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當時諸葛亮用魏延的方法走子午谷,能成功嗎?

電路板6


這個問題,我以前也有過類似的回答;一個是《三國志-魏延傳》的正傳記述;非常簡單的幾句話:“

延每隨亮出,輒欲請兵萬人,與亮異道會於潼關,如韓信故事,亮制而不許。

而《魏略》上的敘述卻比較詳細:亮於南鄭與群下計議,延曰:“聞夏侯楙少,主婿也,怯而無謀。今假延精兵五千,負糧五千,直從褒中出,循秦嶺而東,當子午而北,不過十日可到長安。楙聞延奄至,必乘船逃走。長安中惟有御史、京兆太守耳,橫門邸閣與散民之谷足周食也。比東方相合聚,尚二十許日,而公從斜谷來,必足以達。如此,則一舉而咸陽以西可定矣。”

但是,《魏略》上的記述有一個明顯的漏洞或疑點;就是既說要“嚇跑夏侯楙”,佔領長安。又說是“一舉而咸陽以西可定”。怎麼魏延不是說“長安以西可定”呢?咸陽在長安以西,距離長安有八十漢裡左有啊。不封住潼關,而先佔據長安也好,佔據咸陽也罷;那不是明顯的一開始,就要與曹魏在關中平原決戰嗎?所以我認為;這種思維,決不會是魏延的。

再看看正史的記述,雖然只有寥寥幾句,但是細分析起來,卻是成功幾率極大的。這才應該是魏延真正的“奇謀”。我分析魏延的想法是這樣的;

魏延當然知道;楚漢相爭的時候,一直是劉邦率主力在主戰場牽制項羽。而韓信一直都是率偏師在外,蠶食、平定各個諸侯。他也希望諸葛亮採取這種戰略;由諸葛亮率主力,在關中牽制住曹魏的關中軍團,分兵一萬給他走另外的通道(並沒有說一定要走子午谷),不管不顧的直插潼關。目的就是;先封住曹魏從中原調軍入援關中的通道。然後,諸葛亮進入關中後,也向東潼關方向攻擊,最終兩軍匯合於潼關。佈置好潼關、黃河的防務之後,還是諸葛率主力,魏延率偏師,從潼關向西攻擊,以吃掉曹魏被“關在”關中的軍團。只要蜀漢拿下了關中,涼州兵不血刃就可取得(一伐時的“三郡應亮”就可見一斑)。所以,他的那句“如韓信故事”的話,並不是吹噓自己像韓信。而是在戰略上,請諸葛亮效仿劉邦的戰術,他自己效仿韓信的戰術。如果諸葛亮肯接受這個方略,分析一下他的五次北伐會怎樣;

第一次北伐;此時的曹魏因為劉備得死,幾乎完全放鬆了對蜀漢的警惕(之前,他們並不知道諸葛亮也會帶兵打仗),所以,對蜀漢的北伐是“略無備預”。曹真、張郃兩軍,都是曹魏得報諸葛亮出祁山後,才從襄樊前線調進關中的;《三國志-曹真傳》載:“

諸葛亮圍祁山,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反應亮。帝遣真督諸軍軍郿,遣張郃擊亮將馬謖,大破之。”非常清楚;就是得到諸葛亮出祁山的消息,曹睿才臨時派出的曹真與張郃的。所以,如果諸葛亮派出魏延,先手搶奪潼關,是完全可以成功的。

第二次北伐;諸葛亮的出陳倉,不像一次正式的北伐。從諸葛亮集他給諸葛謹的書信看,似乎是為了策應東吳的北伐而出兵的。所以,僅二十餘日就“糧盡退軍”了。此次應該是諸葛亮還沒有做好正式北伐的準備,但為了配合東吳,臨時出動牽制了一下。

第三次好像也不是正式出兵,而僅是派出了陳式單獨去收取武都、陰平兩城(此兩城原就是漢中張魯的地盤,曹魏也沒有駐軍),諸葛亮並沒有真正出動。只是做了一下樣子,嚇退了準備來攻擊陳式的郭淮,就完事了。

第四次正式對陣司馬懿,這次對魏延的“異道會於潼關”之策的實行,也是一次極好的機會;司馬懿都被打得不敢出戰了,此時要是先封住潼關,司馬懿就成了甕中之鱉了。

第五次;諸葛亮的屯田已經是高招,要不是他的去世,這次是最有機會的。再能封住潼關,司馬懿這整個軍團,難逃灰飛煙滅的命運,關中就要易主了。可惜諸葛亮已經沒有時間了!

總的來說;第一、四、五次都是實現魏延的“異道會於潼關”之策的最好機會,成功率可以在八成以上。尤其是第一次!至於那個什麼“兵出子午谷”,還真不像是魏延的“奇謀”!成功幾率我看最多三成而已。


傲視蒼穹39


經常看到這樣的問題。說什麼如果按魏延的“子午谷奇謀”,或許諸葛亮就成功了。首先,兵出子午谷,不是隻有他魏延想過,諸葛亮可能早就考慮到了的,或者也有其他人想到的,只是沒人提出來而已。魏延一說發兵子午谷,諸葛亮馬上就頂回去了!因為諸葛亮非常清楚,那不是在冒險,是在賭命,甚至說無異於自殺!

諸葛亮想得到,魏延想得到,司馬懿想不到嗎?曹魏沒人了嗎?先別說長安的夏侯懋是不是草包。單單是你一支隊伍走不走得出去子午谷還是問題。糧草、水源這些補給能保障嗎?

萬幸出了子午谷,如果出來的是疲於奔命的殘兵,不用刀斧,用竹杆一捅就倒地了,那還有什麼鳥用啊!讓魏國人恥笑罷了!

更有甚者,稍微埋伏小股精兵,就足以將來犯之軍收拾的乾乾淨淨的了。司馬懿不是說過:若吾用兵,先從子午谷,徑取長安,早得多時矣……

司馬懿這樣說了,能不派兵把守埋伏?你信嗎?沒有伏兵的情況基本上為零!

我們還說一句,“萬幸”出了子午谷,未遇伏兵。魏延直奔長安城下……好了,這裡又有兩種情況:1.“草包”夏侯楙傻眼了,不敢出站,閉門守城,等待援軍;2.“草包”夏侯楙紅眼了,率軍衝出。

其一,一馬平川的長安援軍很快就到,兵疲馬疺糧將盡的蜀軍很容易被一個衝鋒就絞殺!

其二,再怎麼“草包”,他夏侯楙也是一城守將,曹丕御封的安西將軍!同樣一個衝殺也有絞肉機的效果!

蜀漢軍士,山地戰純熟,一到平原,奔雷滾滾而來的“虎豹騎”足以輾牙一支疲憊之師的靈魂、肉體!

囉嗦兩句,歷史上兵出子午谷的“奇謀”多了去了。有誰撈到好處?曹真?司馬勳?高迎祥?還是後來西安事變想救“御駕”的王師長王耀武?

除了楊大美人楊玉環的荔枝“走”出來了,歷史上還有哪路兵馬活蹦亂跳的出來過?僥倖出得了懸崖峭壁的子午谷的還有雄壯之師?騙誰呢,機器人?當真魏延是蜘蛛俠?鐵打的?

得了吧,兵出子午谷根本就不是什麼高招奇謀,甚至可以說是送死!“成仁”都是笑談!還談什麼“成功”呢?





上善若水36526


簡單介紹一下魏延。

魏延字文長,義陽人。是跟隨劉備進入益州的原班人馬,而魏延在蜀漢將領中,堪稱有個性的橫人一個,在現在綿陽市區內的風景名勝區富樂山公園裡,當年劉璋與劉備相會於山上,在酒宴中,龐統眨眼睛示意魏延"弄死他"(劉璋)魏延一挺寶劍就要殺劉璋,劉備閉目作沉思天下大勢走向狀,劉璋慌亂打碎青銅酒器,只因成都籍土著軍官張任抵到魏延,方才作罷,足見魏延是敢作敢當的軍人。

劉備為漢中王后準備回成都坐正,漢中這個戰略要地被劉備指名要魏延擔任軍政一把手,足見魏延的地位不在關、張之下。建興五年,諸葛亮率軍北伐駐紮漢中,改任魏延為都前部、兼丞相司馬、涼州刺吏。

為了掃清西邊羌地威協,建興八年魏延在西邊的武都等地大戰於陽溪,打敗魏將郭淮,收復武都、陰平二郡,解除北伐軍左邊威脅,為此,魏延又升官為前軍師,徵西大將軍等。

作了上述介紹鋪墊後,相信大家對於魏延有了初步瞭解。

諸葛亮每次出兵(北伐)魏延都想自帶一萬人馬,與諸葛亮兵分兩路,在潼關會師,也就是魏延沿渭河東進,在快到盛產蘋果的石泉縣時,左轉北上直到關中,這條路長達三百里,這是想複製當年秦漢對峙,韓信用"明修棧道 暗渡陳倉"之計奪得關中為王,為劉邦集團戰勝項羽集團奠定了基礎。

但是"諸葛亮總是不準"。

魏延以為諸葛亮膽怯,感嘆自己的才能不能施展。

這條路曹魏大將曹真曾經走過,他率軍從子午道進軍漢中,由於地勢險峻,又逢大雨,棧道垮塌,用了一個月才走一半路,曹真倒吸一口冷氣,趕緊回頭撤退。

以後朝代凡經子午谷襲取關中的戰例,均告失敗。

如東晉名將桓溫伐秦,進攻長安,由漢中出子午谷,還沒有走出谷口即被以逸待勞的守軍擊敗。

明未農民義軍高迎祥率精兵五萬從子午谷進軍西安,明朝悍將(文人)孫傳庭只用一萬多人,守谷口黑水峪,激戰四天,高迎祥全軍覆滅,高迎祥被俘,北京處死。

雖然孫子兵法言必稱:"兵者,詭道也!"

但是,必須以實力說話。

諸葛亮五次北伐,均輸在糧食供應不足的表面原因上,實際上蜀漢政權因為北伐而使國庫空虛,人丁稀少,諸葛亮率領大部隊北伐,益州只有一萬多兵力,既要東防吳越,還要維護社會穩定,確是捉襟見肘。

諸葛亮其實清楚蜀漢北伐的實力對比,眼看曹魏國勢愈強,諸葛丞相確實不敢再分兵二路,他清楚這個子午道的兇險,即使出了子午道,曹魏兵力蜂湧而至,待你精疲力盡走出谷口,三聲炮響,周圍滾木檑石打得你魏𨒂痛不欲生!
有人說這個計策是蜀漢北伐唯一取勝的機會,我認為根本是死路一條,諸葛亮沒法戰勝實力雄厚的曹魏,魏延更不行。


良人執戟2


不能。如果有人舉鄧艾的例子來說長途奇襲戰的效果,但這是要看當時的局勢。孔明北伐作戰的時候,曹魏這邊是魏明帝當政,屬於國力頂盛期而且他也算是明君,不是魏延帶些人馬從小道攻到長安就會嚇得投降的。再者即便魏延攻破長安,曹魏也不會滅國,遷到東都洛陽一樣是曹魏。而且,長安被攻破後就是座孤城,諸葛大軍在正路被魏軍拖著,長安南面有上庸出兵來犯,孟達反魏時,孔明就想讓他出兵長安,孔明大軍出祁山從西成兩路夾擊的態勢。可孟達玩脫被殺。東面還有洛陽方面軍力威脅,魏延帶的那點兵能守多久?而且魏延帶走的是蜀軍精銳部分,一但傷亡慘重蜀軍就元氣大傷。鄧艾奇襲成都能成功,一是蜀漢國力空虛,二是守陰平部隊被後主撤回。三偷渡陰平成功後在打江油的時,江油太守投降,使軍力不整糧草不濟的魏軍得到補充。最後,後主失政失德本就沒有抵抗心思,再加上益州派老譙周主降,後主也就順勢投降。魏延的子午谷奇謀不具備鄧艾奇襲成都的這些條件。


西木青良


有可能也不可能,打仗就要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就像現在一樣做生意賣東西能賺錢嗎?有些人說會有些人說不能還會虧本,富貴險中求,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這不是一個道理嗎?打仗就要險中求勝殺敵人一個措手不及,李世民帶兵打仗很多都是高風險高收益的而且成功率還非常大。如果做事太過於小心謹慎往往得到的回報都是寥寥無幾。而且魏延是劉備龐統都非常看重的大將。諸葛亮街亭失敗文長帶兵擋住了司馬懿才讓其無法前進但是諸葛亮只是誇了他兩句,從魏延投蜀到死諸葛亮對魏延都是有私心的,對他不相信對魏延賞罰不分明。

所以魏延提出來的冒險成功率在大隻要諸葛亮感覺沒有100%諸葛亮是絕對不同意的。

也許司馬懿長時間看不見蜀國動靜看不見魏延會想到他兵行險招趕緊讓人做好埋伏。

也有人說後人有人證明這條路是走不通的,但不在同一個時代根本就不可以妄下定論,誰又知道魏延可不可以那個人是否跟魏延一樣,誰又知道魏國會想到小心翼翼的諸葛亮會有這一招。

這個問題只能說試試才知道不然結果就是一半一半。


桀驁不馴放浪不羈的我


成功的幾率不大。子午道是漢中通往關中的棧道,也是歷史上多次被人謀劃偷渡,但終究沒人成功的一條道路,因此也有“秦嶺六道,子午為王”的感嘆,其多變難測的天氣和艱難崎嶇的道路也是造成這一原因的重要因素。魏國大將曹真自子午谷伐蜀,結果適逢連降大雨,棧道損壞,行軍一月才走一半路程,未迎蜀軍即被迫撤軍;東晉權臣桓溫伐秦,命梁州刺史司馬勳自南鄭經子午道,會師長安,結果未出子午谷便被前秦丞相苻雄擊敗;明末義軍首領高迎祥更是在子午谷被孫傳庭以逸待勞,擊敗被俘。從子午谷偷渡奇襲長安,蜀國連年北伐,魏國不會對此毫無防備,到時只需提一軍以逸待勞,更別提氣候和山路的艱險,因此風險太大,成功率不高。


袒胸大漢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之子午谷版

蜀漢經過入蜀之戰、漢中之戰、襄樊夷陵之戰後,戶籍人口100萬左右,總人口應該有一百多萬。夷陵之戰後,劉備能帶回來的兵將應該不超過1萬5,然後經過非戰爭性減員,剩下1萬左右老兵。

諸葛亮南征時帶的兵應該在4、5萬左右,戰爭性減員5千左右,留下1萬鎮守,帶回成都的應該有3萬多。然後又經過非戰爭性減員,剩下3萬左右的有作戰經驗的精兵。

第一次北伐時應該留下1萬到5千精兵在成都配合御林軍,然後分5千精兵、總兵力1萬5給趙雲鄧芝在箕谷作疑兵,如果不是這樣,根本抵擋不了曹真幾萬兵力的進攻。這就是豬哥用的奇兵,一正一奇也。

也就是說,諸葛亮手頭上的精兵只有2萬不到。北伐總兵力7、8萬,減去趙雲的1萬5,諸葛亮的總兵力剩下5、6萬,其中有作戰經驗的精兵2萬。如果魏延再要求分5千精兵,5千負糧,那簡直剜了豬哥的心頭肉一樣,況且5千負糧的也不好找,估計以後沒人願意千里迢迢運糧過來了(兩漢時漢中大地震,斷絕了水道),只好從普通兵中找身體強壯耐力好的。也就是說,如果再用上魏延之計,那就奇上加奇,三分兵力了。

然後諸葛亮帶著剩下的5萬不到的步兵接應魏延,一路攻城掠寨,總該留下幾千1萬來守衛吧?假設最後與魏延順利會師於長安(陳壽說是潼關,這根本不可能,因為還有武關可以進入關中的),然後分這最後剩下的4萬多步兵去平定其他城池關口,還要在一馬平川的八百里秦川上抵抗司馬懿、張郃、郭淮等行動迅速騎步兵的瘋狂圍剿,其中有大半還是新兵蛋子,而且諸葛連弩應該剛發明不久,在平原上的殺傷力到底幾何還是個未知數。難道真的要上演長安版的空城計?所以,要想曹魏投降除非曹睿比阿斗還要阿斗,曹真司馬懿蔣濟們比黃皓譙周還要黃皓譙周...

然後,曹真知道了豬哥的戰略意圖和用兵底細之後,直接攻擊趙雲,穿越漢中,過綿竹,直插成都,斷絕糧道,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如果曹真擊敗趙雲後,知道了豬哥的底細,直接回兵關中,並守住關中要道,包豬哥的餃子,那麼豬哥掛得更快。

最後成都方面應該會被李嚴控制住,李嚴有兩個選擇:迫阿斗禪位或投降曹魏,換取更大的政治籌碼。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絕對不會去救豬哥,肯定跟趙雲打起來,鹿死誰手,那就要看天意了。

而豬哥最好的結局也只不過是困守長安孤城,等待救援,或者在城樓上撫撫琴,嚇唬嚇唬下死螞蟻罷了,但不知能等到幾時呢?而死螞蟻暗中冷笑道,“嘿嘿,偶隨便說幾句你就信(演義中司馬懿雲,若吾用兵,先從子午谷徑取長安,早得多時矣,演義說的,不要當真)?唉,可惜了大好江山啊!”

至於東吳,有兩種選擇:攻打曹魏或救蜀漢,救不了就趁火打劫。估計十萬格局不會那麼低,雙管齊下應該是最好的選擇。但能否打得過合肥,就很難說了。

鍾會鄧艾二士爭功提前三十多年成功上演,換了版本和主角而已。最後豬哥被後人黑到體無完膚。

兵者,死生之地,不可不察,不到萬不得已,絕不可拿身家性命來作賭注。


南虢先生


能成功。自古以來弱國扳倒強國,決不是正面硬剛而是出奇制勝。兵法雲“以正合,以奇勝”就是說諸葛亮走大道把魏國兵力吸引過來,魏延走小道徑出子午谷不出十日便到半月之內可拿下長安。魏延不是莽夫,他敢以五千精兵深入敵腹地,就說明他把情況分析透徹了。1.兩國多年未交戰疏於設防。2.長安守將夏候楙乃庸才沒打過仗,神兵天降非逃即降。3.中原兵力鞭長莫及,一時半會兒來不了。所以說魏延才敢冒生命之險,否則諸葛亮讓他去他都不會去。如果拿下長安可就地補充,再不用擔心糧草問題,這樣一來既使滅不了曹魏,形勢也是一片大好。因當時國力積弱,諸葛亮不敢冒險。看人失誤有二,1.用馬謖丟街亭。2.不用魏延之計。從劉備用魏延守漢中來看,魏延軍事才能遠勝蜀漢各將(包括關羽)只可惜我們的丞相雖然有經天偉地之才,但看人不明。


三國人物之王者榮耀


有可能,應為魏延他的戰略是用奇兵穿越子午谷奔襲洛陽,如果成功了在其前面的城池必會腹背受敵,進退不得只能投降或是等城破,這招在二戰時被美國叫做跳島作戰,並且在太平洋戰事上發揮了極大作用,



為愛成神4


先來分析一下諸葛亮此人,有句老話叫“諸葛一生唯謹慎”,諸葛亮平生用兵都是謹小慎微,只要是沒有必勝的把握,諸葛亮是不會派兵作戰的。如果成功了,尚且好說,但如果失敗了,諸葛亮就要承擔主要責任,於國於民都不好交待了。

諸葛亮一生神機妙算,未嘗敗績,如果此戰失敗,諸葛亮的威望便日下,為以後的領兵作戰極為不利。

更重要的是諸葛亮肯定也是不斷分析了當時的戰略形勢,覺得勝算極小,況且也有可能讓自己全軍覆沒的危險,不但魏延沒能突襲成功,自己的大軍還要受其牽制,弊大於利。而且,諸葛亮也早觀魏延此人腦後有反骨,日後必反,對魏延此人心生沒有好感。

故而,諸葛亮權衡利弊,沒有采取魏延的建議,沒有派兵出子午谷去偷襲魏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