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飛機在運送核彈的過程中墜毀,會有什麼後果?核彈會安然無恙嗎?

軍事一點通


核武器的力量自然是不能小覷的,一旦發生爆炸就是一場災難。有網友腦補,如果運送核彈的飛機在飛行過程出現意外,不幸墜毀那會發什麼樣的後果,核彈是否會安然無恙又或者是提前爆炸了?真實的情況是這樣的,並不會爆炸,各位網友多慮了。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腦補 ,還是因為核彈的威力實在過於恐怖和飛機發生的事故率還是挺高的。其實這種事情,歷史上就發生過很多次,然而結果並不能說安然無恙,只能說核彈並沒有發生爆炸,只不過是會有核輻射產生。核彈爆炸的條件是非常高的,並不是墜毀和普通的爆炸就能夠引發它發生爆炸的,它發生爆炸需要極高的溫度。而氫彈這種比原子彈需要的溫度更高,通常需要引爆內部的小型原子彈從而引發它爆炸,更何況,人們會在核彈上安裝保險,就是為了防止出現意外事故而發生爆炸。

美國洲際導彈發射井就曾發生過一次爆炸,但是在這種情況下,核彈頭就只是被拋飛而已,並沒有發生爆炸。美國這個國家在這方面可能頗有經驗,因為他曾丟失過四枚氫彈,都是由於飛機失事造成。但是僅僅是因為其中一枚由於外殼高空墜落破裂了才產生了輕微輻射,即使如此,也沒有發生任何爆炸。所以說無需擔心這種事情發生,科研人員的腦洞可能比你大,核武器的引爆系統是十分複雜的。


諸葛小徹


冷戰期間,美國為了以核武器威懾蘇聯,實施了一項代號“鉻頂行動”的政策,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每天派遣B-52戰略轟炸機攜帶核彈頭執行戰略值班任務,該任務分為兩條路線,第一條路線是從阿拉斯加每天往返格陵蘭島4次進行戰備巡邏,第二條路線是從阿拉斯加每天往返西班牙6次進行戰備巡邏,因為航程遠,所以中途必須藉助KC-135加油機進行油料補給。



1966年,一架從阿拉斯加前往西班牙執行任務的B-52戰略轟炸機與一架補給的KC-135加油機發生碰撞事故,兩架飛機旋即起火墜落,當時這架B-52轟炸機上共搭載4枚MK-28型氫彈,這種氫彈單枚的爆炸威力約2500萬噸TNT單量,一旦全部被引爆,後果都是非常嚴重的。好在這架B-52轟炸機的駕駛員及時將這4枚氫彈拋出;這些氫彈從大約9000米的高空被投下,因為沒有輸入指令,所以在墜地後並未發生爆炸。




美軍隨後在西班牙海岸線附近找到3枚MK-28氫彈,這三枚氫彈儘管已經被摔得嚴重變形,但是依然不會產生任何爆炸的可能。不過由於彈體破裂產生的放射性物質洩露,美軍在氫彈墜落地點回收了大量被輻射汙染的土質進行處理。第四枚氫彈因為被投到了海中,直到三個月之後才被美軍找到併成功打撈,這枚氫彈相對於前面的三枚,外形保持得還算完好,同樣也沒發生爆炸,而且放射性汙染也少。



“鉻頂行動”的第二起事故發生在1968年,當時一架攜帶4枚MK-28型氫彈的B-52轟炸機在格陵蘭島的北極灣附近發生墜毀,這些氫彈在與冰面撞擊後發生解體,這次同樣也沒有產生爆炸。事實上核武器在意外情況下很難發生爆炸,因為它不同於常規炸藥的起爆原理,通俗地說,即使用火烤、撞擊的方法也不會令它起爆,而且劇烈的撞擊也容易讓核武器內部結構發生變化,更加難以產生爆炸。



梁無咎


平時核彈的引信與彈體是分開存放的,只有在投放前 才會安裝上。引爆核彈需要解開多道保險才可以。核彈的彈體非常堅固。普通炸藥是炸不壞的。

冷戰時期美國曾經執行過戰略轟炸機帶彈巡邏的任務。不幸出過幾次事故,包括氫彈在內的都曾落到地面上。50年代就有B-36、B-29、B-50帶彈墜毀事故。

1961年1月24日,美國一架B-52轟炸機在北卡羅來納州上空飛行,發生空中起火,後爆炸,機組成員跳傘成功獲救。兩枚氫彈墜落。其中一枚的四個激活裝置中三個被激活!第四個防止了氫彈爆炸。

另一枚氫彈墜地後解體,散落的核材料大部分被收回。墜落地被圈禁起來,嚴禁入內。

另在1966年1月17日(一月份真的不吉祥),在西班牙南部一架B-52和KC-135加油機在加油時發生空中相撞。機組成員中4人跳傘後安全降落。3人在撞擊中死亡。轟炸機攜帶的兩枚核彈在落地時,彈中的常規炸藥爆炸,核材料被炸散。清理了1500噸土壤運到南卡羅來納州的核廢料場。

其餘兩枚氫彈一枚完好無損,另一枚墜落地中海中,後被打撈出水回收。


天明遙遙山海關


作為毀滅性武器,核彈本身的安全性可靠性是極高的,設計時也肯定是重點考慮的,常規的爆炸,撞擊,高溫,高壓根本無法引爆它,甚至破壞本身也不會引爆,所以載機墜毀肯定不會引爆核彈,就算彈體破壞了也只是普通核汙染,而不會引發核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