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造灵台,并非是阴谋!

建造灵台,帝王有三,伯侯可二!

回天》一书认为:“文王造灵台是‘越礼犯上之举’,起了‘不臣之心’。商纣王因为失去对灵台通天手段的垄断被打破,所以他的统治才会日益失去合法性,不可避免从动摇走向崩溃。是周人自己的反叛行动,革了殷王朝命。”

古今常有人将殷纣的灭亡,完全归罪于文王造灵台,很不应该!

这些人把殷纣的灭亡也看得太简单了。纣王有道不淫,武王能成其事吗?

别忘了当时武王仅是一个百里小国,在军事上怎可同纣王七十万大军相比?

纣王实因“常沉醉于酒,湎色无度,不守法典,不尊祖训,恶闻其过,所誉者贵,所憎者殊,罰重刑严,民不聊生,天怒人怨,失道寡助,众叛亲离,最终导致身败名裂,人焚国亡。

人以群分,物以类聚, 近年来有一股历史虚无主义很是猖獗,他们极力想为那些早已被人们钉在中华历史耻辱柱上的败类鸣冤叫屈,以及进行洗白,另一方面却又对尧舜夏禹等进行怀疑与抹黑!

每个人的历史都是自己写的,而是由后人评说的,归根结底,历史还是人民写的!有些事体,可能在当朝有所不明或是忌讳,但时间一久,必然会归真!

桀纣历史,距今几千年,尚若其有伪不真,还能等到今日,毕竞古人的发言权要高于今人!

民心似水,水可载舟,也可覆舟,得民心者存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大道真理,万古难变。桀纣因之亡,汤武由之兴!

纣王尚若不“以酒为池,县肉为林,使男女倮相逐其间,为长夜之(欢)饮。” 尚若不“微子数谏不听,愈滛乱不止,剖比干观其心,制炮赂之刑,剖孕妇观其化,熊蹯不熟而杀庖人……。” 纣王如此之劣,能免身死亡国之命吗?

酒不醉人人自醉,钱不杀人人自杀。人醉是因为酒量过度,如不吃酒,酒更是醉不倒人的。钱可救人于穷,也可杀人于富。就要看这钱来的是否正大光明,用得是否恰当。贪污受贿,违法乱纪,积恶成罪,最后被绳之以法,甚至受到法律严处,此能不怪己而怪钱吗?

周文王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下,造灵台起反心的。光给人一顶“反叛”帽子能教人心服吗?

崇侯虎向纣王告恶状“周文王积善累德,诸侯皆向着他,这样将不利纣王。文王西伯昌,仁义善谋。武王太子发,勇敢不疑。周公旦恭俭知时。若任其兴之,则不堪其殃。”《

史记》《淮南子

崇侯虎,谁也?文王的怨家!连他都称赞文王“积善累德”,说明文王确实是善者,而非老王卖瓜!

纣王听后,便将文王囚于汤阴。后文王被释以后,便起了所谓“反心”造灵台,以待纣王之失!并进行了“文武制命”。

淮南子、道应训》“文王(被释)砥德修政,三年而天下二垂归之。

纣闻而患之曰:余夙兴夜寐与之竞行,则苦心劳形,纵而置至,恐伐余一人。

崇侯虎曰:周伯昌行仁义善谋,太子发勇敢而不疑,中子旦恭俭而知时,若与之从,则不堪其殃,纵而赦之,身必危亡。冠虽弊,必加于首,及未成请图之。屈商乃拘文王于羑里。

于是散宜生乃以千金求天下之珍怪,得骤虞鸡斯之乘,玄玉百工,大贝百朋。玄豺黄羆,青豻白虎,文皮千合,因费仲相通,以献于纣。

纣见而悦之,乃免其身,杀牛而赐之。

文王归,乃于玉门筑灵台,相女童,击钟鼓,以待纣之失也。纣闻之曰:周伯昌改道易行,吾无忧矣。乃为炮烙,剖比干,剔孕妇,杀谏者,文王乃遂其谋。

再说文王造灵台也不算犯法,据《五经要义》言,因为当时天子法律有:“天子造灵台以观天文,时台以观四时,圃台以观鸟兽,造灵台,帝王有三,伯侯可二”。

当时法律有文,文王也无需躲躲闪闪,偷偷摸摸,完全可以理直气壮,正大光明造之,后人也不必大惊小怪,在其上大做文章。

作为一个天文学家理应清楚,要想得到精确可靠的天文数据,以及全面正确掌握理解天文现象,广阔的中国大地仅建设和依靠一、二个天文台是不行的。古人古时是这样,今日今人更是如此,古今一理。

纣王耳软,偏听崇侯虎,而将文王囚,一囚就是七年,还殘杀伯邑考!

这就是周文王当时造灵台的历史背景,纣王许可,法律有文,文王无罪。更何况这玉门灵台是造在安阳殷商之京都!

孔颖达所引《公羊传》说:“天子有灵台,以观天文……诸侯卑不得观天文,(故)无灵台。非天子不得作灵台。”

此处公羊是指“诸侯” 而不是“伯侯”。伯侯可以在诸侯之上,诸侯不等于伯侯,两者是有差别的。三代之时,诸侯众多,夏禹时成千上万,商周时上百成千,而伯侯无几。“西伯昌为纣天子的三公之一,仅困于纣”,又与纣主有姻亲,以他的权势地位,为何不能造灵台,而且他是为纣王造的!

五经异义》曰:“天子有三台,有灵台、重壁台,时台以观四时施化,囿台用观鸟兽鱼鳖。诸侯卑不得观天文,但有时台,囿台也。”

易纬》云:“(周文王)为纣之三公,位于诸侯之上,(仅)困于纣。”后又有纣王授命,故可大张旗鼓作灵台,以待纣王之失。

三代之时,诸侯众多,每个诸侯均造灵台,这是不允许也是不现实的。《四库通鉴》曰:“诸侯贤者为伯”。其时天子所属伯侯并不多,商时八伯,文王为西伯侯,春秋战国时有五伯,后发展成五霸。

文王西伯昌,也就是西方诸侯最为贤惠的伯侯。伯侯的权力仅次于天子,故《史记》有言:“五伯者,常佐天子兴利除害,诛暴禁邪,匡正海内,以尊天子。”

周时灵台,又称祭台,夏代名为:神台。上古称:帝丘。是古人“仰观天象,俯察地理” 及“祭神拜祖,求天告地” 的圣地和建筑,其形象类似玛雅和殷地安人的金字塔。今人不信神,故称天文台。灵台的历史,可追溯到数万年前的伏羲时代,甚至更早。埃及金字塔,既是法老陵墓,更是地球人和外星人的灵台。

近年在江西发现的汉晋时期的白口城的灵台,更是墨西哥玛雅城堡的翻版,只是其岁数略比玛雅城堡大上四、五百岁。

礼记》云:“所以制灵台者,尊天重民,备灾防害,防之于未然也。”由此可见灵台其功能与今之天文台相似。既然如此,文王造灵台,不能当作阴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