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申克的救續》里花幾十年挖洞逃出監獄,現實中真的有可能實現嗎?

動感超人


當然沒可能了。

《肖申克的救贖》並非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啊,並沒有現實原型,它只是根據史蒂芬·金的小說改編的。史蒂芬老爺子大家都清楚,著名的暗黑恐怖小說作家,以鋪設氣氛剖析人性聞名,原著就是純屬虛構。 也可以推算一下,影片中肖申克挖通地道用了二十年,二十年是七千二百天。越獄地道要穿過監獄本身結構,再延伸到警戒範圍以外,挖個1公里長也不過分,每天至少挖0.1米以上。 從實際考量,一個通道能鑽進一個人,爬這麼久,不能卡住不能缺氧,直徑怎麼也得有一米,從片中看也差不多有這個尺寸。那麼每前進一米,肖申克大概要挖0.8立方米的土。普通天然土的密度大概在1.5到2g每立方厘米,0.8立方米最少也要1.2噸左右。也就是說肖申克每天至少要挖出120千克以上的土。 眾所周知,肖申克是利用放風時間,把土藏在口袋丟到操場上的。那麼問題來了,120千克,240斤重的土,怎麼能神不知鬼不覺的搬出去扔掉。就算裝個大麻袋,也得是搬運工那體格才能從監室搬到操場上吧,一個文弱的銀行家顯然不像有這個能耐。還別說放進口袋,那他就不是肖申克,而是多啦A夢了。

這位同學也是想的有點跑偏,《肖申克的救贖》不是美劇《越獄》,雖然都是越獄片,但前者的重點並不在越獄本身上,更不在越獄過錯的創意和驚險。它就像史蒂芬·金絕大多數作品一樣,具有一定的浪漫奇幻色彩,監獄和越獄的元素只是一個窺視的通道,在一個壓抑逼仄的視野中展示波瀾壯闊的人性之光。所以這個經典翻譯的片名才叫救贖,而非越獄。(文H)


捕魚小分隊


這位同學你是認真的嗎?如果現實中也如電影中一樣,你還打算嘗試一次嗎?

其實當年看《肖申克的救贖》的時候,我也想過這個問題,但內心的潛臺詞並不是想要嘗試越獄,想必我們會有相似的一種想法——也許是因為安迪的“挖洞技術”太精湛了,而且幾十年如一日地挖挖挖,堅持得有些可怕……最終脫獄時,我們是為他高興,但也覺得挺不可思議的,於是開始跟隨電影一起論證安迪脫獄的可行性。

“論據”的確沒毛病,物理啊、土質啊、人的主觀能動性啊,但還是覺得不可思議,因為挖洞容易,每天挖洞進進出出就太危險了,幾十年來就沒有一次被發現端倪?安迪可以憑藉自己的嚴謹和智慧儘可能操控一切,但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只能說他太幸運了。

這麼說肯定有人不服,典獄長及其鷹犬早已被安迪的報稅能力“麻痺”,怎麼會對他產生懷疑?其實,也真的沒必要鑽牛角尖,小說就是小說,電影就是電影,看過之後開心過癮了就足矣,凡事都要弄清楚並不現實,也沒有必要。

其實比挖洞更讓人緊張的是安迪從洞裡爬出來之後,還要用石頭砸開糞便管道,這個比挖洞還要命!萬一砸不開怎麼辦?就算安迪計算得再好,比如他帶的石頭一定比管道材料結實,而且也算好那天晚上一定會有雷陣雨,雷打得震天響。

我是說萬一砸不開,安迪怎麼辦?


南瓜報告


電影《肖生克的救贖》裡主角挖洞越獄,還有個美劇《越獄》也是挖洞 也見過幾條國外新聞現實中在監獄挖洞越獄的,說明國外監獄確實發生過這樣的事情!

但是在中國,其他越獄模式我不談。你想挖洞越獄是絕對絕對不可能的。因為中國監獄沒有單人間,也沒有雙人間!最低都是八個以上的犯人住在一起,一般都是十幾個住一間,所以不可能全倉十幾人全部達成共識集體越獄。大家刑期都不同,我叫你和我一起越獄,可是你本來就只剩一個月刑期了,你會犯傻嗎?

而且中國的關押場所對犯人清一色的“連帶責任制”,就是你們班其中一個人“違紀”,全班集體受罰!即使你是矇在鼓裡。聽著很不公平,可是坐牢有什麼辦法呢?你說別人眼睜睜看你每天挖洞,不舉報你?不舉報你他也會受罰!在刑期面前都別他媽談“義氣”,那是電影!這些事這些人我見太多了!


還有,挖洞是個體力活。中國監獄每天白天出工累成狗,每天六點起床吃完早餐就出工,開始一整天勞動!每天都有規定的勞動任務必須完成,完不成的就加班,不加班的監獄就是別人收工了集體看電視,你一個人在警官值班室外面面壁罰站!你白天累一天了晚上還有力氣挖洞?挖一夜洞了第二天早上六點還有繁重的勞動任務等著你呢?完不成任務你試試!人又不是鐵打的!累都累死你!

中國監獄挖洞越獄!做夢!


韋汶卿


不請自來。

嚴格意義上講,《肖申克的救贖》並非越獄電影,主人公如何越獄並非它表達的重點,主要探討的是自由和希望。

它讓你知道,“有些鳥兒是註定不會被關在牢籠裡的,它們的每一片羽毛都閃耀著自由的光輝”。

而缺少詳細細節支撐的《肖申克的救贖》就會出現如題主這樣的疑惑,現實中有可能實現嗎?

有可能,而且現實中有真實案例。

話說在上世紀中期,有個叫凱樂蒂的法國人,就成功越獄。

你肯定會問,這個人絕對不是唯一一個越獄成功的大神,為什麼提到它?

因為他確實是個越獄高手。就在1947年,他還在監獄中,和獄友講述自己的光輝歲月,那些年哥越過的獄。

獄友是個文學青年,聽到後將將這個故事寫成了小說。

這本小說的名字我沒有找到,但有個導演讀過後,感覺不錯,就把小說拍成了電影。

那個導演是雅克·貝克,法國最好的導演之一。

用一個名氣更高的導演特呂弗說,“雅克·貝克的作品不屬於任何一種風格。”

雅克·貝克還找來凱樂蒂,讓他本色出演影片,飾演羅蘭德一角。

這部電影就是《洞》,豆瓣評分9.2。

雖然低於豆瓣評分9.6的《肖申克的救贖》,依舊有網友表示,《肖申克的救贖》在它面前簡直不值一提。


這種為了認可《洞》,來貶低《肖申克》的做法,我本人並不贊同。

需要說明的是,拍攝於1960年的《洞》更具有藝術性。

《肖申克的救贖》中存在鮮明的二元對立,善與惡,囚禁與自由。

《洞》卻不去表現人物的道德傾向,孰好孰壞,我們分不清。

從觀賞性方面,《肖申克的救贖》更勝一籌,這是它廣受歡迎的重要基礎。

而在人性的深度上,《洞》走得更遠。

《洞》展現出極簡主義的氣質,不用配樂,很多段落拍的像紀錄片,和喜歡故事性情節的觀眾有距離。

《洞》裡面敲擊地面、檢查包裹、開挖洞……等越獄手段非常寫實,簡直就是越獄小教材。

這些都給後來的《肖申克的救贖》、《越獄》、甚至《布達佩斯大飯店》等影片提供了靈感。

從題材來看,《洞》才是越獄片的鼻祖。

而非常有意思的是,這部鼻祖級越獄片,竟真的請了這樣一位越獄大神。


塵飛揚916


假設他每天挖一斤土(挖的多了也不太好帶出去),那麼一年就是365斤,20年就是7300斤,中間除掉被關禁閉等種種原因不能挖的,算6000斤吧。 6000斤就是3000kg,一般土的幹密度1.7~1.9g/cm3之間,但是他挖的那種土土質很鬆軟,l類似砂土,最多1.5g/cm3。這樣就是3500*1000/1.5=2000000cm3。再來看他的地道,是一個圓柱體,直徑不大不超過一張海報,大約40cm,算一下他的地道長度可以達到1592cm也就是15米多將近16m。 16m是一個相當長的距離了,應該能逃出去了。


A股那些事


在我們國家不可能。從jian yu的硬件構造,監舍人員組成,日常管理模式,決定了不可能。

我們juan yu裡都是獨立的樓,牆上挖個洞,從外面都能看到。即使你進入下水道也鑽不出去,建造的時候考慮到了,各種s彎,防護網等。即使會縮骨功鑽出去也不行,汙水處理廠是獨立的,附屬於jian yu還跑不掉。

白天出工晚上睡覺,沒太多時間挖。你稍微在牆上扣幾下,估計就有人舉報了。而且一個房間好多人,上下鋪,不像外國,雙人間。而且我們的可不許在牆上貼個裸體美女海報。

層層管理很嚴,利用fan人管理fan人。裡面基本每個人都是透明的。而且wu jing會不定期搜監。

我暫時好像沒聽說挖洞逃跑的。翻牆,闖門,溜門,鑽在車底,偽裝成yu 警,外出看病時,這些都是常見的方式。經歷過偽裝成yu 警的,我在高速路口設卡堵截。不過最後被路政逮到了。


機修達人蔡


明確的告訴你,在中國的正規監獄裡成功的可能性無限接近於0!

1.我國監獄的安全理念和建設標準在國際上絕對超一流水平。2.正規監獄幾乎不存在單人監倉,且每個宿舍都有前後雙攝像頭。3.雙圍牆,下水道加固,武警駐守,互監小組制度等等措施與制度決定了我國監獄作為刑法執行機關的嚴肅性和安全性。4.人家是部電影,幹嘛非得討論這個,多無聊!順便提一句,中國發生的僅有的幾個案例都是在極特殊情況下發生的。且多為老久監獄或安全性較差的看守所!


換個不嚇人的名字


小梁講電影,用心為您解答

不可能,這個純屬杜撰虛構的,一個人就算可以神不知鬼不覺的進行挖掘,但是僅憑安迪每天放風時候從褲腿裡面倒的那點土,是根本不行的,因為挖掘一條這麼長的密洞至少應該有幾噸的土吧

其次,這部電影是根據史蒂芬.金的小說改編而來,他可是著名的暗黑恐怖小說作家,因此,電影基本都是虛構的,不足為信

好了,以上就是小梁的一點看法,如果您有不同的意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或者關注小梁講電影頭條號私信小梁喲,小梁一定會第一時間跟您交流探討的,麼麼噠,我們下期再見吧!


小梁講電影


劇中給出過一些信息,一是時代,那個時代還沒有互聯網大數據,逃出去還是有生存空間的,二是專業背景,安迪是學過地質學的,合理的利用工具,用十幾年的時間挖掘隧道逃跑是可能的。

本片的精神就在於:在不可能處尋找可能,永遠不要讓自己的思維體制化,只能看到一種可能,只能沿著一個固化的思維走下去。


白水90944696


現實中比這個還精彩,在美國靠近加拿大的一個監獄裡,兩名殺人罪犯從紐約州安保措施最為嚴密的克林頓監獄越獄,兩名囚犯砸牆鑽洞越獄,留漫畫諷刺警方



在另外一起事件中,一名囚犯用肖生克中安迪杜弗雷的方式挖洞,結果穿牆的時候身體太胖,卡在洞裡出不來!


現實中發生在全世界的越獄比電影還精彩,各種意想不到的手段和超乎想象的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