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是什麼意思?有三個人說透了此事

很多詞語,在古代時很容易理解,可是拿到現代就玄乎了。

當年儒家有一套方法,從修身齊家到治國平天下,都有系統的思考。在對待意識和物質關係問題上,孔子與他的門徒用一句話說明了問題: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

“格物”是什麼意思?有三個人說透了此事

你如今再怎麼翻譯,也只能是粗略體會,如果想找原汁原味的格物,只能到春秋諸子百家典籍中找。

在《禮記》中,格物、致知、誠意、正心是重要的四目,另外的四目就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顯然“格物”是認知的重要方式,可後來人卻格來格去,總想搞出新的意境來。

“格物”是什麼意思?有三個人說透了此事

宋朝寫《資治通鑑》的司馬光很有學問,他就認為格物就是用強力手段抵禦外物;而宋代的程朱理學認為格物就是追根溯源窮盡根本,是磨礪心智的方法論。朱熹認為格物範圍太廣,天空大地、小橋流水、坐轎與騎馬以及人的心靈道德等等,都需要格物方法論。

“格物”是什麼意思?有三個人說透了此事

朱熹是讀過《周易》,瞭解過太極的內涵和外延,也受到相應的啟發。周易就六十四卦來表達萬事萬物的變化和關係,非常有概況性。朱熹自然也認為,如果不舉重若輕地概括方法和道理,那一天忙來忙去,可能一萬年也搞不定重要的事。萬千變化,終歸道之理。

到了明朝,王陽明有不同看法。他在結婚喜宴上溜出去,找一片竹林,開始對著竹子靜坐格竹,一格就是一天,格得頭昏目眩。

“格物”是什麼意思?有三個人說透了此事

愛深思入靜的王陽明後來成了“心學”創始人,他因心直口快被奸臣追殺跑到偏遠地區龍場避難,躺在棺材中看破生死得出了人生結論: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很明顯,在王陽明看來,面對善與惡的選擇上,要以格物方法來區別,當你知道了就獲得了良知。

王陽明思考過宏觀和微觀世界,也想保持內心的獨立與自由,不想為外物凡塵所困,要正心體悟世界的真相。

從孔子為首的早期儒家,到後來宋朝的精英知識分子,再到後來的王陽明,在“格物”探索路上留下一串腳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