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哲学中西方哲学比较热?

蹲点儿看电影


这跟目前的形势和教育有很大的关系了

首先目前的形势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都是发达国家,刚刚开始学哲学的会有很多人觉得西方哲学更加的受用。在经济实力这方面,以西方哲学作为根基的西方国家会显得有优势,但以后呢,,分水流转,谁也说不定。

其次在我国目前的中小学教育中的教科书,特别是高中,基本上都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指导来编写的,要想学好,肯定要受到很多西方的逻辑思维。而且中哲很多是古文,较难理解。这在以后他在选择中西哲学的过程可能会更偏向西方哲学点。

最后,中西哲都可以接触点,学贯中西,开阔视野,当然更好了,建议要接触西方哲学的朋友尽量少深入西方的宗教哲学这一块。


每天学一点哲学


首先,对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的形成做一区分:中国哲学属于饥饿哲学,它是在战争、饥荒中产生的关于人世的思考;在西方,哲学是富有人所研究的东西,它是富裕、富有时间、好奇心的产物,是从对自然世界的思考开始的。


其次,西方哲学自以雅典三杰为代表的古希腊哲学,到中世纪的宗教神学,到近、现代哲学,经过众多思想家、数学家、科学家、逻辑学家的发展,形成了严密的体系。其中包括本体论、知识论、价值论和美学四个部分。相关研究成果与著述颇丰。 而就本质上来说,中国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哲学,只有伦理学,因为儒道佛主要是规范和影响人的行为。相关的经典著作也是屈指可数。



个人认为,在冯友兰先生编写的《中国哲学史》中,将中国哲学按照西方哲学的框架进行整理,导致中国哲学失去的本土特色,牟宗三在《中国哲学的特质》中有相关论述。 此外,还有一个原因,可能不乏“外来的和尚会念经”的心理。


用户6131820200047


西方哲学史更具逻辑性,可读性强,相比之下,中哲显得晦涩难懂,西方哲学观点是两极化的,如唯心主义唯物主义,两者之间选择一个为第一性,在中哲思想中,它们是统一一体的,但如何统一的呢?这里中哲中没有说明,也没有强的证据支持,不像西哲中,两个极端有两种最强的证据及依据支持。

在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史中,“入世的哲学”与“出世的哲学”对立,“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对立,它们并没有被取消,而是被统一起来了,如何统一起来?求这个答案就是中哲的精神。

在强调以上的,东方思想观念里,两种极端是一元化的,这种统一的一元化,造成最大的麻烦在于,无论你怎么说,两个极端它都是对的,这就成了最大的困扰,在中国历史进程中,这种一元统一自然之道的哲学思想,形成了传统,而不加以变化和改进,进导致了中国封建迷信的思想。

西哲的可读性强,是因为其逻辑性强,字字清晰,文章结构完整,意思表达明确,反观中哲,从文言文中解放出来的白话文,不断地试图找准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可谓艰难,比如《道德经》的白话文译,不同版本不一样的意思,自己读了,自己也感觉有不一样的意思,这么多意思和译文,到底那个才是“最接近”于原作者的?

文字表达不清晰造成了理解困难,同时也需要“悟”前人的意思,暗喻性过于强烈。

我国的指导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恰好解决了我国的历史思想上的主要矛盾问题,成为了符合我国的哲学思想。


哲学的路径


窃认为,中国算得上哲学的书籍只有《老子》《易经》,其它的如《论语》都是伦理学书籍,算不上哲学。西方从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到现代的康德,形成了完整的哲学体系。这不是西方哲学比较热的问题,而是古代中国很少研究哲学的问题。中华文化研究的是人与自然、天人合一的问题,西方文化研究的是人与心灵和谐相处的问题,各种宗教研究的是人与神灵的问题。哲学将来可以是关乎人类肉体和心灵同生共死的问题,超越宗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