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說》的墮落,從李誕開始

對李誕我不黑不粉,沒打算說他出軌的事。一個年輕人突然間大火,面對的誘惑多了,出軌是大概率事件。再說出軌這種事,你要麼長得很醜,要麼長得很美,像李誕這種路人臉出軌,我不覺得有什麼圍觀價值,不明白為何那麼多關心。

我不能忍的是,你出軌就認認真真地出軌,為什麼要跑去禍害一檔好綜藝?當然節目本身的價值取向也是有問題。

《奇葩說》我追了五季,鐵粉,也是我唯一在追的綜藝節目。時下的綜藝節目,有趣的沒營養,有營養的沒趣味,《奇葩說》剛剛好,找了兩者之間的平衡點。從觀眾的角度說,看一群有才華又有趣的人在一起抬槓,也是一件很爽的事情。


《奇葩說》的墮落,從李誕開始


但是到了第五季,奇葩說頹勢盡顯,眼看著就要崩塌了。具體從什麼時候開始很難說,但李誕的出現,是一個很明確的墮落信號。

最新一期的《奇葩說》,辯題是:如果有一瓶喝了可以讓你忘記所有悲傷的忘情水,你喝不喝?兩位大魔王馬微微和黃執中下場辯論,但是兩人明顯不在狀態,開槓環節,說著說著竟相擁而泣,好好的辯論節目搞成了情感節目,看得人一頭霧水。

最尷尬的一幕出現在導師點評環節。薜兆豐教授是五個導師中唯一的正方,所以看得出來,他很認真地做了準備,而且有強烈的表達慾望。

但是他的發言,被同為導師的李誕三番五次地插話打斷,而且一次比一次強硬。“你們能不能別再辯論了,放他們(選手)回去休息?”“你們確實感受不到悲傷,他們都快‘死’了”“科學重要嗎,經濟學重要嗎?”……

這些迎合選手、取悅觀眾的話,引來陣陣掌聲和全場的爆笑,可憐的薜教授只好把想說的話生生憋回肚子裡,留給鏡頭一個禮貌而又不失尷尬的笑容。


《奇葩說》的墮落,從李誕開始


彈幕上有許多網為薜教授鳴不平。我倒不是為薜教授難過,畢竟一檔娛樂節目,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設,薜教授的人設可能就是製造嚴肅學者被調侃後的反差萌,相信薜教授對此也心知肚明。

我為奇葩說這個節目感到難過。什麼時候,毫無教養地打斷別人的講話,成了一種被鼓勵和被讚賞的行為?什麼時候,盡職盡職變成了一種迂腐,而隨意破壞遊戲規則成了通情達理?什麼時候,奇葩說成了一個完全不需要講程序和規則的私人聚會?又從什麼時候開始,奇葩說試圖向我們展示的是抖機靈、耍小聰明,而不再是分享有趣的想法、有價值的觀點?

給李誕這麼一弄,薜教授很像是傳說中不解風情的“老實人”,缺少眼力見,不懂變通。李誕成了“聰明人”,左右逢源、四處討好。以踩低別人的方式,彰顯自身的優越感。


《奇葩說》的墮落,從李誕開始


這不就是現實中常見的那種善解人意婊嗎?一群朋友吃飯,他自己巴拉巴拉說半天,別人剛一張口,他就插嘴打斷:不說了不說了,吃飯吃飯,喝酒喝酒,搞得別人說也不是不說也不是。

領導來檢查工作,你只是想反映一些問題,或者提點合理化建議,他上來就是:你知道領導多辛苦嗎?你知道領導到現在還沒吃飯嗎?有什麼事明天說不行嗎?他爽了,你懵了。

綜藝節目需要笑果,參與者之間的互動很重要。也沒幾個人願意看春晚那種完全按照臺本走,精確到每句話都要準備好幾個方案的節目。但既然是遊戲,就要有遊戲規則,這樣才好玩。人人都想當戲精,任意破壞規則,來彰顯自己的存在感,這遊戲也就沒法玩了。

李誕是脫口秀出道,應該很清楚這中間的分寸感。吐槽也好,辯論也罷,說到底都是冒犯的藝術,但冒犯不等於羞辱。高級的幽默有諷刺的力量,但決不會亂秀道德優越感。打個比方,李誕如果覺得薜教授的發言不合時宜,大可事後批駁,但不能阻斷他的表達。


《奇葩說》的墮落,從李誕開始


李誕的粉絲會說,李誕就是這樣的人,隨性,直率,不受拘束,這不就是90後的人生態度嗎?不不不,李誕可不一般的90後。奇葩說上,李誕插嘴、打斷別人說話不是一次兩次了,但是發現沒有,他從來不會打斷馬曉康的講話。為什麼?這三個奇葩說的老人,無論是圈中地位,還是嘴上功夫,都比他強,他誰都惹不起,也不敢惹。

不說導師,就是厲害點的選手,他也惹不起。有一期節目,陳銘在發言時,李誕插嘴說陳銘拍導師馬屁,陳銘反應很快,順口就是一句“在誕總的眼裡,現場100名觀眾就是100個笑話”,一句話懟到李誕無話可說。

相比之下,薜教授屬於那種可以惹的。一來不熟悉這種娛樂節目的話語節奏,二來,薜教授畢竟是混學術圈的人,以後也不會有什麼交集。得罪一下也無妨。

任何人的成功都是有理由的。哪怕是像楊超越這樣的白紙般的選秀選手,也有她閃光的一面。出名後的李誕有許多標籤,機智,幽默,腦子快,會接梗……情商高可能是最顯著的一個。但情商這種東西,也是過猶不及,太低則傻,太高就容易雞賊。我們今天的社會,就是太過於推崇情商,而忽略了對規則的堅守,和較真的精神。

也不要再說什麼人設崩塌了。動不動就從全網吹到全網黑,這樣的輿論場也是夠變態。我們要慢慢學會把作品和人品分開。劉德華堪稱娛樂圈的道德楷模,零黑點,但說實話,他的電影我一部都不想看,除了《無間道》這種實在躲不開的。李誕出軌,也不影響《吐槽大會》的精彩。

但也沒有人是全才,每個人都不足之處。至少在奇葩說的舞臺,李誕的知識儲備和閱歷,都還遠遠不夠。這時候,適當的藏拙才是明智之舉,急智和戲謔也無法遮蓋專業能力上的短板。事實上,我也不太明白,一個辯論節目,為什麼要請一個除了插話抖機靈,連一段完整辯論都說不出的人來當導師。就是花瓶,也該請養眼的女明星啊。

也希望《奇葩說》這個節目不要一味向流量獻媚。要相信今天的年輕人,他們不止會說“開心點,人間不值得”這種廉價雞湯,也會有更有趣的想法和思考。一檔節目應該有自己的價值追求,格調和品質沒了,崩塌的比明星的人設還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