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疆農業無人機引領降價 “價格屠夫”再出重錘

大疆農業無人機引領降價 “價格屠夫”再出重錘

證券時報記者 餘勝良

12月4日,大疆農業銷售總監陳韜在新品發佈會上,揭曉最新款植保無人機T16售價31888元時,現場報以喝彩和掌聲。

這個價格,足以讓同行後背發涼,自大疆農業2015年進入農業領域以來,持續拉低植保無人機價格,有同行破產,還有同行因為沒有利潤悄然退出,植保無人機行業呈現快速集中態勢。

證券時報記者2014年初曾採訪大疆創始人汪滔,他在回答校友關於為何不在國際市場漲價的提問時說,要通過低價策略擴大銷售規模。這種定價策略,很明顯也在國內植保無人機市場貫徹了下來。

價格殺手

這次發佈會的主題詞是“大,有作為”,T16無人機荷載量有不小提高,但是機器並沒有變大,也沒有變種,實現這一點是通過設計和提高科技含量。

這次推出的T16,實現了每小時150畝的超高噴灑效率,相較上一代提升了67%,遠遠超過行業平均水平,充電速度提高了50%,植保機傳感器加倍,提升了可靠性,複合材料水泵材質壽命相比上一代產品提升60%。載荷係數(載荷/整機重量比)達到0.4,遠高於業內0.3-0.35的平均水平。全自主研發的動力系統,效率提升了20%,為作業提供了充足的動力儲備。

陳韜表示,“去年在發佈會上是有些忐忑,今年真的很自豪。”這個學俄語的小夥子今年才26歲,這是一個非常年輕的團隊。他認為,以前的植保機是無人機加一個噴灑系統,屬於第一代,T16是第二代無人機,讓飛機的每一克重量,每一個細節都為生產力服務,做到更高效、更可靠、更智慧。

這樣的產品比上一代升級了不少,但價格其實和此前兩款產品沒貴多少,如果此前兩款產品沒在10月份和11月份降價的話,價格還比T16貴,可以認為,短短兩個月左右,大疆就又一次大規模降價。

在這次發佈會之前的11月11日,大疆發佈消息稱,MG-1P RTK植保機即日起調整零售價為26888元(不含遙控器),直降1萬元,10月18日,大疆非RTK版的MG-1P植保機就已經“直降10000”,調價為26188元。

2016年3月大疆發佈第一款植保無人機MG-1,載荷10公斤,發佈時售價52999元,2016年11月大疆發佈了更完善、更智能的改進版本植保機MG-1S,發佈時售價4.2萬元。2017年11月,大疆宣佈新一輪植保機降價措施,宣佈MG-1S植保無人機大優惠,售價降至3.35萬元,表示大疆農業將擺脫盈利目標,聚焦提升行業效率和構建服務閉環上。

可以看出,大疆產品越賣越便宜,而與此同時,產品還在不斷迭代升級。

大疆在2015年成立大疆農業,進入農業無人機市場,當時植保無人機市場是一片藍海,大疆創新公關總監謝闐地說,當年行業是以負荷量來賣產品,一升載重量就是1萬元錢,有些產品可以賣到十多萬元,但迅速起來的市場也讓不少企業盈利豐厚,MG-1的價格略高,企業也沒有感受到壓力。據農業部相關部門統計,2015年全國生產植保無人機的廠家超過100家,到了2016年迅速增長到300餘家。

這也讓資本市場躁動起來,吸引了十多家A股上市公司入局,比如隆鑫通用、新安股份、宗申動力、芭田股份、德奧通航等。新三板還有眾多無人機公司掛牌,多定位在植保領域,比如萊盛隆、全豐航空、艾森博、易瓦特、眾和植保等。

但伴隨著大疆農業產品迅速降價,很多企業已經無法盈利,2017年一年,至少有超過20多家無人機企業退出了市場。今年,在行業內比較有規模的萊盛隆連工資都發不出來,宣佈破產。

競爭

發佈會後的媒體環節,也有人對大疆頻繁降價有所疑問,經銷商可能會因此出現虧損,之前買了無人機的賬面也虧損,是否會有補償措施。

但大疆的回覆很有意思,大意都是要讓更多人用得起,降低更多用戶使用門檻,價格下降,才會有更多人接受。“我們做的事情,是希望培育市場,讓市場更大。”大疆公關總監謝闐地表示。

在發佈會現場,大疆繼續對原有產品變相降價,比如有一款無人機支付1.7萬元就可以買到,購買者噴灑一畝農藥可以給大疆0.5元,等噴灑到一定畝數大疆就停止收取這部分費用,大疆稱這不是分期付款,而是“成本共擔”,以此來吸引更多人加入,誕生更多飛行專家。

西北大學深圳研究院院長楊金銘認為,只有價格降低下來,才會有更多市場,目前市場上植保無人機做得好的不到10家,最終剩下2-3家會比較好。

“這個市場還沒有完全打開,”楊金銘認為,有些無人機公司退出,一部分是因為價格,更多原因是性能,“客戶用了之後覺得不好用,自然就不會再買。”

楊金銘表示,無人機成本可以隨著市場使用量的提高快速降低,現在3萬元依然可以保持不虧損,“只有成本降低,擺脫對國家補貼的依賴,才能真正成為一個產業。”

此外他認為,南北方對植保無人機需求不同,不同農作物的需求也不一樣,會讓不同的無人機公司有存在必要。

技術優勢,同時匹配低成本批量生產,就形成了大疆創新的殺手鐧。大疆靠做消費機無人機起家,當年在海外,競爭對手價格遠遠高於大疆,即使算上50%的毛利,大疆創新產品的售價也只是競爭對手的成本價,大疆提高一部分價格也可以保持價格優勢,又能提高盈利,但是大疆不願意提價。

汪滔認為,現階段與競爭對手拉開距離,就是大疆創新的核心競爭策略。“別人在做零件的時候,我們在做整機,並且我們是以低價去經銷零件,並以最大的量產對競爭對手形成一種最大的壓迫力。因為競爭對手沒有量,所以就完全沒有辦法跟我們競爭。”

“我們要把高精尖貴的東西做到大批量、性能好,人人都可以買得起,可以滿足大眾用戶的需求。”汪滔表示。

大疆的戰略的確奏效了,據農業部發布的數據,2017年全國植保無人機的保有量在1.1萬到1.3萬臺之間,今年達到3萬臺,其中2萬臺是大疆生產。

大疆連續幾年是以120%的同比增幅在增長,“明年預期增幅可能會低於120%,但還會有不小增幅。”謝闐地表示。

這就將競爭對手遠遠甩在後面,最有可能對大疆造成威脅的是廣州極飛,廣州極飛培育植保市場多年,除了有一些技術上的優勢,更重要是的是對各地市場的培育,在植保隊伍上投入比較多,“產品接地氣”,一位經銷商如是評論。

上海心意總經理金海霖認為,“大疆的確是將產品技術做得特別好,屬於技術控。”

模式

30歲的閻映是山西人,4年前開始做植保無人機,他有一個9人團隊,他近日在一個貼吧裡發帖,尋求南方做業的機會,北方作業季節早已結束。

靠著一個8-9人的相對固定團隊,閻映去年噴了10萬畝,每畝麥田收費是8-9元,蘋果是每畝30-40元,蘋果用藥量比較大,噴灑速度較慢,山地噴灑速度慢,一天可噴灑150畝左右。如果病蟲害嚴重,玉米也可以噴藥。噴灑農藥由農戶提供,他們提供飛防助劑,可以讓農藥附著在植葉上更為均勻。

閻映表示,農村都是50-60歲的勞動力,機器噴的效果比人要好很多。他有一部分機器是從大疆購買,還有一部分是自己DIY,他走入這一行,是因為之前喜歡航模,有一定基礎。

網上有人說飛手生存困難不賺錢,不過閻映對盈利情況滿意,他相信這一行很有前景。

飛手和植保隊是一個新行業,無人機在原來是一個高科技行業,操控者都是年輕人,至今一部分年輕人從事這個行業也是因為酷,噴灑農藥是農業的一個環節,當兩者結合起來時,就形成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景象,一部分年輕人駕車操控無人機到處打農藥。

但農業有其發展規律,從業者一般要做諸多工作,從而讓各種活計連接起來,所以未來的無人機購買者很可能是普通農戶,就像現在購買農機一樣,或者說,未來的購買者有可能是從事多種工作,無人機植保只是其中之一,這樣才能維持下去。

大疆农业无人机引领降价 “价格屠夫”再出重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