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站《後浪》模仿了120年前的舊文,靠什麼感動了100萬當下青年?

B站《後浪》的“火爆”程度不多說了。上線後3小時觀看量破100萬。“五四”青年節當天,播放量達獲得530餘萬的播放,2.1萬彈幕,40.3萬收藏。

從本質來說,它其實是一瓶“舊酒”,陳釀120年,甚至更久遠。B站“新瓶裝舊酒”卻火成一種現象,《後浪》究竟有什麼“道理”浸潤其中?

B站《後浪》模仿了120年前的舊文,靠什麼感動了100萬當下青年?

因為你們,這個世界會更喜歡中國。因為一個國家最好看的風景,就是這個國家的年輕人。

細看《後浪》原文,我發現了一些端倪。比如說,上述這句話,120年前就已經有人說過,當時是這樣說的:

美哉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

沒錯!這出自梁啟超的《少年中國說》。後者掀起了近現代思想啟蒙史上蔚為大觀的“青春崇拜”潮流,綿延當下。

B站《後浪》模仿了120年前的舊文,靠什麼感動了100萬當下青年?

思想溯源:九斤老太的“一代不如一代”和梁啟超的“少年中國”

《後浪》開篇便懟:那些口口聲聲,一代不如一代的人,應該看著你們;像我一樣,我看著你們,滿懷羨慕。這聲“懟”,可以追溯到清末民初。


B站《後浪》模仿了120年前的舊文,靠什麼感動了100萬當下青年?

右為梁啟超。

究竟是誰、在什麼時候說了“一代不如一代”?有人說,是魯迅。因為他在1920年創作的短篇小說《風波》中,塑造了一個嘮嘮叨叨的九斤老太,整整說了7遍“一代不如一代”。

持這種觀點的人,大概沒有看懂九斤老太這麼說的“根據”:年輕的時候,天氣沒有現在這般熱,豆子沒有現在這般硬,合破碗的小鋼釘沒有現在這般貴;就連兒孫輩出生時的體重,也一代比一代輕。

天氣、豆子、小鋼釘、體重等等,這些“肉眼可見”的變化,真能代表“一代不如一代”嗎?更何況,九斤老太雖然耳朵不聾,但是從來不聽孩子們說話;稱體重的秤,也是私秤、加重秤。這樣下的判斷,顯然是主觀的、武斷的。

魯迅通過塑造一位思想愚昧、停滯的老者——九斤老太,目的恰恰是批判

“鄉土中國”的“長者本位”。九斤老太站在長輩的“輩分高地”,罵吃豆子的“六斤”敗家相;七斤嫂也拿“六斤”出氣,“用筷子在伊的雙丫角中間,直紮下去”;被嚇到的“六斤”摔破了碗,更是招來七斤的一個巴掌和一聲叱罵“入孃的”。

B站《後浪》模仿了120年前的舊文,靠什麼感動了100萬當下青年?

這種父輩和子女之間的等級關係,正是費孝通在《鄉土中國》一文中提到的“時勢權力”

中國傳統社會是一個“長老統治”的社會,年長對年幼具有強制的權利。然而,在劇烈變動的清末民初,傳統文化和守舊之人無法解決富強和文明的問題。特別是甲午戰爭一役後,“老大”不再是一個褒義詞,“老大帝國”淪為西方列強嘲諷中國的的專用名詞。

面對內憂外患,以梁啟超為代表的啟蒙者們,大力宣揚“少年中國”。當少年成為國家富強和文明的標誌後,“少年/青年”在晚清被重新發現,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不同於傳統社會的重視,於是就有了“五四”時期的“新青年”潮流。

《新青年》雜誌自不用說,《少年中國》《青年》《學生雜誌》《新潮》等著名青年學生期刊,以及“新民學會”“少年中國學會”“新潮社”“少年學會”“青年學會”等以少年、青年命名的學生社團在全社會掀起了一股“言必稱青年”的思想狂潮。

正因為這些雜誌、社團的風行,以及藉助新文化運動之力,“青年”的概念才得以真正流播開來並風行中國社會。

歷史學家錢穆曾說“青年乃民國以來一新名詞”,主要就是基於這個歷史事實。

在這樣的文化背景下,“老少新舊之爭”一度是輿論漩渦。偏激者,如錢玄同,主張將四十歲以上的人全殺掉;陳獨秀,認為”必撲殺諸老年“才能立青年的地位。溫和者,如李大釗,主張調和“老年代表的秩序”和“青年代表的進步”。

總之,清末民初的這股閃爍著熾熱情感的“青年說”,為當時暮氣沉沉的社會注入了一股新鮮的血液,激發了志士仁人建立一個富強、文明的國家的決心和鬥志。

時至今日,B站再懟“一代不如一代”的長老式言論,正是站在了梁啟超們這些啟蒙先驅者的肩膀上。

B站《後浪》模仿了120年前的舊文,靠什麼感動了100萬當下青年?

人格關照:奔湧的“後浪”們和梁啟超的《十五小豪傑》

《後浪》全文659字,細看內容,可以分為兩部分。

一是當代青年享有的權利,比如“人類積攢了幾千年的財富”、“現代文明的成果”、“選擇的權利”等。

二是當代青年肩負的責任,比如“把自己的熱愛,變成了一個和成千上萬的人 分享快樂的事業”,“啟發我們,怎樣去更好的生活”等。

從內容上看,權利,讓“前浪”們“滿懷羨慕”;責任,讓“前浪”們“滿懷敬意”。

高度讚揚,提高地位,然後強調責任和義務,《後浪》這個鼓舞青年的演講方式,實在太似曾相識了!

120年前,梁啟超也是以此種方式鼓舞當時的年輕人。

B站《後浪》模仿了120年前的舊文,靠什麼感動了100萬當下青年?

梁啟超在《少年中國說》中,把“老年”和“少年”視為對立的兩極,一口氣舉出“老年人如夕照,少年人如朝陽”等9個對比。其盛讚“青年”的溢美之詞,和《後浪》比有過之無不及。

《後浪》中的那句“時代更有幸,遇見這樣的你們”,儼然就是《少年中國說》那句“美哉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

的白話文版本。

除了讚美,梁啟超還把傳統儒家思想中的人格理想“豪俠”直接賦予他寄予厚望的“少年”。

梁啟超說,少年有“盛氣”,故而“豪壯”;因為“豪壯”,故而能“冒險”;因為“冒險”故能造世界。他把《孟子》以來儒學中人對的“豪傑”的想象,把自己對“豪傑”譚嗣同的傾慕之情,直接投影為一個具有進取冒險精神、自信、剛毅的“少年豪傑”,並在《十五小豪傑》中將這個“完美青年人格”實體化

《十五小豪傑》原著是法國著名“科幻小說之父”儒勒·凡爾納的小說《兩年假期》,寫的是十五個少年在暑假航海出遊,流落荒島,結果在荒島上度過兩年艱苦新奇生活的冒險故事。

凡是讀過這部譯作的,都對小說中的主角“小豪傑”推崇不已。論影響程度,絕對不在《少年中國說》之下。此書還是1903年前後的暢銷書榜首,因為太暢銷,甚至當時的人還敢打包票“百口保其必銷”。

《少年中國說》充滿煽動性的語言,配合《十五小豪傑》富有戲劇性的故事情節,成功地把梁啟超捧上了120年前“青年第一導師”的寶座。

B站《後浪》模仿了120年前的舊文,靠什麼感動了100萬當下青年?

或許是異曲同工,或許是有意為之,總是,B站《後浪》成功了“複製”了梁氏模板。截至5月5日,《後浪》在站內播放量已超過1000萬,彈幕數近20萬,點贊數超過100萬。

當我聽到“前浪”何冰說:“我看著你們,滿懷敬意”,“你們也在啟發我們,怎樣去更好的生活”,我實在無法控制我自己,我的腦海裡都是《少年中國說》和“青年導師”梁啟超。

B站《後浪》模仿了120年前的舊文,靠什麼感動了100萬當下青年?

結語:從西學東漸,到“更中國”

為什麼《後浪》會產自B站?

歷史也早就預言過。

1936年,一位美國記者來到中國拜訪翻譯家邵洵美。因為工作原因,邵洵美無法陪同這位美國人遊歷中國。但是邵洵美告訴這位美國人一個觀察中國的秘訣,就是用“青年/老年”這樣的兩分視角。這位記者經過觀察,得出了一個結論:教育、文藝這些領域都是“青年”,而行政、外交、財政、工農業這些領域則是“老人”。

變遷時代中,思想先行、風氣趨新的領域,往往集中在教育、文藝。或許,這就是《後浪》會產自B站的一個“歷史巧合”吧?

B站《後浪》模仿了120年前的舊文,靠什麼感動了100萬當下青年?

歷史總是驚人得相似,卻也總是出其不意。

《後浪》不只是簡單地複製了歷史。《少年中國說》的激情,畢竟是苦大仇深的。但是《後浪》的調性卻是“心裡有火 眼裡有光”。

我們不能否認的是,清末民初的“青春崇拜”,是為了救國存亡的啟蒙。就連啟蒙者們也不會避諱,老大帝國的腐朽之處。

但是,時過境遷,西風似乎變得有點凜冽。

《後浪》讓我感動的,不是他對《少年中國說》表達方式的繼承,而是他站在“更中國”的角度平視西方世界的那份自信。

如果用一句話概括,我喜歡《後浪》的理由,那我會選擇他的這句原文:

這世上的小說、音樂、電影中表現的青春,就不再是憂傷、迷茫,而是善良、勇敢、無私、無所畏懼。


我是wen子哼哼,致力於分享有趣的文史知識(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