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該怎麼教育?

飛翔78320942


我是一個社會工作者,但我自八十年代初結婚始一直在學習、探究中國傳統式育孩方式,通三十年多的探索與實踐,有很多體會,現與有心的家長切磋之:

幼兒階段簡述之為:管幼兒畏飽溫暖之,以愛育之。

三歲送進幼兒園,只希望幼兒園阿姨能帶領幼兒融入集體活動,培養孩子快樂、禮儀、端莊、有約束力,五歲起,老師教給幼兒正確(必須是)的坐姿和嚴謹的 “ 握筆 ” 姿勢。以遊戲、畫畫、背誦(鍛鍊口齒髮音清晰)、歌舞為主及數數強化訓練,大班時,老師必須教給兒童按標準姿勢坐定十五分鐘以上聽故事或音樂🎵(即守紀律)即可。學會1~100數字的標準寫法和讀法,其他什麼拼音、方塊字堅決不教。

再回到主題小學教育:

合格的兒童升入小學部學習,教師會順序潛進地按課標要求講授。從幼兒到小學這個教與育的過程中,家長是致關重要的,優秀的家長會時常與班主任老師勾通,關心孩子在校的紀律情況及學習狀態,千萬別問孩子考試第幾名和分數(可從老師勾通中獲知)。只要用關愛之心說服孩子在校守紀律,聽老師的話,上課專心聽講就足也。孩子一生的素養培養望點取決於幼兒和小學期間,做為家長最辛苦的時段也就是 “ 育兒”時段。有心的家長一定要化更多精力協助老師培育好自己的孩子的生活習慣和學習、作業習慣。

幼兒園到小學期間有了良好習慣,小孩子受用一生。當一個孩子養成了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後,初中、高中的一切問題都已解決。

有心的家長,儘管讓老師去鍛造你那心愛的寶貝吧,就是適當批評、體罰不要在乎,老師的師德99%不用懷疑,老師的心願是:讓每一個孩子多能成為國家、家庭的棟樑之材。


甘草333999


對於這個問題,我們覺得主要是從品德和行為方面入手,知識方面也應當入手,但是如果學習習慣和道德品行比較優秀的話,知識方面的問題不需要太多的插手。

雖然說品德問題是一個很空泛的名詞,但是這的確是一個很複雜的內容,有的孩子在整個小學階段,在學校裡打打鬧鬧搞搞破壞,大錯沒有小錯,不斷給學校和家長帶來了很多頭疼的故事。

有的家長可能不以為然,但是隨著孩子年齡的增大,如果不注重品德的話,總有一天後悔都是沒有機會的。

其實品德不外乎與人友好相處,不破壞公物,遵守規則之類的內容。

其次我們要說的就是一些行為習慣,所謂的行為習慣有時候也是規則所引起來的,比如說行走習慣,上課習慣,作業習慣,讀書習慣,這一系列的習慣下來,我們感覺到有些無從下手,家長在平時培養孩子各種行為習慣的同時,會不自覺的把一些孩子沒有堅持的習慣故意放下或故意隱瞞。

簡單的例子來講,交通規則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交通行為習慣,如果不遵守的話,平時看起來無所謂,闖個紅燈,違反下交通規則,都沒有帶來任何生命危險。是,如果一旦有一次的話,那麼這一生基本上就毀了。

這種行為習慣所帶來的影響,可能是肢體和肉體上直接能夠看到的,但是有些行為習慣能影響一生,比如說作業習慣,讀書習慣。

這些習慣在培養的過程中,家長往往會認為它比較小,是一件小事,而從來不認真去對待,結果等到孩子到了高年級階段的時候,寫作業的時候仍然東張西望,寫作業的時候仍然拖拖拉拉,才想起來怎麼培養孩子的作業習慣,但實際上已經是很難改正了,在最關鍵的12年級不抓緊。還是孩子逗樂子。有什麼用呢?

關於知識,有的家長可能抓得很緊,但實際上也不要給孩子太大的壓力,不要讓他超出了自己的認知範圍。有好的學習習慣,有好的聽課習慣,有良好的社會規則意識,一個孩子很難不成功,孩子長得年齡越大,家長越省心。

總之慢慢培養吧,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杜宜城老師


我的女兒剛好也在上小學,所以我個人的想法是:小學一到二年級是很關鍵的一個時期。

我個人是這樣建議也是這麼做的:

一二年級主要注重處理好孩子生活與學習的關係,個人覺得學習好不好到是次要的,但生活與學習的習慣一定要養成。應該著重培養小孩子的生活習慣與學習習慣,比如幾點起床,幾點出發去學校,幾點前家庭作業要寫完等等,要讓孩子養成按計劃去生活和學習的習慣。

如果一二年級把生活習慣、學習習慣像捏一顆小樹苗一樣,捏直了捏好了,到了三年級以後,家長就要有意識的去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安排自己的生活和學習時間,家長最多起到一個提醒的作用。

最後,個人最終堅持一點是:不要過分關注孩子的分數,分數只能是一個階段、一個時期知識學的好與壞的表現,代表不了什麼,而應把精力放在孩子對生活的態度和學習習慣的培養上。


小步十年


小學生的教育是一個很複雜的話題。根據父母自身素質的不同,對教育的理解也是千差萬別,但總的來說不外乎:學習習慣養成、行為習慣養成、安全教育這幾個方面。

小學階段是培養學習習慣、行為習慣的關鍵期,一二年級又是最佳期。安全教育是貫穿整個小學階段。從小養成良好習慣、優良的素質,將受益終身。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孫雲曉曾說過,“成功教育從習慣養成開始。教育的核心不只是傳授知識,而是學會做人”。蔡元培先生也曾說過:“教育者,養成人格之事業也”。我國偉大的教育家葉聖陶先生則說:“教育是什麼?往簡單方面說,只是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習慣。”在現實中,我們要以多種方式來幫助小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

一、學習習慣養成教育可以從幾個方面入手:

1、注意力的培養:

例如:在規定時間內進行聽覺、視覺、本體覺的能力培養。

聽覺:包括聽聲辯位、聽力記憶、聽力理解。主要表現在(1)能否認真傾聽其他同學發言,是否能夠正確理解並表達清楚。(2)課堂上對老師講解的內容,能否做到認真傾聽並理解

視覺:包括對物體的顏色、形狀、空間位置的辨別力,視覺記憶、視覺理解 。視覺能力的培養,在閱讀理解方面體現最明顯。

本體覺:主要表現在肢體協調能力、方向感、空間感、條理性等方面。

2、培養善於思考敢於提問的習慣。很多小學生因為害怕出錯時,被批評或被同學嘲笑,不敢把自己想法大膽的表達出來。這時,不管是作為家長還是老師,都應該給他最大的鼓勵,同時指出他的不足之處,並幫他改正,從而增強他的自信心。

3、自主讀書認真書寫的習慣。讀書時要避免泛讀,也就是讀書就是讀書,不去認真思考理解。要養成精讀的習慣,比如:邊讀書邊思考、對於好詞、好句、好段要養成做筆記的良好習慣,注重知識的積累。書寫時要注意姿勢端正,正確執筆,做到“三個一”--眼離書本一尺,胸離桌子一拳頭,執筆處離筆尖一寸。書寫端正大方,保持卷面潔淨,不亂用塗改液和修正紙。文字和符號都要規範,格式要美觀。

4、獨立按時完成作業的習慣。鞏固當天所學的知識,認真完成並細心檢查作業。在這個過程中,還要培養學生通過多種渠道(比如:手機、電腦、工具書等)收集資料的能力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內容涉及的面較廣,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的延續。

例如:講文明懂禮貌、誠實守信、尊重他人、守時惜時、懂得感恩、勤儉節約、遵守秩序、勤於動手、鍛鍊身體、講究衛生

三、安全教育,安全教育貫穿始終,隨著年齡的增長,對未知事物的探知慾也會越來越強。在自制力不足的情況下,孩子的好奇心成為了最大的安全隱患,安全教育刻不容緩。根據地域季節的不同,學校會對學生進行交通、防火、防溺水、防雷、防地震、防盜、防傳染疾病、防煤氣、防食物中毒、網絡安全、抵制邪教、預防毒品危害等教育。在家庭中,家長要做的是把各種工具、電器、洗滌用品、化妝品、廚房用品、藥品等的使用方法以及錯誤使用的危害及處理方法進行預防性教育。比如工具刀的使用、熱水器的使用、消毒劑的使用、等等,不要以為你不讓他動那些危險的東西,他就不會動。有時,有些傷害並不是孩子的好奇心趨勢的,而是她想幫大人分擔一份責任,但又不懂得正確的方法造成的。

對於小學生的教育內容,只能大致將主幹寫出來,要想把學習習慣、行為習慣、安全教育等涉及的每一項內容,都詳細的寫出來,那也不現實。只能依靠你們自己去補充了。


小學知識點解析


小學生該怎麼教育,這是一個很籠統的問題。其實教育離不開三要素:家庭、學校、社會。他們互換作用互相影響。那麼我們家長老師該如何面對小學生的教育呢?我個人覺得要做到以下幾個。

1、家庭教育是小學生的基本教育。離開家庭教育,小孩子的教育是不完整的,缺失的教育。就是以後小孩子成人了,也有可能人格不完整。所以請父母重視孩子的成長。和諧的家庭環境對小學生影響很大。

2、家庭教育重點在於培養孩子們的學習和生活習慣。一個人有好的習慣將終生受益。我們要知道:習慣形成性格、性格決定命運。小學生一旦養成拖拉的習慣,小偷小摸的性格對他們成長有不好的影響。

3、學校教育。學校教育也包括社會實踐在一起。老師除了教授學生的知識外,也要教孩子如何辨別是非黑白,學會成長和感恩。老師要常與家長溝通交流,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問題,把孩子們的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家教、學校教育和社會一起構成教育合力,共同把小學生培養成才。



湘語飄落


小學生剛好處於人生髮展階段的童年期(6-11歲),這個階段的孩子主要是獲得勤奮感克服自卑感。具體就是讓孩子培養生活好習慣,學習好習慣,多元化興趣,道德感,感恩意識,自信心。

培養生活好習慣,比如說自己收拾房間,自己打掃衛生,每天固定幾點起床,吃飯不剩飯,不挑食,每天走路上學之類的,這個前提條件是父母要有好習慣,加上引導一下,很快就成了。

學習好習慣就是要讓孩子每天完成自己的作業,如果完成不了,要和孩子溝通問題原因,再改進,其次要讓孩子養成閱讀課外書的好習慣,特別是書店裡的書,比如說週末某個早上或下午去書店看一下午的書,定期寫自己的感受,或者和爸爸媽媽溝通自己的感受。

多元化興趣包括舞蹈音樂書法繪畫走秀主持等等在眾多里面挑選孩子感興趣的一直堅持下去。

道德感要讓孩子看到哪些可伶的爺爺奶奶知道換位思考,讓有憐憫之心,包括定期去貧困山區分享自己的玩具衣服之類的,讓孩子有愛心,也可以看一些愛國影片。

自信心的培養主要靠一些比賽和競賽類的,可以定期讓孩子參加書法比賽,街舞比賽等等,這主要先讓孩子練習一段時間後在參加考試,這樣就讓孩子知道了有努力才有結果。

當然以上都是建立在父母自律性很強的基礎之上才能完成。還有一點就是讓孩子客觀看待學校的成績,當然這得家長去引導。


南木506


針對小學生的教育,今天也給大家分享一點。

1、家庭環境

家庭是每個小孩生活的主要場所,家長要多創造良好的家庭環境給與孩子。一個家庭裡要有和睦幸福的家庭氛圍,使孩子得到良好的薰陶和感染。

2、樹立榜樣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孩子就是父母的鏡子,有什麼樣的爸爸媽媽就有什麼樣的孩子。所以作為父母,一定要樹立好榜樣,以身作則,多給孩子正面、積極的印象。

3、說服教育

孩子難免會有犯錯,作為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也要注意說話方式和效果。不能居高臨下的去一味批評孩子,要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跟孩子一起去分析他的錯誤,並且分析這種錯誤會導致的後果,這樣才能讓孩子認識到問題,從而更好的接受家長正確的思想。

4、表揚獎勵

孩子在學習或生活中的進步,家長一定要多給與鼓勵和表揚。通過表揚能給與孩子更多的自信和榮譽感。從而有更好的發展。

5、課外閱讀

讀書可以使人陶冶情操,可以使人學習更多知識,也可以有更多的見識。還在在正常的學習生活之外,家長也要多鼓勵孩子做課外閱讀,爸爸媽媽可以和孩子一起,多讀書,讀好書。

6、社會活動

家長可以多帶著孩子參加社會活動,多去接觸社會,是孩子開闊眼界,增長更多見識。

對於小學生的教育,我們要在學校教育的基礎上,更加重視家庭教育才行。

尤其是爸爸媽媽,一定要多抽出時間去陪伴教導孩子。


金牌數學課堂


小學階段很關鍵💙

剛剛從懵懵懂懂的幼兒園畢業,到了學校有老師和同學們的溝通交流,互相學習進步。

當然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家長首先應該無條件的相信和鼓勵孩子,好的方面多表揚,不好的地方對指導規避。

常常多和孩子溝通,好的壞的,收穫得失……常常多和孩子玩耍,會玩的孩子才會學習……常常全家出去走走,增加家庭幸福感,孩子才會更自信滿滿。

當然,現在小學生學業也挺重的,回想我們小時候,他們這一代不乏辛苦。但是需要告訴孩子:學習是為自己不為其他任何人,學習的本質是為了增加閱歷增長知識開闊視野豐富自己,以後才能有更多的選擇。

總的來說,小學生的學習習慣和家庭教育是重點,多關愛多總結多理解🤗🤗🤗



Iris愛me


家長的言傳身教最重要.周圍環境等都要重視.這個階段的孩子要呵呼.不要溺愛.在教科書中多以詩歌,童話為主,使心靈得到最好的啟蒙。


劉尚卿


首先,一定給孩子灌輸一種意識:你不是為老師學的,也不是為父母學的,你是為你自己學的;

其次,多培養孩子的興趣,一旦能感受到學習帶來的進步會更加激勵他們;

最後,父母的意識更重要,分數不是唯一指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