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垂這個地方出現褶皺?你可能要去看看心血管了

臨床上,我們經常見到一些冠心病病人在耳垂出現一條較長的褶皺,他們中的大部分人心臟功能較差,更易出現心梗和其他心臟疾病。這種褶皺我們稱為耳垂褶皺徵,也叫Frank徵。

耳垂皺褶徵是指耳垂上出現耳屏到耳垂後外側緣的褶皺,至少佔總耳垂長度的1/3。於1973年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首次被Frank報道,Frank觀察到有耳垂皺褶的受試者20人中,19人存在一個或者多個心血管危險因素,因此也被稱為Frank徵。中醫對Frank徵也有類似的介紹,是指位於屏間切跡下至扁桃體。是診斷冠心病及心律不齊的特定穴位。當視診耳垂部位從升壓點至扁桃體區呈現皮膚皺褶加深,電測時若心區觸診及視診,也有冠心病或心律不齊陽性反應的特徵時,多為冠心病及心律不齊。

對於Frank徵是否是冠心病的危險因素之一,目前仍存在一定爭議,關於耳垂皺褶的形成以及其與心血管疾病關聯的機制,目前尚有多種理論。有人認為褶皺的形成與遺傳相關,研究發現,Frank徵白種人發生率最高,黃種人發生率低,提示耳垂皺褶徵可能有相關調控基因。也有理論認為,褶皺的形成是一種早老的標誌,年齡越大,耳垂皺褶徵越常見,而年齡是心血管疾病重要危險因素,研究顯示,有禿頭、頭髮變灰、皮膚褶皺等早老相關體徵的患者更易患心血管疾病。也有研究發現,Frank徵陽性者彈力蛋白髮生了斷裂、小血管壁周增厚,這種微血管變化可能間接反映了冠狀動脈血管床的病變。同時也有一些人認為Frank徵可能與氧化應激以及睡覺姿勢等有關。

儘管Frank徵與冠心病的關係尚存在一定爭議,但目前普遍認為,六十歲以下出現Frank徵,冠心病以及其他心血管疾病發生風險較大,具有一定的診斷意義。

如果你身邊的親人或者朋友出現了耳垂褶皺徵,不要恐慌,Frank徵的形成原因不僅僅是心血管一個方面,應加以觀察,如果出現了心血管或者其他方面的症狀,應積極就診,做相關檢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