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乾了這杯氨基酸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王珂

作為國飲的茶葉,以豐富的內含物質帶來的健康作用成為賣點,然而在商家的宣傳中不乏謬誤,令茶客們也無所適從,莫辨真假,其中茶毫的概念便令許多人困惑。朋友圈時見誘人的曬圖:一杯新鮮的春茶,幹茶滿披白毫,芽頭鮮嫩茁壯,茶湯渾濁,圖配文——收藏、河之洲看,滿滿的茶毫,全都是氨基酸!

對此,茶專家鄧增永苦笑表示:這讓我想起若干年前一個明星代言的嗲聲嗲氣的廣告,“沒有茶毛毛,還叫好茶嗎?”

所謂“茶毛毛”也就是茶毫。這句廣告語的潛在邏輯有二:第一,好茶有茶毛毛,所以,反過來推論,沒有茶毛毛還叫好茶嗎?第二,茶毛毛等於氨基酸,好茶有茶毛毛,沒有茶毛毛就沒有氨基酸,所以,沒有茶毛毛還叫好茶嗎?

“殊不知,這樣的大膽‘揣測’,實際上就成了謬誤。”

對綠茶有些閱歷的茶客都知道,並非所有的茶都帶有豐富的茸毛,部分好茶是有豐富的茶毫,如白毫銀針、洞庭碧螺春;但還有許多好茶並沒有豐富的茸毛或者基本不容易看到茸毛,如太平猴魁,安吉白茶等。

来,干了这杯氨基酸

而我們中原的中國名茶信陽毛尖,更是因坊間“小渾淡”一說流佈甚廣,在許多茶客心目中造成“刻板”印象:“渾”即代表毫多,代表鮮嫩,代表品質高。雖經專業人士不懈勘誤,大河客戶端亦發表多篇季節性糾偏報道,仍有大批篤信“渾湯就是好”的茶客。

信陽農林學院茶學院院長 、茶葉研究所所長,國家一級評茶師郭桂義等人特別對茶毫對茶品質尤其氨基酸含量進行實驗室研究,結果表明:茶葉茸毛中茶多酚、兒茶素、咖啡鹼、水浸出物、葉綠素的含量均極顯著低於茶葉(P

從事信陽茶相關工作近三十年的信陽市茶葉協會秘書長、信陽市茶產業發展中心高級農藝師張久謙明確表示,“小渾淡”的“渾”其實也未必是茶毫,信陽毛尖渾湯現象近年來益發普遍,與工藝不到位有關。國標對於信陽毛尖的生產工藝包括殺青、揉捻、理條各個環節都有具體的規定,殺青的溫度要求在160~180攝氏度,“只要是按這個工藝標準執行的信陽毛尖茶,湯就是清澈的”。但部分產區片面過度追求外形的細緊圓直,為追求嫩度和外觀好看,除了芽採得小,還揉得緊,做得小,茶葉被揉碎產生大量破壁細胞,因而造成湯渾現象。

来,干了这杯氨基酸

渾湯中除了破壁細胞,還有部分是白毫,被商家宣傳為“富含氨基酸”,忽悠了不少茶客追捧。張久謙說,其實茶葉上的白毫是泡不掉的,福鼎大白白毫最明顯,但茶湯並不渾。甚至有些茶企為迎合市場對渾湯的不正常需求,專門在生產時加入一項所謂脫毛技術,把茶葉上的白毫整下來,加重渾的觀感。

鄧增永說,茸毛的多少可以反映茶葉的嫩度,所以芽葉茸毛多對大多數茶類說是一個優質性狀。一般來說,茸毛多是鮮葉細嫩、品質優良的標誌之一。但茸毛多少與品種、季節和生態環境有關。“茸毛、氨基酸和好茶這三者之間,許多時候並不能直接劃等號,更不能簡單認為沒有茸毛就一定是氨基酸含量不高,沒有茸毛就一定不是好茶。”

只有部分名茶如福鼎白茶的白毫銀針和洞庭碧螺春等把茸毛當作重要外形特徵,許多名茶如西湖龍井和太平猴魁等並不講究茸毛的多少。

茶葉中含有多種氨基酸,其總含量與茶樹品種、原料季節與老嫩、加工製法等因素相關,通常而言,春茶細嫩芽葉等氨基酸含量較高。茶氨酸極易溶於水,湯中浸出率可達80%,其具有甜味和鮮爽味,因而直接影響茶葉的香氣和滋味。

從日常喝茶以及喝茶喝健康的角度來看待茶葉中的氨基酸,重要的是攝入量,“含量比例是抽象的,每日飲茶的攝入量才是實在的。”所以,理性看待某些關於“高氨基酸含量”的宣傳。如果因為這一點為了追求賣個天價而過度宣傳,就不合適了。希望茶葉企業和從業者客觀宣傳,消費者理性看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