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貞醫院心血管科主任:學會做“減法”,養出健康心臟

受訪專家:周玉傑,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心血管十二病區主任、我國有重要貢獻的中青年心血管介入專家。現任中國老年保健協會心血管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兼秘書長。

“人類的心臟時時刻刻都在運動,就像是全身的‘發動機’。眾所周知,汽車的發動機需要定期保養,才能避免事故的發生,人體亦應如此,可是,很多人都是在自己的心臟有了問題以後才來看病。殊不知,心肌梗死一旦發生,對心臟、全身的創傷巨大,很難補救。”周玉傑教授說,理論上講,人類的心臟能夠跳動120—160年,但想盡辦法也總是不能實現。為什麼?多是由於積勞成疾所致。不僅如此,英年早逝者也不在少數。

“時下,日本年輕人中流行一種說法,就是‘玩命地學、玩命地幹、拼命地玩’,我認為他們對生命的態度不對。”周玉傑說,“我年輕時也曾經這樣‘玩命過’,我當時的口號是‘做兩頭燃燒的蠟燭’,這種拼搏精神確實讓我的業務得到提高,不過,這樣的蠟燭雖然很明亮,但壽命也註定短暫。當我猛然意識到這點時,決定改變自己的生活節奏,開始堅持‘加減法’的原則。”

安貞醫院心血管科主任:學會做“減法”,養出健康心臟

所謂減法,就是去掉生活中可做可不做的事情。

第一個減法,是減少應酬。

“出去吃飯我基本都推掉了,你想,路上往返、點菜、等菜、說話,差不多能用3個小時,多寶貴啊,我把省下來的這些時間用在工作上,就可以早點回家休息了。”周玉傑說。

第二個減法,是減少在高峰時間出門。

與其堵在路上,還不如先工作或休息一下,既不用因為堵車著急上火,也節省了汽油,還少吸了很多汽車尾氣。

第三個減法,是少坐電梯。

周玉傑說:“現代人多是‘出門就打的,進樓找電梯’,這種生活方式很不健康,讓我們失去了很多運動的機會。所以,我能爬樓就不坐電梯。堅持了一段時間,不僅體重下來了,而且體力也有改善。我原來一爬樓就氣喘,現在爬樓時身輕如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