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銷“衝突普遍論”:製造衝突是市場人產品傳播推廣基本功

廣告大師李奧貝納一輩子說過的最重要一句話是:

“每一件商品,都有戲劇性的一面,我們的當務之急,就是替商品發掘出以上特點。然後令商品戲劇化的成為廣告中的英雄。”

這句話又被概括為尋找“與生俱來的戲劇性”,成為了李奧貝納創意哲學的靈魂。

那我們再來刨根問底一下,戲劇性又是什麼?產品的戲劇性又是什麼呢?

對於廣大吃瓜群眾而言,戲劇性當然是好玩、刺激、熱鬧、出乎意料、扣人心絃,最好再來上幾個反轉。這只是表象,戲劇理論家認為,衝突是戲劇藝術的本質特徵,衝突是推動劇情發展的主要動力;中國戲劇界長期的說法是“沒有衝突就沒有戲劇”。

黑格爾說“各種目的和性格的衝突”是戲劇的“中心問題”,伏爾泰則要求:“每一場戲必須要表現一場爭鬥”。

營銷“衝突普遍論”:製造衝突是市場人產品傳播推廣基本功

那產品的戲劇性又是什麼鬼?難道產品跟產品會打架,包子饅頭互掐?植物大戰殭屍?咱們還是舉例說明吧。

衛龍辣條是這兩年最火爆的網紅產品之一,一會兒是暴走漫畫的逗比範兒,一會兒又是性冷淡的蘋果風,玩的不亦樂乎。

衛龍的腦洞開得足夠清奇,吸引了很多休閒食品跟它一起玩腦洞大開的遊戲,不是說休閒食品就要“新鮮、奇特、有趣”嘛?

但別人的“新奇趣”並沒有取得像衛龍那樣的成功,大多數反倒感覺很low、山寨感很強。辣條這個品類表面的“新奇趣”背後,埋藏著一個跟別人不一樣的劇本。

對於8090後而言,辣條承載了一代人的記憶,一毛錢一根,幾乎人人吃過,在物質不那麼豐富的年代,這幾乎就是人間至美之味啊。但那時候的辣條,渾身貼滿了垃圾食品的標籤:“不健康”、“油炸”、“添加劑過多”、“沒營養”、“不衛生”等等,孩子們吃辣條是家長們反對的。

那一代孩子在校園時期,長期生活在“被辣條美味誘惑卻被家長約束、同時又沒多少零花錢”的衝突中。

而在他們走向社會,經濟能夠獨立的時候,衛龍巧妙的用升級了的產品和符合現代互聯網語境的內容,喚起了他們原來的內心衝突。

美味+懷舊情懷+互聯網內容,是解決他們衝突三把利刃,從而使衛龍辣條迅速竄升為一代網紅。

營銷“衝突普遍論”:製造衝突是市場人產品傳播推廣基本功

產品的戲劇性不在產品本身,而是能夠把顧客的衝突投射到產品身上。

經常聽人說,好產品自己會說話,這是瞎掰的。產品成不了精,永遠不會說話,好的產品是要讓顧客說話,是要擊中顧客的衝突,甚至是製造衝突,讓顧客不吐不快。

MTV為了深挖女性市場,搞了一個“79%工作時鐘”。

因為他們發現,職場中女性的平均工資只有男性的79%。“既然薪水只有男人的79%,那麼我們的工作時間不應該只有一天的79%嗎?”MTV的這個設計,觸發了職業女性,尤其是內心渴望平等的女權主義者的內心衝突。那些在職場拼搏的女性,在面對“79%工作時鐘”時,是不是有種有要表達的慾望呢?是不是會覺得MTV特別懂我,知道我想要什麼呢?是不是會不吐不快呢?

營銷“衝突普遍論”:製造衝突是市場人產品傳播推廣基本功

產品再有優勢,賣點再突出,定位再明確,如果不能解決或製造顧客的衝突,照樣是無感的。

十幾年前,之前公司服務過烏江榨菜。當時以榨菜為代表的醬醃菜,還處在低水平競爭中,大量的小作坊產品充斥市場。經過研究發現,當時消費者對榨菜這種醃製菜,最大的擔心就是覺得“不衛生不乾淨”、“作坊產品胡亂添加”、“不健康”。

這就是衝突!

於是,公司為烏江提煉出了“三清三洗三醃三榨”的產品概念,雖然消費者記不住你這些“三”到底是啥意思,但它傳遞出更健康更安全的產品理念,讓消費者吃起來心裡踏實,這個衝突就解決了。烏江得以在同質化低端化的醬醃菜市場中脫穎而出。

實施“三榨”策略的第一年即2005年,烏江榨菜產量達到了64520,創歷史最高水平,之後一路攀升,成了榨菜市場的絕對強勢品牌。

2010年,烏江涪陵榨菜在資本市場上市後,烏江放棄了“三榨”策略。當然這個放棄是正確的,因為作為國內唯一一家醬醃菜的上市公司,消費者對於你產品“不衛生小作坊”的衝突已經基本解決,你用“三榨”來強化它效率就不高了。

但烏江此時卻走了一條看似無比正確的彎路,他們想搶佔“正宗榨菜”的定位,提煉出一句廣告語叫“中國榨菜數涪陵,涪陵榨菜數烏江”,並在央視投放了價值不菲的廣告。

但問題是,“正宗榨菜”解決了什麼樣的消費衝突呢?消費者有吃“正宗榨菜”的需求嗎?就一個下飯的醬醃菜而已,又不是茅臺五糧液,也沒有社交裝逼屬性,難道追求的不是好吃方便乾淨下飯嗎?

在策略未達到預期之後,烏江和公司開始了第二次合作。再次為烏江發現了一個巨大沖突:消費者在吃榨菜尤其是吃烏江榨菜的時候,覺得“不衛生”的衝突已經很小了;但在整個醬醃菜領域,並沒有強勢的領導品牌,仍然是小作坊林立,仍然存在十年前的衝突。

於是,公司給的第二個策略就是 “從小烏江到大烏江”,即不要在榨菜品類畫地為牢,利用醬醃菜行業唯一上市公司的強大背書,立足榨菜,並把品牌快速延伸至醬醃菜的其它品類。

隨後,烏江推出各類下飯菜、開味菜,果然如入無人之境,為烏江帶來了第二輪的高速增長。

營銷“衝突普遍論”:製造衝突是市場人產品傳播推廣基本功

由於銷售增長和資本市場的卓越表現,烏江榨菜已經是個現象級成功了,“榨菜現象”還被人拿出來作為一種經濟現象分析,有人說是“經濟活躍的表現”,有人認為是“消費降級”。

其實跟“口紅效應”、“裙襬效應”一樣,這都是些趣味性的、閒的無聊的解讀。其背後的本質,則是對市場衝突的洞察。

舒爾茨老爺子的整合營銷傳播理論(IMC),也已經誕生了快三十年了,好多年以來一直都被“江湖郎中”們誤讀成“空中投廣告、地面做地推”的“組合營銷傳播”。

在如今移動互聯時代,IMC開始被廣大企業尤其是互聯網企業所認知,“營銷=傳播”,“用傳播的方式設計各個營銷元素”開始深入人心。

既然說到傳播,我們也有必要說說傳播的動力來自哪裡?

傳播的外部動力當然來自宣傳和營銷活動,包括廣告、新聞、產品包裝、推廣活動等。那傳播的內部動力呢?

答案仍然是衝突。

營銷“衝突普遍論”:製造衝突是市場人產品傳播推廣基本功

現在人們做營銷喜歡“講故事”和“講情懷”,因為“故事”和“情懷”中天然帶有衝突。

有衝突才能有故事情節的發展,才能更加形象,更加容易記憶,更加容易形成話題,更加容易被傳播。

阿里和騰訊是當下體量最大的兩個互聯網巨頭。按說小馬哥(馬化騰)手握社交媒體,是移動互聯時代的絕對流量霸主,其聲音應該比馬老師(馬雲)大很多才對。

實際情況卻恰恰相反,不管是微信指數還是百度指數,頭條的熱點還是微博的熱點,馬老師都比小馬哥活躍得多。

相對於小馬哥來說,馬老師更是一個“有故事的男人”。

從“鄉村教師”,到“智鬥偷井蓋賊”,從“各種求職被拒”到“黃頁創業”,從“傳銷頭目”到“勵志大師”,從“十八羅漢”到“阿里鐵軍”,從“給美國提供100個就業機會”到“五新革命”,從“新零售風起雲湧”到“教師節宣佈急流勇退”,還有孫正義投資阿里、《功守道》電影、跟李一王林的交情、創辦湖畔大學等等。馬老師的故事起伏跌宕,精彩紛呈,每個故事都有不同的衝突,或出人意料,或扣人心絃。

這些故事幾乎包圍了我們每一個人,成了阿里這些年在市場披荊斬棘的最大傳播動力。

營銷“衝突普遍論”:製造衝突是市場人產品傳播推廣基本功

情懷不像故事那樣具象,有時間地點人物情節,它是如何打動人的呢?

情懷錶達的是一種高尚的價值觀、理想或者志趣,我們被打動其實是因為被衝突了:

他明明可以掙很多錢,卻選擇了一條艱辛的道路;

他明明把產品做成這樣就可以贏得市場,卻仍然費勁心思打磨;

他明明身價過億,卻過著平民生活,把錢都做了慈善;

他雖然狀況窘迫,卻滿懷高昂的鬥志和人定勝天的勇氣;

全世界都在質疑“紅旗可以打多久”,他卻堅定而樂觀的告訴人們“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

有所為有所不為,在別人看似無用的地方做著堅持,在別人難以企及的地方做出取捨,這樣的衝突,才是情懷打動人心的地方,也是情懷能夠被廣泛傳播的內在動力。而脫離了衝突,一味的強調自己的高尚光輝,而沒有對立面,則讓情懷顯得虛假,讓人覺得虛偽甚至是退避三舍。

本文核心內容是講述衝突在營銷中、在企業經營中的普遍性。

矛盾論認為,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根本動力。而中國傳統文化也認為,任何事物都有既對立又統一的兩個方面,謂之“陰陽”。

陰陽不斷運動變化,相互作用,是一切事物運動變化的根源。古人把這種變化稱之為“生化不息”。

《素問》裡說:“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在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意思是說,陰陽這兩個相愛相殺的兩個事物,是天地變化的根本之道,是一切事物運行的準則。任何事物的變化都是通過陰陽的相互作用形成的。生與死也來自這個根本法則,是一切自然的奧秘所在。

營銷“衝突普遍論”:製造衝突是市場人產品傳播推廣基本功

最後總結,“衝突普遍論”認為:

1、衝突不但是需求更底層的邏輯,而且存在於產品、渠道、品牌、定位、市場細分、消費場景、傳播、連接、營銷組織等一切營銷要素之中。

2、衝突是戰略的第一步,衝突即是商業、即是營銷、即是品牌、即是模式、即是戰略,即是企業的一切活動。

3、衝突是營銷發展的根本內在動力。不管是產品創新、需求挖掘、品牌塑造、市場定位、價值鏈設計,都是因為解決或製造衝突而成立。衝突是產品戲劇性的基礎,是傳播故事的靈魂,是品牌共鳴的根本著力點。

4、三流營銷發現衝突,二流營銷解決衝突,一流營銷製造衝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