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彈追飛機是什麼原理?導彈的機動性真的能拐彎掉頭嗎?

大太陽69773527


導彈追飛機說的一般指制導導彈打戰鬥機,簡單點說就是導彈上裝了制導裝置,控制導彈戰鬥部去擊落飛機,戰鬥部分幾種,1、撞擊,2、遠距離自爆,彈片攻擊,3、遠距離定向發射彈丸加自爆攻擊,第一種制導要求高,2-3種低。重點說導彈追飛機吧,導彈追飛機中的導彈分地對空導彈、空對空導彈,由於地對空導彈在地面發射,可以做大點,但空空導彈要由飛機攜帶,所以做得小,早期的導彈是沒制導的,地地導彈還出現過人坐在導彈內指導的,當然人也會死,然後出現指導導彈,採用的地面雷達制導,那時雷達簡單,都是二座標雷達加高度雷達進行三角座標測算,把導彈發射到預測區域,彈頭有部無線發射器,到預定距離自爆,利用彈片殺傷飛機,如早期的紅旗2.隨著雷達技術發展,導彈也發展到全程雷達制導,半雷達制導,主動雷達制導,能追著飛機拐彎的大多是裝了主動雷達導引頭的,就是導彈頭前部有部雷達,這部雷達到了預定範圍開機,捕捉到目標後就死死的咬著目標追擊,這個雷達也有多種,如紅外線、激光、可見光等等,這個雷達好壞決定著導彈做精度


阿牛china2016


導彈追飛機的原理是這樣的,:在導彈的前端安裝了熱紅外跟蹤儀。飛機在飛行時,尾部會.噴出熾熱的氣體,推動飛機前行,而導彈就是跟蹤飛機尾部的熱量形成的紅外線而鎖定目標跟蹤。一般情況下,飛機難逃厄運,僅僅幾十秒,導彈就會追上飛機而將其炸爛。目前有兩種辦法飛機可逃過導彈的追擊。一種辦法是:在導彈離飛機約2一3秒的時候,迅速提升飛機向後飛行,使飛機與導彈反向飛行,避開導彈追擊,但時間一定要掌控在2一3的時間內,過早提升飛機,導彈會順著飛機追去,過晚提升則會被導彈擊中。第二種方法是:在導彈離飛機約4一6的時間,迅速向上或向下翻滾畫圓,形成一個或多個紅外線圈,使導彈無法識別哪個是飛機的真正運行軌跡,紅外儀不起作用,推進火藥燃燒完後,戰.鬥部自行爆炸。總之,若飛機被導彈鎖定,只有技術嫻熟,膽大心細,冷靜沉著的飛行員才能逃過劫難,而一般飛行員不是跳傘,就是機毀人亡。


龍山真人


一般來說,一架戰鬥機被地對空導彈鎖定攻擊,那麼就意味著該飛機的戰鬥任務結束了!

今天要說的,就是美軍一架戰機不但成功甩掉了追擊的導彈,而且一下就是六枚!主角是一架美製F-16戰機,該戰機是一種輕型的多用途戰鬥機,美國空軍大概裝備了二千多架,是美國的主力機種之一,世界上很多國家也購買了不少,我國曾經也想引進f16,種種原因採購計劃沒有成功。該機有些型號的最大起飛重量近20噸,由於具有先進的氣動外形,機動性能極佳。在現代的幾次戰爭如海灣戰爭和科索沃空襲中,F-16有著不俗的表現。

出擊的f16機群

1991年1月19日,這是海灣戰爭的第三天。美軍決定派出16架戰機去攻擊巴格達附近的目標。有4架中途返回,於是12架戰機組成戰鬥機群向目標靠近。由於天氣不好,機群並沒有全部摧毀預定的攻擊目標,其中有一架F-16,剛完成俯衝式的轟炸動作,瞬間收到了被薩姆2和薩姆3導彈鎖定的警告,緊接著兩枚導彈先後從飛機後方穿過爆炸。

導彈在飛機後方爆炸

這架f16在剛在的躲避導彈攻擊過程中和編隊失散了,此時又有多枚防空導彈從他機尾追擊,在以前的飛行訓練中,躲避導彈的方式就是把飛機轉向導彈來襲方向並與其軌跡保持直角,在交匯的前4秒猛地拉起來,這樣就能擺脫導彈。顧不上多想,這架F16在飛行員的操縱下完成系列動作後成功了。此時這架飛機高度急速下降,在3000米的時候,地面敵軍又向它發射了薩姆6防空導彈,飛行員不得不拋棄全部的掛載,緊急進行規避,2枚導彈在飛機的右側爆炸,幸運的是飛機並沒有收到碎片的波及。

雖然這架F16戰機在這次行動中變現很出色,但是在這麼個不大的軍事行動中一下,美軍還是損失了2名飛行員,註定了這次行動並不完美。


軍武之劍


早期的導彈都是靠速度優勢,攻擊飛機。但是由於飛機速度越來越快,導彈都快趕不上了。矛於盾永遠在不斷地較量,後來工程師在每一枚導彈裝了多個調節器。

這些調節器中主要有兩個,一個管理方向調節,一個管理速度調節。方向調節器用來調節導彈飛行方向,速度調節器用來調節導彈飛行速度。


這些調節器主要由一個信號捕捉系統(包括三個器件,一個是紅外線跟蹤器,利用飛機的熱氣流發出的紅外線,跟蹤這個紅外線;一個是電子波雷達探測器,利用敵方飛機雷達發出的電波,進行探測追蹤;一個是成象跟蹤儀,利用攝像頭鎖定敵方飛機,通過進行照片對比,進行跟蹤。

導彈要實現轉彎,導彈中安裝的彈載計算機通過導彈傳回的參數進行運算,計算出彈道,然後通過彈體內安裝的舵機來使位於導彈尾部發動機噴口處的燃氣舵運動,改變發動機所噴出的氣流的方向,從而完成導彈的彈道不斷修正,最終實現擊中目標。


驢哥武器庫


所謂的“追”,其實就是導彈已經鎖定了戰機。由於導彈在設計時根本就不需要考慮過載的問題,因此導彈的機動性和速度要遠勝於任何有人駕駛的飛機。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經常說電影中那種戰機被導彈鎖定之後還能輕鬆逃脫的橋段都是“不科學”的了。

而且,這個“鎖定”也並非是導彈自身所為。我們以空空導彈為例,這些導彈就像是兩人打架時手中的棍棒一樣,你得先看得見對方,你才能知道打哪裡。

同理,戰鬥機要想向敵機發射導彈,首先要做到讓自己的雷達發現並鎖定目標。

在戰機的雷達發現並鎖定目標之後,它會把敵機的高度、距離、方位、速度等數據輸入給導彈,發射後導彈會依據此前機載雷達提供的數據飛向目標,在此期間雷達依舊會持續照射目標,導彈也可以藉此不斷調整飛行路徑,這個階段我們稱之為被動尋的。

在接近目標之後,導彈上的紅外引導頭或者制導雷達會根據飛機散發出的紅外、電磁信號對敵機實施進一步的鎖定,這個時候導彈也就是在“跟蹤”敵機,這個階段是最後階段,不依靠機載雷達,因此我們稱其為主動尋的,之後,多數飛機都難逃擊落的命運。

而對於地空導彈來說,原理也是大致相同,同樣是先由地面雷達引導,然後主動鎖定目標。

至於導彈的機動性前面已經說了,只要是雷達依舊能夠照射到目標,導彈就會一直跟著直到擊落敵機,也就不存在調頭的問題。


軍事帝


空空導彈或面空導彈如果要追擊一架飛機,那麼就要滿足兩個方面:第一是能跟蹤,第二是追得上。現代空空導彈或面空導彈技術已經達到了很高的水平,導彈的導引頭多采用雷達制導或紅外製導。

主動雷達制導的空空/面空導彈已經開始使用有源相控陣雷達、可在有電磁干擾的環境下從較遠距離定位並跟蹤飛機,而紅外製導導引頭的成像分辨率也在不斷提升,從技術角度來說導彈能夠跟蹤飛機並不複雜。

而一枚導彈如果要能“追得上”飛機,要實現兩個方面:第一,在速度上,導彈要超過飛機;第二,在機動性上,導彈要優於飛機。實現這兩點對於導彈來說並不是什麼難事——空空/面空導彈在氣動外形上比飛機更加簡潔、飛行阻力更小,同時因採用火箭發動機而具有更高的推重比,因此導彈在速度和機動性上都能比飛機更強。而導彈實現拐彎乃至調頭,其實也不是什麼難事。

俄羅斯以前在推銷蘇-35(注意不是現在的蘇-35S)時,就曾經以“越肩攻擊”作為賣點。所謂“越肩攻擊”,指空空導彈在後視雷達的引導下,在發射後調頭從機翼上方飛過並攻擊戰機6點鐘方向的敵機。考慮到現在矢量推進技術早已不算新鮮,為導彈配裝矢量噴口也不是什麼難事,再加以控制系統和氣動設計上的改進,導彈還是能很容易地實現拐彎或調頭的。


軍機圖


每日點兵為您解答:

首先,不是啥都能用來打飛機。具體來說,現在滿天飛的,有兩種目標,一種是“飛航式飛行器”,飛機、巡航導彈、無人機啥的,都屬於這一範疇;而另一種則是“彈道導彈/運載火箭”。對付這兩類目標的技術要求完全不同。因此,像國產紅旗9、法國的紫菀、俄羅斯的S400,都是對付“飛航式飛行器”的“防空導彈”,而美國愛國者PAC-3、高空反導攔截系統、標準3等地對空導彈,是用來打彈道導彈的“反導系統”。雖然這倆之間有一定的交集,但放在一起比誰先進就有點扯了。

第二,導彈打飛機,無論主動雷達制導、紅外成像制導、半主動雷達制導、無線電指令制導,還是駕束制導,其本質都是一樣的。都是通過各種傳感器獲取對方與自己的各項數據,預測對方飛行軌跡並調整我方飛行軌跡,在飛臨對方時,由近炸引信引爆戰鬥部,把敵機崩下來。與彈道導彈那種偏1度就會飛出幾十公里,飛行軌跡固定不變的超高速飛行體不一樣,“飛航式飛行器”一般都具備很強的機動性,一不留神就能擺脫導彈。所以打飛機的導彈,必須能夠及時獲取各項數據,並通過強大的計算機,對敵我雙方飛行軌跡進行預測和調整。而這裡最關鍵的數據,是相對飛行的角速度。

第三,導彈打飛機,導彈的機動性一定要比飛機強。這裡不光是說導彈的飛行速度更快,可用過載更大,還要求導彈必須有充足的能量。所以,看防空導彈的性能,重要的是飛行包線,而不是其飛行速度、射程、射高。 比如號稱射程95公里的R27ER空空導彈(北約代號AA10白楊),在4900米高度對時速900公里目標,迎頭射程40公里,尾追射程只有18公里。

說到這裡,我們可以看出,作為世界上最早使用防空導彈作戰,也是最早在“複雜電磁環境”下進行防空作戰的軍隊,解放軍防空部隊無論技術、戰術、戰法,都值得我們來追捧。妄自菲薄,真的沒必要。


諸葛小兵兵


我來說,小弟高考數學149,應該是一個題沒寫解。話不多說,開始:

可能數學不太好的人看不懂。我解釋下,導彈打飛機可以看做是數學中的追擊問題,說個簡單的,高度一致情況下。平面數軸,把飛機做為圓心0.0點,導彈在任意點x.y,連接兩點可以列出數學公式,計算出斜率等數據,然後輸入計算機,計算機控制導彈槳葉調整方向,然後就像0.0飛過去了。數學好的能理解吧!

飛機發射的空空導彈,利用自帶的雷達(紅外、熱成像)鎖定0.0點,然後每秒掃描並計算100次。(現代更多)不斷修正誤差,最終於0.0點匯合的時候爆炸,利用破片打傷飛機!

飛機與導彈是在三維空間中。明白了嗎?


西瓜工廠


空空導彈追飛機的原理,根據空空導彈導引頭原理和性質的不同,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是雷達制導空空導彈,多在中遠程空空導彈中使用,它採用主動雷達導引頭,發射雷達波掃描到戰鬥機後回波,導引頭對回波進行處理,從而實現對戰鬥機的持續跟蹤定位,最終命中目標。因為戰鬥機作為主要由金屬製成的武器裝備,會有較大的雷達反射特徵,因此會被雷達制導空空導彈“追蹤”。

圖注:採用矢量推力技術的近距格鬥空空導彈拐彎軌跡示意圖

而紅外製導空空導彈,採用被動紅外導引頭,主要是接收戰鬥機輻射的紅外信號來對其進行追蹤打擊,對於紅外製導導彈而言,戰鬥機主要輻射紅外特徵的幾個地方,就是其追蹤的“熱點”和重點,比如發動機進氣口、發動機尾噴口等,特別是發動機尾噴口,是紅外製導導彈追蹤的最重要“獵物”。

而導彈的機動性,實際上是遠遠超過戰鬥機的。以衡量機動性最為重要的一個參數——過載而言,現代空空導彈的過載達到40到50多個g(重力加速度),而戰鬥機的極限過載一般在8~9個g,戰鬥機如果持續超過最大過載,不但飛機結構會承受不住空中解體,而且飛行員也會因為過載造成的“紅視”、“黑視”等生理現象而無法承受乃至於昏迷。所謂過載,就是在加速度下改變機動指向(也就屬俗稱拐彎)的能力,從過載數據看,空空導彈的拐彎能力可比戰鬥機強多了。

而且很關鍵的一點,現代空空導彈往往都裝備有矢量推力技術,而戰鬥機拐彎,大部分時候還主要依靠操縱改變空氣舵面,矢量推力可以大攻角急速轉彎,也就是說在短時間內可以360°大調頭、大拐彎,而戰鬥機則根本做不到,只能以較小的角度慢慢轉一個大圈掉頭轉彎,很快就被空空導彈追上了。

圖注:霹靂-10E採用的燃氣舵推力矢量裝置特寫

此外,現代空空導彈在有效射程內的飛行速度達到2~3點幾馬赫,比戰鬥機1~2點幾馬赫的飛行速度要更快。拐彎調頭更快、飛得也更快,導彈當然能夠依靠拐彎調頭能力的優勢追上戰鬥機了。


兵工科技


導彈追蹤飛機有兩種方式——指令制導和尋的制導。

指令制導就是地面站或戰鬥機通過雷達嚮導彈發送指令,指示導彈飛向目標。

在地面對慢速目標也可以通過連接導彈的導線發送指令,如反坦克導彈。

尋的制導是導彈通過導引頭跟蹤目標,控制導彈飛向目標。

尋的制導分三種——被動尋,半主動尋和主動尋。

被動尋制導最多的是紅外線被動尋制導。典型的是AIM-9響尾蛇。跟蹤目標發出的紅外線,飛向目標。

主動尋就是導彈自身攜帶雷達,照射目標,接收反射回來的信號,控制導彈飛向目標。現在的遠程導彈末端都是主動尋制導。

半主動尋就是載機發射雷達波,目標反射,導彈導引頭有接收器,接收回波後控制導彈飛向目標。典型的是美國AIM-7麻雀導彈。

遠程導彈在初始段一般採用慣性制導或指令制導。這叫複合制導。

美國愛國者導彈的複合制導比較奇特。是指令制導加自主尋的校正。

今後導彈的發展方向是智能化成像識別技術。現在紅外耦合器件成像已經得到應用。抗干擾性大大增強。

至於導彈能否拐彎,主要看導彈導引頭的角視場。導彈的控制要點是對目標的預測。早期導彈飛向目標的方式主要是追蹤法。基本原理是導彈飛行速度矢量指向目標。這種方法在導彈接近目標的時候彈道過於彎曲。後來改進的制導控制規律採用比例導引法,導彈根據目標速度,按照一定比例設置提前量,預測指標下一個時間的位置。這樣的彈道就比較平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