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族15年興衰史

魅族15年興衰史

冬天已至,當小米、華為、ov等國產手機陣營的代表企業在行業最高處激烈競爭的時候,一家曾經無限輝煌的企業正在被大家逐漸淡忘。曾與小米齊肩,並堪稱有最好用的國產安卓手機系統的“機皇”——魅族,如今已是今非昔比。

魅族在2003年創立之初就致力於開發優#魅族# 質的MP3產品,並創造了國內MP3歷史上多個“第一”,成功地成為了國產MP3高品質的代表,魅族是做MP3起家,做MP3時,魅族就抱著要做成國產第一的想法。最初就推崇少而精的策略。從2003年到2006年退出MP3行業,魅族只推出M3、M6、E6等幾款產品,在幾乎沒有任何廣告宣傳的情況下,就實現了國產第一品牌的夢想,播放器的問世無不讓魅族在國內名聲大震。

不過,MP3市場也從2006年底開始露出頹勢,由於價格戰慘烈,進入2007年,MP3市場盛極而衰,到該年年底,市場上的MP3品牌已經所剩無幾。當其他尚在苟延殘喘的MP3品牌抱團商議如何度過行業寒冬的時候,魅族創始人黃章卻在2006年底向外界透露出要做智能手機的想法。

2009年1月15日,魅族從工信部拿到了手機入網許可證。2月18日,真正讓魅族開始聲名鵲起的中國國內第一款大屏幕全觸屏智能機魅族M8正式上市。2009年2月18日,魅族公司的手機魅族M8正式在全國發售,幾乎每家魅族專賣店的門口,都有人早早排起了購機的長隊。截止到09年4月,M8已經站穩了國產智能手機的領先地位。 成為中國智能手機的分水嶺,奠定了魅族在中國電容式觸摸屏手機的先驅地位。

當然,M8的火爆並不能掩蓋初代產品的諸多問題,但不可否認的是,在國產山寨機橫行的時代,M8是當時唯一能和iphone對標的國產手機,“國產機皇”的稱號實至名歸。黃章自帶偏執的“工匠”精神,也一度被媒體譽為在雷軍之前的初代“中國喬布斯”。

2011年,魅族M9上市,標誌著魅族從WinCE系統成功進入Android系統。併成為當時最領先和成功的中國Android智能手機。

魅族科技公司從2007年1月公佈進軍智能手機計劃,到2012年上半年產值超過數10億元,同比增速高達128.8%,而整個珠海的電子信息產業12年上半年產值僅為24.8億,一躍成為珠海高新區電子信息產業“頭號新貴”,短短五年間,魅族完成了從MP3大王到智能手機黑馬先鋒的華麗蛻變。魅族科技五年間的大變臉,正是廣東製造業過去五年轉型升級的一個縮影。從2003距今也僅僅10年時間,而正是這十年,魅族在MP3時代和智能手機時代,兩攀引領國產巔峰。魅族有800家認證專賣店,分佈在全國各省市。

然而好景不長,魅族黃章在14年辭去CEO職位,退居幕後。和高通的矛盾致使魅族無法使用高通的芯片,被網友稱為萬年聯發科。17年魅族pro7的失敗,更是使魅族雪上加霜。黃章不能看著自己親手創立的公司垮掉,於是重新出山。

重新出山後的黃章,推出了小試牛刀的魅族15系列,開始了復興之路。

18年秋,推出了16系列水桶機,各方面都是旗艦水平,價格也很便宜。唯一不足的是產能不足,一直處於無貨狀態,致使好多用戶等不及後而轉向其它手機品牌。

2007-2014 這7年間魅族也沒有過任何的融資,似乎心甘情願做一個“小廠”,自給自足就行了,但這樣的後果就是,魅族在產品佈局和營銷上總是慢競爭對手半拍,這些弊端在日後被無情的暴露出來。

不僅如此,近幾個月還傳出了魅族專賣店關店的風波,有消息稱,魅族此前2500家左右的專賣店已經關了500多家,並且魅族還在短期內進行了多次架構和人事調整。對於已經掉隊的魅族來說,也許裁員、關店只是個開始。

儘管魅族一直在加大線下加盟店的拓展力度,但是依然難改出貨量不足,利潤率低,營銷投放弱,研發進程緩慢等諸多歷史遺留問題。致使魅族十六雖已發售了近兩個月,仍然供貨不足。而華為小米等卻已推出了新的旗艦機,使魅族用戶有不少流失。

結語:魅族,曾經是一大票死忠粉的“信仰”,但是想要更好的發展,不能只靠這群忠誠的“魅友”們一次次為情懷買單,因為沒人能靠“情懷”打天下。

黃章曾因自己對產品的偏執贏了一次又一次,但是近幾年由於魅族策略的錯誤,逐漸掉隊未來,魅族能否迎來新的蛻變,留給黃章和魅族的時間真的不多了。!

魅族15年興衰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