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有管家能力吗?

润杨的红楼笔记


许多人只看到林黛玉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绛珠仙子投胎,便以为她只会风花雪月的浪漫,只是吟诗作赋的高雅,殊不知,她下到凡尘,也食人间烟火,也管凡尘俗事的。并且很会管。



我们知道,潇湘馆是大观园中为数不多的一直有条不紊的院子,为何,因为其中有严格的管理制度。比如主子睡觉要有丫头婆子值勤等。第七十四回,王夫人抄检大观园时,大多院子都出了事,只有黛玉的院子井井有条,一丝不乱。之所以会如此,与以下原因分不开:



一,知微见著。第六十二回,黛玉与宝玉闲话时曾说到贾府的经济:

……咱们家里也太花费了,我虽不管事,心里每常闲了,替你们一算计,出的多,进的少,如今若不省俭,必致后手不接

黛玉之话,正是贾府现状,精明如探春,也是通过查看帐本得知,而黛玉,只是通过观察,便知其大概,其心玲珑剔透若此。



二,以身作则,防患未然。第六十三回,入夜,宝玉邀请众姑娘们喝寿酒,只黛玉提醒宝钗,李纨,探春这三个代理管家人,今日带头夜聚赌饮,明日不好管理别人。而不久便果然发现夜间聚赌现象,让老太君大发雷霆之怒。

三,自有规矩。第二十六回,宝玉去探看黛玉,掀帘子进去,黛玉的奶娘与两个婆子也都跟了进去。



细节决定成败,正是林黛玉的善于观察,又比较自律,她的院子虽然都是贾母所给的下人,她依旧管理的井井有条。


萍风竹雨123


当然有了。不过管家是一件体力活,强悍如王熙凤,不也累到小产么?设想一下,被风一吹就倒的林黛玉,本就常年累月吃着“人参养荣丸”,哪里还有精气神去管家?



说起林黛玉,世人皆知她的咏絮之才,她是世外仙姝,仿佛不食人间烟火,她孤标傲世,似乎与周遭的人都隔着一层纱。我们似乎也很难想象她管家的样子,是如王熙凤那般雷厉风行?还是如探春那样敏感又决绝?又或者如宝钗那般世故老练通达?



曹雪芹只给了我们一个“秉绝代姿容,具稀世俊美,才貌世应稀”的林妹妹,她会教鹦鹉念诗,会扛着锄头去葬花…黛玉的生活环境只有诗情画意,管家,必定要俗务缠身,必定要成为宝玉所说的“死鱼眼珠”的人,想想也是难以接受。



不过,管不管家是一回事,有没有能力又是另外一回事,从文中一些细节描写,可以看出,黛玉具备这种管家能力的。

第一,文中有诗为证“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说明黛玉心思敏捷,对周围的人,对贾府的环境,心里明镜似的,只是她的使命不在此,但并不代表她不行。

第二,才能被凤姐认可,将她与宝钗、探春同列为代为理家人选之一,只是嫌她美人灯,身体不好,嫌宝钗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才选了探春。

综上所述,林黛玉有管家能力,但是她志不在此。

——————————————完————————————


Zikunyang


我认为林黛玉有管家能力,且具有一流的管家能力,其管家能力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林黛玉冰雪聪明,能处处留心,步步小心,能察言观色。对许多事情能预见,推断其发展的方向和结果。黛玉曾告诉过宝玉贾府的经济现状:"我虽不管事,心里每常闲了,替你们一算计,出的多进的少,如今若不省俭,必致后手不接。"

二、林黛玉具有超强的洞察力和超高的领悟力及敏捷反应能力和应便能力,又熟知管理原则,且能以身作则,不生事端,她的潇湘馆如世外桃源一样,被她管理得井井有条。

三、林黛玉思维敏锐,有什么直接表达,不喜欢拐弯抹角的,这种习性用于处理事务,不会拖泥带水,干练高效。

四、林黛玉有着丰富的人脉资源,她有着很强的亲和力,贾母对她疼爱有加,宝玉对她情有独钟,王熙凤对怜惜不已,紫鹃对她忠心耿耿,史湘云和她惺惺相惜,就连宝钗和薛姨妈都对她关怀备至,赵姨娘也都向她借衣服。良好的亲和力是一个管理者的重要素质。也是成功的首要条件。

五、林黛玉懂计谋,能运筹帏幄,有撑控大局的能力。这是一个管理者的必要条件。

六、林黛玉心明气正,善良,能体恤下人。

这样被管理的人会在心里服她,并积极配合她的工作。会让她管理起来得心应手。

以上这六点足以说明林黛玉具有一流的管家能力。


柳烟碧


难道非要把潇湘妃子的诗意去掉,变成俗人嗎?

一、林黛玉有一定的管家能力。

管家能力是在管家的实践中锻炼出来的,可能人有管理理论及潜质,但不经实践,必定还需一步步模索。

林黛玉在为林如海侍疾的一年中,管理了林府内务,尽管外面的事情有贾琏主持,但请医侍药,丧事的内部管理,都是黛玉主持。另外第二次回贾府,内事也由黛玉决定。

决不能让妾出面接待诰命夫人,接待事物也是由林黛玉完成的。

潇湘馆管理有序,没出过错事,紫娟等大丫鬟忠心于黛玉。

王熙凤经常托黛玉写帐,这也是黛玉了解贾府大致经济情况的原因。

林黛玉在基本层次和中等层次(林府)的管理能力不错。

二、如果入主贾家作主母。

林黛玉要管理几百人的大家庭还需要锻炼的是:

1对金钱的管理和重视,

林府不是抄家没落的,这时贾元春正要封妃,皇帝绝不会单动林如海,凭林如海为贾雨村复官所馈赠的钱财,林府财势绝不会输于贾家。在林如海病重时,父女俩就没有一次谈及金钱问题?就算完全相信贾家,就一点后路不留?在金钱问题上太过清高,是管理不了一个大家族的。类似的例证还有给小丫头抓一把赏钱,数也不数,给送东西的老婆子几百钱,那几乎是她们的月钱。

2和各式各样的人物打交道。

林黛玉不认识当票,如果管家除了和其它府的夫人打交道外,更多的是管事的婆子,求职的亲戚,勒索的太监,要懂的对不同人的应付方法,林妹妹做这些事,岂非也变成了鱼眼珠子?

3最大的弱点,

是林妹妹的身体和抗挫折能力极差。


旁观者岚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黛玉不是没有管家能力,而是不能管,管不得。

黛玉作为儒学之家的千金小姐,从进了贾府,始终严格要求自己,恪守礼教,不多嘴,不僭越。比如她刚进贾府时

这林黛玉常听得母亲说过,他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他近日所见的这几个三等仆妇,吃穿用度,已是不凡了,何况今至其家。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

既然只是个亲戚,特别是父亲林如海去世之后,黛玉成了寄人篱下的孤女。她即使有管家的能力,也不可能去插手别人家的家务事。她向宝钗剖真心时就说过:

我是一无所有,吃穿用度,一草一线,皆是和他们家的姑娘一样,那起小人岂有不多嫌的。”

一方面,黛玉孤伶伶的处境让她只能尽力缩减自己的需求,另一方面,黛玉对贾府的人文环境,上下错综复杂的关系其实已心知肚明。她只能独善其身,管好自己的潇湘馆。



潇湘馆被黛玉管的井井有条,可能有人不信,那就来对比一下看:宝玉的怡红院,勾心斗角、互相算计,不亚于皇帝的后宫;迎春的紫菱洲中,没有规矩、监守自盗,主子不像主子,奴才不像奴才;惜春的藕香榭,冰冷如庙观,连贴身丫头都不亲。或者你想说:宝钗总比黛玉强吧?宝钗会管家。还记否,刘姥姥二进大观园,两位最有阅历的老人,刘姥姥和贾母,一个一反常态默不作声,一个心下不悦连说不像样,他们都看出蘅芜院里的衰败之相。因为在这里,宝钗不许玩笑、不许热闹、渐渐就没有生活气息。这已经不是会不会管家的问题了,而是彻底丧失了对生活的热情。



后来,凤姐生了病,李纨是诸事不管的甩手掌柜,没办法,贾府决定让探春和宝钗辅助李纨和平儿当家。为什么没有黛玉?因为黛玉当时生病了。就是在这次"姑娘当政"中,曹公把到底黛玉有没有当家能力这个公案,用一种不隐山露水的笔法交待清,黛玉的那番话绝非一个稀里糊涂不管事,不琢磨事的人所能说出的。至少,迎春惜春包括湘云都说不出。

你家三丫头倒是个乖人。虽然叫她管些事,倒也一步儿也不肯多走。差不多的人早做起威福来了。” 贾宝玉是这样回她:“你不知道呢?你病着时,她干了好几件事,这园子也分人管了,如今多掐一草也不能了。有蠲了好几件事。单拿我和凤姐做筏子禁别人。最是心里有算计的人,岂止乖而已。” 黛玉说:“要这样才好。咱们也太费了。我虽不管事,每常闲了,替他们一算,出的多,进得少,如今若不省俭,必致后手不接。” 贾宝玉则哄着林黛玉说:“凭他怎么后手不接,也不短了咱们两个人的。”

事实上,有个真理大家始终不愿承认罢了,能力这个东西,由你智慧的绝对值决定。换句话说就是,智慧决定了能力的上限。有能力的人其实在任何事情上都能做得很好,反之亦然,或许跨界时会缺乏一些经验,但假以时日,仍一样胜出。


凇雾


前面回复的那位你真看过红楼梦吗?还分析一大篇,还贴图,你累吗?有这空看看书去,书上明明白白的写了林黛玉的管理能力好不好。

凤姐是贾府无疑的首席执行官吧,她看重的人应该能力不差这个没异议吗?第五十五回,凤姐评价探春时说……再者,林丫头和宝姑娘他两个倒好,偏又都是亲戚,又不好管咱们家务事。况且一个是美人灯儿,风吹吹就坏了;一个是拿定了主意‘不干己事不张口,一问摇头三不知’,也难十分去问他。倒只剩了三姑娘一个……也就是在凤姐看来黛玉的能力和探春宝钗不相上下,只是身体不太给力而已。

而且后面作者也通过黛玉的口证实了这种说法。第六十二回……黛玉便说道:“你家三丫头倒是个乖人。虽然叫他管些事,倒也一步儿不肯多走。差不多的人就早作起威福来了……黛玉道:“要这样才好,咱们家里也太花费了。我虽不管事,心里每常闲了,替你们一算计,出的多进的少,如今若不省俭,必致后手不接……她完全能理解探春的做法,又很了解贾府的处境,就这几句足矣说明她的眼光不输给探春和宝钗了。


Teddy167028896


林黛玉应该没有管家理财的能力!

她多愁善感伤春悲秋,从小娇生惯养五谷不分,标准的富二代。她娴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林黛玉在文学上有较深的功底,其鲜明的哀怨体诗词独具一格。其人际关系方面,群众基础薄弱,不能深入群众和大家打成一片,孤高不合群恰似阳春白雪。虽纯洁晶莹,但不能给别人带来温暖。

最重要的一点是慈不理财,她的性格只能寄情于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吟风弄月,假如林黛玉管豪理财,那可真是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了。不申请破产保护就有可能被债主逼得上吊自缢!





镜中花水中月69


林黛玉这个悲情人物也是作者曹雪芹笔下塑造的红楼梦中众多人物中的一个比较典型的主角之一。

林黛玉岀身高官豪门,自小受到良好的各种教育,可谓是‘’琴棋书画,诗词歌斌,刺绣女红,侍家妇道,三从四德‘’等等样样皆都自幼受到正规的家教培育的。

虽然她在13岁那年死了父母,孤身前去投奔到外祖母家。因她有良好的各方面素质,因此她自一开始就能在大观园中做到自戒自律的‘’不可多说一句话,不可多走一步路‘’的身侍立行作为。

其住居在的潇湘馆,在她的打理下,成为了大观园中众人常聚会派对的‘自由‘’艺术馆‘’。

黛玉不但自已常在潇湘馆中作诗文,也常邀其他兄弟姐妹前来住处吟诗作文,搞联谊活动。

林黛玉能很好的管理整个潇湘馆,把手下的丫环等都当成姐妹,以自身良好的大家风范素质影响众多下人。

因此在整个大观园中,其他各房都是常闹不爽之事,只有潇湘馆内是一片干净的世外桃源。

林黛玉虽是大家佳秀,文品极高,但身体病溺,脾气个性要强,不会在长辈身前献媚讨好。

但这些都不能作为她如同一些富贵人家的那种娇生惯养,依赖性强,脾气傲横的大小姐。林黛玉实际上就是个有着相当智慧的高知识高素养的管家能力的人。可叹的就是她和母亲一样,甚至比母亲还红颜薄命,过早地陨落随落花而去了。

当然对林黛玉的早逝,並不能归结于她的气量小,动则就会生闷气。你想她从小就失去了父母,本身又身子骨病溺,虽然投在外祖母怀下,有老祖宗的庇佑,但她也是时时感到的寄人篱下的悲凉。而大观园又充满了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以及众多的尔弥你诈勾心斗争等等。作为一个单纯的满腹诗文的纯情少女,她孤身一人怎生应对的了那。

但单从管家能力方面去说,如果林黛玉身体好,以她的各种素质能耐,在随着时间的历练,要是和宝玉结为夫妻,林黛玉成了贾府当家人,或许就可能是大观园也像潇湘馆样有了另道春风来噢。











方秉潮




刘金瑞15


林黛玉是诗的化身,诗是自由和有灵性的,让一个具有浪漫气质的诗意少女来管家,未免大煞诗景了吧。王熙凤活得很现实,毫无诗情画意,管起家来毫不留情,这样才能镇得住人。虽然黛玉也知道管家的真谛,那就是:"不是东风压倒了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了东风。"但要她去做,也实在勉为其难:一个见花伤心、见月流泪的多愁善感的少女,要她使手段、整治人,却是于心不忍的。况且林黛玉只活在自己的世界中(最多加上个宝玉),与他人何干?她是不屑于管家的,虽然有人很在乎(包括宝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