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样的钓点,一样的饵料,钓20条鲫鱼和钓200条鲫鱼的区别在哪里

一样的钓点,一样的饵料,钓20条鲫鱼和钓200条鲫鱼的区别在哪里

钓鱼是一件让人既高兴也郁闷的事情,值得高兴的方面很多,第一是可以静心,不知道别的钓友怎样,每次我调好漂之后,盯着浮漂在水面上的时候,不知不觉眼里只有漂目,似乎所有的东西都想不起来了,如果浮漂突然一顿或者一送,那瞬间的激动比马上谈好一个大单还要期盼,如果鱼能被溜到近岸,还没有出水的之前,那种忐忑和期盼就和媳妇在产房里非常类似。但是郁闷的事也有,比如经常光头,又比如同一个钓点,友人一次渔获200~300条鲫鱼,既然是友人,饵料自然不吝共享,问题是自个只钓了30多条,虽然也有渔获,但是郁闷之情无法言表。等到钓龄久了,自己经验也慢慢的丰富了起来之后,大致总结了一下,主要是这些原因综合导致的。

一样的钓点,一样的饵料,钓20条鲫鱼和钓200条鲫鱼的区别在哪里

第一点,对钓竿选择上有认知的错误;刚开始接触钓鱼的时候和现在相比基本上都是软竿,能选择是是足尺和非足尺,最早05~08年那会,所谓的足尺是指说63.米那就是6.3米,有些非足尺的杆子,说6.3实际上也就6.1已经很有良心了,标6.3实际5.8米的都很多。等过了08年以后也开始随着大流,习惯的用硬竿,为啥呢,飞鱼非常利索,漂一顿,手腕一翻一提,鲫鱼瞬间飞到近岸,飞抄一捞,手一提线往挡针一推,鱼直接入护;但是随着野钓时间增多之后,就发现硬竿钓鲫,第一无乐趣,漂顿或漂送提竿,完全体会不到钓的乐趣,感觉就是一提一拽鱼就飞上岸了,而且在飞鱼的过程中,因为竿硬,跑鱼是比较明显的,尤其是如果手腕稍微多抖动一下,竿稍一弹,鱼就在半空被颠到水里脱钩了;而使用软竿后跑鱼脱钩现象明显大大减少。所以总结了一下,即使是打比赛时,钓鲫鱼的竿子调性也不适宜太硬,最多28调就足够硬了。

一样的钓点,一样的饵料,钓20条鲫鱼和钓200条鲫鱼的区别在哪里

第二点,鱼钩钩型钩号上选择瞻前顾后;适合钓鲫鱼的钩有袖、伊豆、伊势尼,各有优缺点,比如袖钩钩柄长,鲫鱼吞钩后不易吐钩;伊豆钩柄较短,但是很容易吞食鱼钩,而伊势尼则鲫鲤同时可钓;但是实际上在野钓中,鲫鲤同时上钩的可能性是非常低的,如果贪心的既想钓鲤又想钓鲫,导致的结果就是会准备大钩号的鱼钩,这样一来,虽然目标鱼是鲫鱼,但是因为钩号选大了,导致吞钩不易,跑鱼现象自然比其他人多。所以选择钓鲫,选择自己习惯的钩型之后,一定要根据目标鲫鱼的体型大小选择合适的钩号,比如伊豆和袖,4号左右基本上可以适应大多数鲫鱼,伊势尼3号钩已经算是偏大号了。

一样的钓点,一样的饵料,钓20条鲫鱼和钓200条鲫鱼的区别在哪里

第三点,调漂精准与否,好多钓友留言说野钓不需要精准,但是事实上如果经常钓鲫鱼的钓友就会知道,作为底层鱼的典型代表,我们不一定非要每一次都钓底,但是通过精准找底后根据实战灵活调整漂的灵钝后,抓口越准,跑鱼现象越少,这里灵钝都不适合单纯的去说一个词去定义,而是必须要根据实战去灵活调整,那么调整的前提就是必须要精准找底的前提下,调灵或钝都要根据实战来操作。

一样的钓点,一样的饵料,钓20条鲫鱼和钓200条鲫鱼的区别在哪里

第四点,鲫鱼的饵料味型即讲究也不讲究,鲫鱼口脏是公认的,这里口脏不是说鲫鱼什么都吃,而是说只要饵料味型差不太多,鲫鱼基本上都开口,这里面包括了腥、甜、香,但是脱离了这三种味道之外,比如酸甜、腥臭等比较奇葩的味型鲫鱼基本上就是吞食了也会很快吐出来,表现在票向上就是时不时给顿口,但是提竿总是空竿,而适口性就是鲫鱼饵料的最大要求。

那么通过以上四点,减少跑鱼的概率,那么距离一次钓上200多条鲫鱼的时间也不会多远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