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站“浪”出圈被群嘲:後浪們,你們為什麼不買B站的帳?

五四青年節前夕,B站聯合光明日報、新京報、澎湃新聞等主流媒體,發佈了獻給新一代的演講

《後浪》

B站“浪”出圈被群嘲:後浪們,你們為什麼不買B站的帳?

654字鏗鏘的演講稿,演員何冰3分鐘深沉的表述,加之B站UP主們的精彩片段,截至目前,該視頻已獲得了超過1000萬的播放量。

B站“浪”出圈被群嘲:後浪們,你們為什麼不買B站的帳?

以青年節為始,很多網友都在用極盡讚美的詞彙表達看法,朋友圈,微博等社交平臺也在這一天為《後浪》刷屏。

B站“浪”出圈被群嘲:後浪們,你們為什麼不買B站的帳?

01·對不起,我只看到了尷尬和噁心

一條以獻禮年輕人為名的廣告片,能夠獲得央視等主流媒體及社交平臺的大規模曝光,B站無疑做了一次成功的商業策劃(據悉,5月4日當晚,盤後B站的股價上漲已超5%)。

B站“浪”出圈被群嘲:後浪們,你們為什麼不買B站的帳?

在經歷了爆紅之後,有用戶在為“小破站”的出圈感到驕傲,但也有很多用戶表達了相反的看法:除了視頻之中的捧殺,只看到尷尬噁心以及赤裸裸的商業訴求。

B站“浪”出圈被群嘲:後浪們,你們為什麼不買B站的帳?

摘選幾則網友們的看法:

“人與人之間的壁壘被打破,你們只憑相同的愛好,就能結交千萬個值得幹杯的朋友。”

細細想來,實則不然。人與人之間的壁壘若如此簡單地被打破,階級分化的問題為何還是存在?從大山深處走來的青年人,從小渴望的是不會露腳拇指的球鞋;中產階級家庭出身的青年人,擔心的只是明天的國外旅行穿的AJ搭不搭風景。

B站“浪”出圈被群嘲:後浪們,你們為什麼不買B站的帳?

“你們擁有了,我們曾經夢寐以求的權利,選擇的權利”

B站“浪”出圈被群嘲:後浪們,你們為什麼不買B站的帳?

這怕是槽點最大,也是引起眾多網友不滿的一句:

B站“浪”出圈被群嘲:後浪們,你們為什麼不買B站的帳?

“因為你們,這個世界會更喜歡中國。因為一個國家最好看的風景就是這個國家的年輕人。”

如今,性別歧視的浪潮漸漸消退,年齡歧視卻浮出水面。

B站“浪”出圈被群嘲:後浪們,你們為什麼不買B站的帳?

相親市場上,女生30歲以上就被稱為“剩女”;人才市場裡,男性40歲以上,再想跳槽換個好工作,大抵都會被嫌棄年齡大。

在更新迭代如此之快的時代框架中,年輕人自然又富有活力的體魄,但每個年齡階段,都有它特有的美。中年的閱歷,老年的智慧,也應該被看見並尊重。

然而視頻的倡導,卻是相反的。

B站“浪”出圈被群嘲:後浪們,你們為什麼不買B站的帳?

02·片子本來就不是為了出圈做的

“這個片子產出的時候,並沒有為了去刷屏而設計,它只是一個五四青年節前夕,投放在新聞聯播前的品牌廣告”,在一則採訪中,B站的市場中心總經理楊亮這樣說。

B站“浪”出圈被群嘲:後浪們,你們為什麼不買B站的帳?

楊亮表示,這條視頻的創作初衷是“想在今年五四給青年人傳遞正能量,找一個場合,說一些認真的話”

在楊亮看來,在刷屏的過程中出現不同理解,這是個有意思的過程,“片子本身不是特別為了出圈而設計的,所以也沒法說成不成功,就是影響超出了預計。”

B站“浪”出圈被群嘲:後浪們,你們為什麼不買B站的帳?

站在B站運營者的角度,《後浪》想表達的核心是:年輕人在B站

“看上去是在誇年輕人,其實有三句話是核心,一是‘君子美美與共,和而不同’,二是‘我們在同一條奔湧的河流’,三是‘和B站1.3億年輕人一起表達自我、擁抱世界’,其他的文案都是為了這三句文案而服務的。”楊亮說。

B站“浪”出圈被群嘲:後浪們,你們為什麼不買B站的帳?

在過去的兩年,B站經歷了漫長的

去標籤化,即去除留在大眾印象中的二次元、鬼畜、小眾等亞文化標籤

上市後,B站開始執行用戶增長為核心的商業策略,進行一系列的破圈嘗試,卓有成效。

2019年財報顯示,B站在2019年Q4的平均月活躍人數達1.3億人,同比增長40%,生活、娛樂、科技、學習等內容品類迅猛增長,不斷有年輕用戶湧入B站生產和消費內容

作為第一部B站真正意義上的宣傳片,視頻在滿足商業營銷與多元化戰略方向,無疑是成功的,只是在迎合受眾方面,栽了一個跟頭。

B站“浪”出圈被群嘲:後浪們,你們為什麼不買B站的帳?

03 ·對不起,我們不想被代表

很多B站用戶認為,在《後浪》中年輕人“被”定義,是引發爭議的根源。

在視頻裡,我們能夠看到很多“代表青年人”的UP主們:他們在海邊跳傘、潛水、穿著美麗漢服的姑娘在街邊走過、電競區的選手揮灑激情。

B站“浪”出圈被群嘲:後浪們,你們為什麼不買B站的帳?


B站“浪”出圈被群嘲:後浪們,你們為什麼不買B站的帳?

他們的確是年輕人中的佼佼者,自然也是B站包容、多元文化的代表,但是這些人是否代表了中國年輕人?

答案是否定的。

在我國廣袤的土地上,

還有4.96億人不上網,有72.4%的網民收入不足5000元。在家中拍段子與情景劇、在田野裡舞蹈和開吃播的是青年,但拎著外賣飛馳、在工廠裡三班倒、在公司996的,亦是青年

B站“浪”出圈被群嘲:後浪們,你們為什麼不買B站的帳?


B站“浪”出圈被群嘲:後浪們,你們為什麼不買B站的帳?

周國平的《人生哲思錄》中有這樣一句話:人們往往把樸素誤認為淺顯,又把華麗誤認作豐富。

在視頻中,華麗的畫面,並不能代表青年的豐富性與多義性,就整個“青年”群體而言,視頻的所關注的青年顯得狹隘,其思想內核也僅僅侷限在“一代不如一代”的古老論調之中。

B站“浪”出圈被群嘲:後浪們,你們為什麼不買B站的帳?

同時,《後浪》令人詬病的另一點是,看似為青年獻禮,實則是一支讓中年人沉溺於自我感動的營銷策略

“我看著你們,滿懷羨慕;我看著你們,滿懷敬意;我看著你們,滿懷感激。”

一邊讓中年人有代入感,一邊也讓年輕人獲得滿足感,這樣的表述方式,足夠討巧。

只是,當中年人對青年人滿懷期望時,青年人卻用特有的方式去抗議這種“被代表”。

很多網友表示,轉發到朋友圈大多是自己的老闆與長輩,很少有同齡人這樣做。

B站“浪”出圈被群嘲:後浪們,你們為什麼不買B站的帳?

正如某網友評價:這樣的視頻確實只能取悅到想取悅的人,正如那些鋪天蓋地的口紅廣告吸引到的是:有錢負擔過度消費主義的、不太貧困還有餘力幻想一個流光溢彩的世界。

B站“浪”出圈被群嘲:後浪們,你們為什麼不買B站的帳?

B站“浪”出圈被群嘲:後浪們,你們為什麼不買B站的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