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改革語文將越來越難,那如何學好語文?

野風與瓊珶


前些天,朋友圈裡的家長們又有了新的焦慮對象——高考語文改革。


家長們的消息果然靈通。這場看似只關乎高考語文的改革,實則會倒逼整個中小學語文教學和考試體系一起改革。


已知:語文難度不斷提升,結論:學好語文很重要。

今天就要和各位家長們聊一聊,具體到語文考試和教學,究竟有哪些變革;以及什麼樣的孩子能在新的語文形勢下佔得先機。


語文教學:古詩文篇目大幅增加,誦讀改為背誦

小學:從一年級開始學習古詩文,數量比原來的教材增加了80%,佔全部課文的30%

初中:古詩文選篇數量提高到了124篇

高中:除了教材內要背誦的古詩文外,課外需要背誦的古詩文由14篇增加至72篇(足足翻了5倍,且這些古詩文由之前的“誦讀”改為現在的“背誦”)


難怪連小學家長都如此焦慮。這次的教材改革,古詩文篇目增加的幅度讓人瞠目,重點抓古詩文的背誦與理解也迫在眉睫。


很多家長知道,全國都將使用“部編本”的語文教材,“部編本”主編溫儒敏曾在“北大培文杯”現場透露:“未來的語文高考,要讓15%的人都做不完!”


以前語文考試的卷面大概是7000字,之後將增加至9000字(未來甚至可能增加到1萬字)。兩個半小時的考試時間,光是閱讀卷子都很緊張,何況還要答題、作文。閱讀能力不佳的孩子,怎麼可能做得完?高考語文的新形勢倒逼中小學考試,之後中考卷面的文字量也會大幅增加。

語文考試的新形勢雖然看起來很嚴峻,但有些同學反而能在其中獲利,拉開分數差距。下列三種孩子就是新形勢下的“語文考霸”:


基礎牢固

考試方法只能在基礎上增加10%的提分,基礎好的孩子原本能考85分,掌握方法之後能考到95分以上;而原先基礎只有60分的學生,即使會再多方法,也考不到70分。

所以家長們一定要關心孩子是否打好了基礎:文言文的實詞都理解了嗎?要求背誦的段落都背熟了嗎?即使背熟了,默寫都能對嗎?閱讀能做到從原文出發嗎?作文能做到語句通順嗎?

基礎足夠紮實的孩子這時就有優勢了:古詩文背誦牢靠,基礎分拿到手;詞句掌握到位,閱讀速度和理解程度都會提升。


積累較多

古詩文體量的大幅增加,要求孩子花時間積累大量的古詩文。等到升入初中高年級,中考壓力在即,課內時間已經被多個學科佔用,還要投入課餘時間在應試訓練、習題熟悉上。這時再進行背誦積累就太晚了。

如果從小學時期就有積累習慣,此時優勢就非常大——把別人用來背誦的時間省下來,可以去理解、進一步掌握、並訓練技巧。


知識面廣

新的高考語文閱讀命題形勢,要求傳統文學篇章閱讀的同時,還增加了科技、文化、新聞等等其他文本的閱讀量,核心考察點是信息提取的能力。如果孩子平時興趣就比較廣泛,經常閱讀一些社會評論、新聞消息、科技信息,無形中鍛鍊了信息提取能力,自然優勢多多。


我們是關注中小學教育的洋蔥數學,點擊關注,成為家長們的教育好助手


洋蔥數學


高考語文有一個特點,就是大部分學生的成績都是在90分到110分之間,很多人下了很大功夫還是突破不了這個界限,那麼怎樣才能拿到125分以上的分數呢?

第一,重視基礎知識的學習,每天拿出15分鐘時間學習字,詞,成語,長期堅持下去。

第二,學好文言文裡的常用詞的意思,比如之、乎、者、也、其等用法,注意總結歸納。

第三,強化閱讀理解的訓練,核心是會在原文裡找到答案並提煉的技巧,學會答題的套路。

第四,作文字跡一定要工整,議論文避免說教,多積累寫作素材讓論證充分有說服力。寫好開頭和結尾。


Mr_Gao


作文是古今語文教與學的難點,更是高考語文的難點。2018年高考關於“二戰”題材的作文,孫女高嘉昕考完語文科,我電話問孫女的命題和意,孫女回答了幾分鐘……我當時告訴孫女,放心吧!你的作文肯定接近高分的。成績公佈後果然如此……

我為什麼敢肯定孫女的高考作文呢?原來我對孫女從小學到高中的作文一直在“交流”……

孫女對爺爺學術論文獎能獲得省市縣獎也很重視,對爺爺學術論文“課文――生活――作文的內在群系”也去探索……

綜上所言,孫女集語文老師和爺爺的學術論文的精華啦!


gzj6068


高考語文改革的目的是激勵孩子多讀課外書。難點是讓孩子改變玩電子遊戲習慣,捧著古典名著讀。如果放在三十多年前,對高中生幾乎不是問題。

與讀過高中甚至初中的父輩們的聊天,明顯可以感受到他們讀了好多名著,因為他們每個話題都有自己的觀點,時不時搞幾句古話俗語出來作他們自己的理論依據。即使有時不同意他們的觀點,但想駁倒得費功夫。

我們這一輩在流行歌曲與影視劇、動畫片的影響下長大,讀經典著作明顯不如上一輩,寫出的東西自然也乾巴巴。

如今遊戲滿天飛,沒有知識性是事小,關鍵是誤導害人。一次與孩子談成吉思汗,他反問成吉思汗不是騎狼嗎,怎麼騎馬?我才知道王者榮耀中的成吉思汗是騎狼。想想成吉思汗騎著狼率領大軍南征北戰,是什麼畫面?寫在文章中還不讓人笑掉大牙?

書中自有黃金屋!世界上不會有絕對的平均主義,無論什麼年代了,無論是那個國家,資源分配是以知識為主流標準。要出人頭地也好、是守住家業也罷,多讀書、明事理才是王道!


碧水青山0


第一,重視基礎知識的學習,每天拿出15分鐘時間學習字,詞,成語,長期堅持下去。

第二,學好文言文裡的常用詞的意思,比如之、乎、者、也、其等用法,注意總結歸納。

第三,強化閱讀理解的訓練,核心是會在原文裡找到答案並提煉的技巧,學會答題的套路。

第四,作文字跡一定要工整,議論文避免說教,多積累寫作素材讓論證充分有說服力。寫好開頭和結尾。


霯鷍風間


語文者,語言成文也!本來是人類語言,構成邏輯式的表達為文章,我認為這是語文的本質。中國的高考語文已經成為文字遊戲的變種,生僻的單個的字、單個的詞,或者意義表達不清楚的句子,用挖坑的方式來殘害考生。從語言的角度來講,語文應該清晰、流利地表達人類的思想和某事物被描述的意思,以能說明問題為限,字詞句都是為做語言和文章表達人類思想的基礎。

因此,高考語文應該用文章的模式的表達。一篇良好的文章,能把字、詞、句用正確,而生僻的字和詞,除了留給歷史作研究外,都應該從語言中慢慢淘汰,留給時代應該是清晰、快速的表達。

你記得著名作家王蒙曾玩笑說,他去做他孫子的語文高考試題,只有60分。因此可以看出,我們現代的語文,已經嚴重偏離了語文的本質一一文,緊緊抓住了語文的形式。這樣的結果是大量的大學生,在大學階段,不能寫出一篇像樣的文章。


妙手空空33


我不認為高考語文越來越難,以我的認知經驗,無論你學任何一個學科都是為了生活應用,各學科的教育改革目的是培養學生生活應用能力,改變死讀書,讀死書的狀態,即為考試而學習,而不是為需要掌握而學習。學語文掌握語言文字,學會應用,交流表達,感受文字帶來的文字美,語言美,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和理解能力,也就是得懂人家說的是什麼意思?文章要傳達的什麼思想,滲透的是審美精神思想,社會價值觀,人生觀,以達到建立自己獨立思維意識,獨立思考問題,避免急功近利的死記硬背,不解其意的強記灌輸。所以學語文,改變學習意識,才是最重要的改革點,家長要把握這一點,孩子學習才會有方向,家長指導才會有方向,多做閱讀,培養孩子寫日記的習慣,能夠促進孩子對語言文字的理解和表達能力的提高。優美的經典的詩句文章當然也要在理解的基礎上強記一些。學語文的難題就不攻自破。當然懶孩子,需要家長自己想辦法有智慧的促進其學習了。例如吧,語言引導激發學習興趣,針對自家孩子的性格特點設置情節,潛移默化的引導到對掌握語言文字學習必須要的狀態上來。最起碼,別人說什麼你不理解,怎麼和別人交流?文章你看不懂,如何看得懂你老闆給你的計劃書?怎麼像你的上司表達你對工作的見解或建議?怎麼說話不讓人感到反感,能用恰當的語言態度解決棘手的問題。語文是生活最實用和最基礎的學科。未來的生活離不開它,工作離不開它,不分文理科,都需要認真掌握。


鋸沫老樹的粉絲


改革教育不能只改變孩子,答題只要是向善的真理積極的就應給AB上等對分。在滬讀小初給孩子買《語文專家》《華樂思》她自己網上學,現高三在拼命晚上孩子們全22點40才放學 ,也沒空看網上教材了 但每天3分5分鐘也要讀聖經。告訴她理解運用的基礎上背誦很重,不僅語文如此其他科目也一樣 ,不僅其他科目如此社會上工作也一樣學懂記熟紮實基本功再蓋上面的房子。


用戶7512797432081


高考語文並沒有越考越難,而是考的面越來越廣泛。

就是要求學生不單純的要把基礎知識學好。還要求學生必須的增加寫作能力。書寫能力,字面的工整規範清晰。

更要求學生必須要知識面廣,不單純的啃課本知識。

從近幾年的高考語文上來看,政治、歷史、時事新聞等等都出現在考卷上就證明了這一點。

也特別體現了卷面加大了閱讀量,這也就是要求學生認字量理解量的加大。

高考語文卷這種改變是有利於學生的全面發展。


秋的浪漫1900


學好語文最關鍵的是長期的堅持積累。閱讀也好、基礎知識(字詞句)也好,這些沒有長期的積累肯定是掌握不好的。

所以,學好語文首先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閱讀習慣、積累習慣。

從小學開始就要注重語文的學習、積累,從興趣引導到習慣養成,循序漸進。操之過急容易引發孩子的逆反心理,而且興趣培養、習慣養成也不是一時半會就能做好的。

如果已經過了小學階段,從初中、高中開始,想要提升語文就不能單靠興趣培養,要求要嚴格一些,但主要還是要根據孩子的個性來引導。

語文的提升要圍繞聽說讀寫四個方面,而且每個方面的提升對其他三個來說都是相輔相成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