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心臟內分泌功能

大多數人都知道,心臟的作用是推動血液流動,向器官、組織提供充足的血流量,以供應氧和各種營養物質,並帶走代謝的終產物(如二氧化碳、無機鹽、尿素和尿酸等),使細胞維持正常的代謝和功能。而心臟的另一個功能即內分泌功能對於人體預測和預防心血管疾病有著重要的意義。

早在1989年的時候,研究人員就發現心臟可以分泌利鈉肽激素,人心房約含有150微克的利鈉肽。利鈉肽具有強大的利鈉、利尿和舒張血壓的作用。在心衰患者中可測利鈉肽含量反應病情的輕重,利鈉肽有多種類型,包括心房利鈉肽(ANP)、腦鈉肽(BNP)等,目前臨床上較常用的是NT-pro BNP,一般來說,含量越高,表明心力衰竭就越嚴重;同時利鈉肽也是評價心衰治療效果的指標,研究顯示,治療後心功能明顯改善的患者中,大部分患者血漿利鈉肽含量下降。

心肌細胞具有自身合成腎素和血管緊張素的能力,可以刺激心肌細胞的生長,增加心肌收縮力,促進兒茶酚胺的釋放和心肌的代謝。過度激活的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是高血壓形成的原因之一。

心肌內含有內源性洋地黃素,它可以抑制Na/KATP酶的活性,可與洋地黃受體結合,增加心肌收縮力,與心功能不全和高血壓的發病有著密切關係。研究顯示,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時,心肌組織內洋地黃素水平明顯升高,心臟發生明顯的室性心律失常。而通過拮抗內洋地黃素的生物學作用,能夠減輕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從而產生積極的影響。

此外,心臟還能產生和分泌前列腺素,心肌生長因子等多種激素和生物活性物質。

心臟作為身體的泵動力,同時也具有內分泌功能的器官,其受到刺激後分泌的包括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血管肽物質、腦鈉肽等許多物質通過神經內分泌系統調節人體的循環系統(包括心臟)和代謝平衡。在不同境遇下,個體因為不同的思想而產生不同的情緒,情緒導致神經內分泌代謝的改變,從而對心血管系統產生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