰術雙輪驅動下,潰不成軍,一瀉千里。

按理,有了本次教訓,薩達姆應該謹言慎行,收斂狂妄之心,聚精會神謀發展,並搞好與鄰國的關係。只可惜“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對內獨裁霸道,對外口出狂言,於是,十年後再次遭到美國聯軍的毀滅性打擊,正所謂“戍卒叫,函谷舉,楚人一炬,可憐焦土!”

縱觀海灣戰爭伊拉克慘敗的原因,擴軍備戰,不得人心;攻擊他國,失道寡助;狂妄自大,驕兵必敗;“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