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有三重境界,掌握這3個訣竅,才是真正的格物致知

格物致知,是中華文化的一個重要傳承,最早出自《禮記‧大學》:

“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格物”有三重境界,掌握這3個訣竅,才是真正的格物致知

格物、致知、誠意、正心,則修其身;

修身,齊家,治國,明德,明德天下。

從這個先後順序可以看出來,格物,是最基礎的事情。雖然我們經常聽古人說“格物致知”,具體如何實踐?很多人還是感到一頭霧水。“格物”有三重境界,掌握這3個訣竅,才是真正的格物致知。

“格物”有三重境界,掌握這3個訣竅,才是真正的格物致知

第1重境界:格物,透過現象,看本質。

宋代理學家程頤認為,“格猶窮也,物猶理也,猶曰窮其理而已也”,格物即就物而窮其理,達到融會貫通。

朱熹基本繼承這種說法,他認為,要貫通,必須花工夫,格一物、理一事都要窮盡,由近及遠,由淺而深,由粗到精。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成四節次第,重重而入,層層遞進。

這和現代科學研究、推理方法,是一致的,通俗地說,格物就是透過現象,看本質

“格物”有三重境界,掌握這3個訣竅,才是真正的格物致知

比方說,有3個人,面對一塊看起來普通、但形狀好看的石頭。

A說,這是一塊糙石,沒什麼用,丟了。

B說,這塊石頭看起來很有藝術美感,可以留著,練書法時用來鎮紙。

C用手掂量一下,又詳細詢問了這塊石頭的由來和產地,最後他認為這塊石頭可能含玉,找來鑑定專家,果然是一塊璞玉!

從這個案例可以看出 ,A的格物能力最低,B稍微好一點,C的格物能力最高。

“格物”有三重境界,掌握這3個訣竅,才是真正的格物致知

第2重境界:致知,有用為角,無用為格。

《史記·律書》曰:“角者,言萬物皆有枝格如角也”。

古人認為萬物皆有角格,角是外象,格是內空。角有萬異,而格是一同。格物,即從萬象中抽象,從抽象至無象,找悟萬物共同的特性。

怎麼理解呢?

任何事物皆有兩面,有用的、可見的一面;以及不可見的、無用的一面。有用為角,無用為格。

比如:一個碗。你能看見碗的材質,工藝,樣式,顏色,即是有用的。而無用的,就是碗空出的地方,空出來的地方,才能盛裝東西。這也是道家說的“無用之用,乃為大用”。

“格物”有三重境界,掌握這3個訣竅,才是真正的格物致知

《禮記·緇衣》曰:“言有物而行有格也”。

一個人有用,通常是指有技能、能力,能創造一些價值。比如,馬雲打造了阿里巴巴,這是有用。你學了開車的技能,即可以開車。你通過了司法考試,就能當律師。這都是有用。

一個人無用,通常是指品行,道德。一個人品德高尚,不偷不搶,不生是非,對人真誠,對伴侶忠誠,這樣的品德,通常創造不出價值。雖然無用,乃為大用。

“格物”有三重境界,掌握這3個訣竅,才是真正的格物致知

第3重境界:融合,物我融為一體,心物一體。

《書.君奭》:“在昔成湯既受命,時則有若伊尹,格於皇天。”

這裡的格,是感通的意思。格於皇天,感通上天。

格者,正也,心物一體。

王陽明說:“意所在之事謂之物;格者,正也。”

後又說:“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在他看來,格物就是正己意,致知就是致良知。心學裡,心物一體,心正則物正。道家則說天人合一。

以上就是格物致知的三重境界,循序漸進,就是達到了真知。

PS:本文由易先生原創,從一個全新的視野,解讀疑難國學,傳承古老文化。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