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中为什么是蜀国最先走向衰落?

知未是也


其一,刘备的用人不当和“膨胀”。刘备从一个落魄的皇族子弟到执掌国之重器的皇帝,可以说他已将近实现了他最初的理想。但是,这个过程的心酸和挫折,已经耗费了刘备的心血,要知道他成为蜀帝的时候年纪已经不小了。所以,到了他成为皇帝后,他也一度喜欢过着安逸和奢靡的生活,当然,他也懂得节制。

另外,皇帝都有一种通病,那就是任人唯亲,喜欢相信自己的人,并且是自我感觉最亲的人。从关羽和张飞两人就可以看出,毕竟这两人是和他拜过把子的。当关羽失荆州,张飞被杀时,刘备兴兵伐吴,为什么他只带其余一些兵将,却不调动赵云过来,要知道当时的赵云不但离伐吴地点之近,更关键是他还是“闲人”。

其二,继承人年纪小且少。纵观三国之中,唯有刘备的儿子较少,且年龄更小。要知道人家曹丕曹昂可是跟着曹操征战宛城和官渡的,尽管曹昂间接死于曹操好色之手。孙权的儿子更是。唯有刘备的儿子最小,而且年纪最大的刘禅还未完全懂得帝王之术 ,其根本带不起后三国。

其三,国小势力差。三国之中,蜀国的领土可以说是较小的,尽管背靠益州这一天府之国,但地理位置的缺陷,却限制着蜀国的发展,更不要说蜀国比其他两国而言,征战的次数最大。比如后面的诸葛亮北伐,和姜维的伐魏。

其四,青黄不接。后三国中的蜀国最大的问题就是文臣似乎多过武将,而且武将大多没有成长起来,造成了后蜀国对外征战中,打来打去的还是前期我们熟知的那些武将的儿子。

其五,局势的不允。三国是一个微妙的三角关系,当一出便强大时,会压着另外两处,更关键的是另外两处没有永久一心之说。所以,强大的魏国是不会允许另外两国休养生息的,它要求的是速战。因此,吴国还好,有着长江天险,但蜀国可是和魏国想接的,因此,蜀国根本没有过多的机会沉下来慢慢发展!

因此,蜀国的最先灭亡便有因可循了。


韶华倾梦


蜀国走向衰落的原因比较多,但主要有下列原因:

第一,主将骄傲自大。关公擒于禁,斩庞德,水淹七军,威震华夏,这让性格本来就骄傲自大的关羽更加目空一切,丝毫没有把东吴和曹魏放在眼里,结果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被东吴吕蒙偷袭荆州得手,断了后路,前后受到夹击,败走麦城,最终被东吴兵将擒杀。关羽大意失荆州,不仅自己丢了性命,还把荆州战略要地拱手让人,让蜀国从此失去多路北伐的机会,为蜀国灭亡埋下了祸根。

第二,刘备义气用事。关羽死后,刘备为了给关羽报仇,不听诸葛亮苦苦相劝,任性发动对东吴的战争,导致蜀国夷陵之战大败,损兵折将,元气大伤,从此国力每况愈下,始终没有缓过劲来。

第三,连年穷兵黩武。打仗就是消耗国力。蜀国本来在三国之中国力不济,地处偏僻不毛之地,人烟稀少,经济落后,交通困难,但诸葛亮六出祁山,姜维九伐中原,导致国力消耗殆尽,最后走上灭亡的道路。

第四,人才青黄不接。蜀国前期文有孔明、法正,武有关张赵马黄,可谓人才济济,但到了后期,却沦为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境地,面对强大魏国,仅凭姜维一人之力苦苦支撑,结果防住了钟会,没有防住邓艾父子,让邓艾父子绕过姜维大军,沿小道直取成都,最给灭了蜀汉。

蜀国走向衰亡,关云长大意失荆州是转折点,刘备义气用事、连年战争和人才匮乏是主要原因。





知未是也


三国之中,蜀汉最弱,面积最小,人口最少,军队最弱。诸葛亮过世之后,又没有战神级别的人物来扭转乾坤,最先灭亡也在情理之中了。

第一,蜀汉没有抓住历史机遇。

蜀汉并不是一点机会没有。恰恰相反,它曾经一度最有希望统一天下。


公元219年,刘备打败曹操攻占汉中,称汉中王。这时刘备集团占据益州、荆州、汉中大片土地。文有诸葛亮,武有关张赵马黄,雄兵十余万。此时如果能稳守荆州,进占凉州。则汉室复兴指日可待。

可惜没多久,关羽大意失荆州。蜀汉损失巨大。但元气还在。

刘备匆忙称帝。如果能联合东吴,共谋曹魏,蜀汉还有机会。然而这个机会,刘备又没抓住。

他去讨伐东吴,全军覆没,大败而回。动摇了蜀汉的根基。

第二,蜀汉没有军事天才。

以弱胜强,历史上是常有的。但是弱势的一方必须要有军事天才。

刘邦有韩信,曹操有他自己,刘宋有刘裕,南宋有岳飞,等等。军事天才,能够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奇谋百出,妙计无穷。以弱胜强,扭转乾坤。

很遗憾,蜀汉缺乏真正的军事天才。所有将领中,战绩最辉煌的竟然是诸葛亮。然而诸葛亮稳重有余,奇谋不足。所以五次北伐,而所获甚少。


上将嗳福斯


其实不是蜀汉最先走向衰落,而是蜀汉根本就没有振兴过,又何来衰落呢?

很多人受小说影响,觉得蜀汉的实力可能在三国里是挺强的甚至是最强的。其实根本不是这样,蜀汉从来都是三国里头最弱的那个国家,从刘备还只是一个军阀集团开始就是这样。

蜀汉最强势的时候,应该就是汉中争夺战到襄樊之战这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刘备集团先是在西线攻取汉中,全面占领了益州;又从东线的荆州直逼襄樊,几乎要直取傀儡政权首都许昌,把曹操都逼得想要迁都。

但是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焉。蜀汉在它最顶峰的时候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丢掉了荆州和关羽,并在三年后与吴国的战争中再次损失了大量有生力量。从此以后,蜀汉就只能在益州一个地方偏霸一隅。

到这里,其实就已经很明白了。益州这个地方,虽说易守难攻,而且经济比较富足,但是终究还是太小。相比于占据当时还是最主要经济区的曹魏,以及地大物博、扼守长江天险的孙吴,蜀汉怎么算都是最小、最弱的那个国家。

看一看蜀汉亡国时的户口统计数据吧——户二十八万,男女口九十四万,带甲将士十万二千,吏四万人,米四十馀万斛,金银各二千斤,锦绮采绢各二十万匹。就这么一点点人口和军力,又怎么抵挡得住北方魏国的强大呢?



青言论史


相比于曹魏和东吴来说,蜀汉是整个三国中发展最不稳定、起伏落差最大的国家。

赤壁之战前,曹魏天下十三州独占九州,东吴父兄三代人打拼江东多年,尽占江东六郡之地,而蜀汉的创业者刘备,兵不过数千,将不过关张,地不过新野一县,还是刘表借的。

赤壁之战后,曹魏仍然占了荆州北部襄阳郡,东吴占据荆州江夏郡,刘备首次有了自已的地盘:荆州五郡。



公元219年,蜀汉势力达到顶峰,占据益州、汉中、荆州三郡,而同时期的曹魏仍占据天下九州加荆州一郡,东吴占据扬州、交州及荆州三郡。

蜀汉在急速扩展的同时,曹魏和东吴仍在稳步发展。

蜀汉的急速扩展带来了战略性的失误,导致了蜀汉致命的衰弱。

首先是刘备在219年称汉中王是极其失败的战略。两汉四百年江山,封王者廖廖无几,同时代只有曹操,还被骂作国贼,再往前就是王莽,篡汉者,大逆不道。



刘备是靠什么起家才走到今天的?靠的是巨大的政治声誉,靠的兴复汉室的政治口号,靠的是仁义宽厚的待人处事,靠的是百折不挠的坚强性格,公然称王,与曹操、王莽何异?

有曹操、王莽的野心,却无曹操、王莽的实力,让天下心归汉室的汉臣遗命大失所望,既然你刘备和曹操是一路人,天下英雄为何不投实力更强、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呢?

第二个战略错误是发动襄樊之战。汉中大战,刘备倾举家之力,力抗曹魏之鸡肋,蜀中男子当战、女子当运,却转眼不顾实况,令关羽发动襄樊之战,而益州无力援助,忽略东吴战略野心,导致关羽身死,荆州全失,蜀汉一步衰落到十年前。



第三个战略错误是发动夷陵之战。荆州已失,关羽已亡,刘备再次举国东征,这次是面对曾经的盟友,现在的敌人东吴,只可惜天不助蜀,夷陵兵败,益州疲弊,蜀汉迅速衰落,再也无力对外征战。

从此以后,哪怕诸葛亮聪明绝伦、鞠躬尽瘁,但早已回天无力,以诸葛之才智,奋蜀汉之余威,尚不能攻克曹魏之寸土,蜀汉衰落已成必然。

待诸葛亮病逝五丈原,蜀汉尚能以诸葛亮接班人蒋琬、费祎而勉强苟延残喘,自费祎死,蜀汉再无政治之清明、为人之唯贤,在衰落的路上越走越远。

至于刘禅这个后主,已不再重要。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


蜀国在夷陵之战惨败后,事实上已经成三国之中最弱小的一方。在这之前蜀国的实力一度可以与曹魏一比高下,超过了东吴。但是蜀国却有很致命的缺陷:

一、发展太快,刘备用几年时间走过了曹操和孙权各自用了十几二十年走完的道路,很多矛盾来不及消化。

二、地理上的限制。一方面益州和荆州联系不便,另一方面无论出荆州还是出汉中都受山川限制。

三、吴蜀在荆州存在战略竞争关系。导致吴国趁机夺取了荆州。

只有保住了荆州,蜀国才有扩大实力的机会,否则改变不了最弱小的局面。但由于蜀国扩张太快,轻视对荆州的巩固,东吴背后捅刀等因素,荆州失去了。荆州一失,蜀国改变不了衰落的趋势。


羽书迟


1地盘小,东汉13州,蜀国只有一个州。地盘小就造成资源少。

2政策不科学。地盘小要想发展就得打出去。所以诸葛亮北伐没错。但经常性北伐就不行了。第一次北伐是最好的机会,失败后,魏国有了防备,那就只能空耗国力了。本来蜀国国力就弱。

3内部斗争。刘备没来的时候,蜀国就有东洲派和本地派。刘备来了,带来了荆州派和北方派。他在,四派能基本保持政治平衡。荆州一丢,他一死。资源更少了,荆州派主政,其他派系资源更少。所以益州人不想打仗,因为花的是自己的人力物力财力给他人做嫁衣。所以邓艾打过来,益州派劝说投降,就是不想再打了。


不一般的帅63263247


三国曹魏孙吴蜀汉,蜀汉第一个衰败亡国,在失荆州时便注定了,如果没有出现大的转机,一定是被人家统一而不是吞并人家。所以,刘备才急忙在准备不足的情况下起兵准备抢回半边荆州,诸葛亮五次北伐,以屯田养战,也是为了破解困局,希望取得雍凉,获得士民和马匹,占据要地,拥有进可攻退可守的优势,可惜两人都失败了,出路被堵死,困坐在四塞之地,蜀汉政权只能捱时日而已。


曹魏从曹操开始经营,历二代而成帝业,既占据中原政治经济文化的发达地带,拥有河南、山东、河北、安徽大部份产粮地区,资源丰富,民力物力更是其他二国无法比拟的,疆域范围在秦岭、淮河以北中国大部,占有幽州、冀州、青州、并州、兖州、豫州、徐州、司隶、凉州、雍州、淮南和荆州北部,人口约一千万左右。(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有此雄厚实力做后盾,曹操虽经过赤壁大战和汉中之战两场伤筋动骨的大败仗,但实力依然不是吴蜀可以轻易撼动的。

后来的曹丕曹睿与世家大族和解,实行九品中正制,曹操励行改革的唯才是举被代替,变革精神虽没有了,但团结世家短时间形成更强的力量。就算到高平陵之变后,曹家江山的主人实际已经易手,在萧规曹随下制度下,国家发展走上正确的轨道,执政人虽有所变动,影响不大,变的只是表皮,内里如一。(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


东吴虽经孙坚肇基,实际创始人却是孙策,再经孙权巩固,历经三世,国险民附,诸葛亮也说它可为援而不可图谋夺取,东吴据有扬州、交州、荆州南部,约现在浙江、江西、福建、广东、湖南的全境,湖北、江苏、安徽的南部,以及河南的一小部分。(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疆域范围在淮河以南,巫山以东的中国东南部地区,人口大约三百万。北有长江天险,经济上与中原交通无大碍,又有水运之便,长江流域也有产粮区,经济相对发达,政治上孙权一边拉拢一边打压世家望族,形成较稳固的同盟,但失于地形上由南向北没有优势,也缺少马匹,水战尚可,陆战胜算小,也是困守南方,静待时日而已。

而蜀汉据有当时天下十三州的一州之地,本来还有半个荆州,关羽败后连半个也丢了,只得坐守号称天险的益州,人家进来难,你出去也难,疆域范围在秦岭以南,巫山以西,青藏以东的中国西南大部地区,人口约一百万,产粮地仅四川盆地小部份地区,还为了获取战略物资,鼓励民众种桑养蚕织成蜀锦出口。(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

三家刘备起家最迟,统治基础也最薄弱,加之居在西南偏地,用武力夺得刘璋四川,收取人心时间不够,一直与当地世家望族纠缠不清,有后人分析诸葛亮多次北伐的一个原因,是转移国内矛盾,以外战团结内部。曹操家大业大,多次大败后都能东山再起,而蜀汉失荆州后,刘备再一败便一蹶不振,魏吴都认为蜀汉没有威胁了。待到诸葛亮苦心经营,聚集了几万兵马北伐,仗打得精打细算,不敢行险,为什么?国力疲弱,兵士死一个就少一个。以这样的形势,三家蜀汉首先败亡灭国,太正常不过了。


南方鹏


我觉得这个问题可以从三个势力的领导人的更替周期来分析一下原因。

曹操,刘备,孙权,他们三个人

都见在

曹操的实力最强,赤壁之前,曹操最强,刘备最弱,而经过赤壁大战后,曹操被削弱,但整体实力不差,刘备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孙权虽然是赤壁的胜利者,但是也有损失,这个时期的三国只有吴蜀联合,才能有实力抗曹。

曹操卒

曹丕继位,显然没有曹操的号召力强,这时候三国的实力也还是有所变化,东吴孙权年少继位,通过一系列的人员更替,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所以实力发展有限。刘备就不一样了,天生自带号召力,荆州,西川,汉中,实力已可以和曹魏抗衡,这时候东吴的策略也开始改变,不再是联蜀抗曹,而是联魏抗刘,东吴一直是没有正统地位,所以一直是赢弱的一方,只有同盟才能得以立足,而在刘备失了荆州,后又东征败于东吴,实力大大受损,刘备也在白帝城逝世。

刘备卒

刘备的死让刘备的荆州集团地位受挫,而只有西川的刘备集团如果还想坐稳西川之主的位置,就必须要扩张,如果不扩张,西川的当地势力与刘璋的势力就不会再容下荆州集团,而这个时候蜀国的实力确是最弱的,吴蜀经过大战之后实力又都被削弱,这时候也只有联吴抗曹,当然伐曹吴国也不会派兵,只是不会攻击蜀国罢了,在实力受损的情况下不休养生息,还要不断北伐,势必实力会越来越弱。

所以蜀汉最先走入衰弱

我是唐不三不四藏,一个历史爱好者,喜欢可以关注我一起探讨历史。


唐不三不四藏


阿呆认为,这个问题非常好,很值得人们去思考,从中能学习到很多的东西。

阿呆认为,蜀国的衰败,是从关羽的樊城之战就注定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

蜀国之所以能够崛起,是因为贯彻了诸葛亮《隆中对》的战略步骤。从不足一万兵马,借住新野,到后来拥有荆州、益州、汉中,形成三分天下的局势,实属不易,又稳步发展。

然而,公元219年,刘备从曹操手中夺取汉中,并称汉中王。这时候,蜀国的力量达到鼎盛,实力空前。问题就出在这个时候。人在巅峰的时候,很容易头脑发热的,容易膨胀的。

关羽膨胀了,刘备也膨胀了。刘备居然批准了关羽发起荆州战役,去进攻曹军。

阿呆之所说他们膨胀了,是因为当时根本不具备进攻的实力和基础。

益州和汉中都是刚刚稳定下来,百废待兴,正需要稳固和发展的时候。况且,南部的蛮夷部落都是威胁。

细心的读者都会注意到,荆州、樊城到陵夷之战,都很少看到诸葛亮的出谋划策。为什么呢?诸葛亮当时的心啊,是哇凉哇凉的。因为,这违背了《隆中对》的战略安排,打破了整个发展的节奏和方向,后果真的很严重。

后果更严重的是:关羽居然在水淹七军之后,膨胀得目中无人了,居然去抢了友军孙权的粮食。这一举动,彻底破坏了孙刘联盟,破坏了整体战略的基石。

三足鼎立的关键是孙刘联盟。孙刘联盟的破灭,是蜀国走向衰败的开始。

果然,孙权的怒火,就有了吕蒙白衣渡江,偷袭荆州,关羽丧命。有了刘备发起的复仇之战夷陵战役,有了张飞的丧命。夷陵战役蜀军的打败,使得原本可以发展的蜀国,到了难以为继的境地。

蜀国的军事实力、经济实力、军民士气都大受损伤。

诸葛亮不得不改变战略,原来的北定中原成就霸业的目标,成了泡影。

诸葛亮只能以北伐的策略,来拖延、周旋,以攻为守,不让魏国主动进攻,维持着蜀汉政权。

但是,维持仅仅是维持,不断的战争是饮鸩止渴,导致蜀国的经济活力的衰变,实力逐渐下降。诸葛亮的策略是正确的,但也改变不了蜀国衰败的趋势。在诸葛亮去世后,蒋琬、姜维等贯彻这个政策,使得蜀国有苟延残喘了29年,实属不易啊。

所以,阿呆认为:蜀国的衰亡,是因为背弃破坏了战略步骤,急功近利造成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