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血漿治療抗新冠肺炎,應該知道哪幾點?

2月19日,國家衛健委正式發佈第六版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診斷治療方案,與之前試行的第五版相比,新的版本有了一定的變化,其中在病情進展較快、重型和危重型患者的治療方面,明確提出可增加康復血漿治療。近來關於血漿治療這個問題,行業內也引發了熱烈的討論,個人關於這一既古老又具有新生的治療方法,有以下的一些看法和建議。


什麼是血漿療法?

血漿療法在100多年前就有過治療感染性疾病的臨床應用。SARS期間,也有直接收集痊癒患者的血清治療重症患者的先例。血漿療法的全稱為“恢復期血漿治療”,屬於被動免疫治療的一種。病毒感染患者康復後,體內仍具有一定量針對病毒的抗體。將含有特異性抗體的血漿輸送給感染患者,可有效的治療病毒感染。

在武漢江夏區人民醫院陸續使用血漿療法治療的10例新冠肺炎患者,有很好的治療效果,對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目前尚缺乏特效藥以及疫苗,而血漿治療,是目前較為確定對新冠肺炎最為有效的治療方法,可大幅度降低危重患者病死率。由於康復患者數量不多,採集血漿量也有限,目前這一治療方法僅針對重症,危重症,以及病情進展較快的患者。


血漿的來源有限,那麼什麼樣的康復患者能進行血漿捐贈呢?

一般而言,符合出院標準的新冠康復患者,均可捐獻血漿,但康復病人由於身體狀況不一,有些病人可能因為身體素質較差,不適宜捐獻血漿,或者說有一些心腦血管或者傳染性疾病的病人,也不宜捐獻,如有康復患者有捐獻的意願,可去醫院完成相應的檢查,方可捐獻。


儘管血漿治療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治療中具有一定作用,但目前其臨床應用仍面臨著多個方面的問題:

1、血漿療法具有一定的風險,也並非百分百有效,康復者血漿的成分具有一定的複雜性,除針對新冠病毒的特異性抗體外,還存在一些其他抗體,這些抗體在某種情況下可以幫助病毒逃避機體免疫攻擊,甚至可能刺激免疫細胞釋放促炎因子,導致細胞因子風暴,誘發機體產生免疫紊亂。

2、由於康復患者數量有限,捐贈血漿量也有一定的限制,因此目前能獲得的血漿量不多,此外因血清中抗體存在時間比較短,需要的血漿數量就更大。

3、血漿操作需要嚴格的管理,由於捐贈者血液中的抗體水平的巨大差異,導致其標準化存在巨大的困難。

4、 恢復期血漿相對於藥物和疫苗來說成分比較複雜,它需要收集倖存者的血液,篩查病原體,然後再給病人輸注。

儘管血漿療法目前仍存在量少、操作複雜等一系列問題,隨著康復患者的增多以及技術的精進,相信它在抗擊病毒方面會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