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到2022年青島建成100個農業“新六產”產業園

11月28日上午,青島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新聞發佈會,青島市農委主任由翠玉對青島市出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計劃(2018-2022年)》進行通報,並回答記者提問。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到2022年青島建成100個農業“新六產”產業園

據瞭解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歷史任務,是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

青島市是國家沿海重要中心城市,當前正在推進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建設,經濟優勢、開放優勢比較明顯,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水平也比較高。在國家最新公佈的報告中,青島市都市現代農業發展水平居全國大中城市第七位;農產品加工業年產值達到1300多億元,年出口農產品50多億美元,休閒農業收入達到140億元,2017年農民收入19364元,居全省首位;美麗鄉村省定達標村覆蓋率59.3%,93.6%的村莊啟動產權制度改革,土地規模化經營率達到65%,高出全國10個百分點,為實現鄉村振興率先走在前列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

但是青島市農業農村工作還有短板,實現鄉村振興依然任重道遠,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好中央、省和市委市政府的一系列決策部署,青島出臺了《行動計劃》。

據悉,《行動計劃》聚焦制約鄉村振興的矛盾和問題,提出實施“四大行動、十項工程”,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努力實現“三個百千萬”的目標,即到2022年,建成100個農業“新六產”產業園、壯大100家過億元農業龍頭企業、培育100個農業節會;建設1000個美麗鄉村達標村、培育1000個“三品一標”產品、培育1000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打造300萬畝糧食生產功能區、100萬畝特色農產品優勢區、100萬畝節水農業示範區,農業農村現代化取得重大進展,鄉村振興走在全國前列。

一、 抓住農業發展質量效益不高的問題,實施農業高質量發展行動。

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物質基礎,需要農業高質量發展。當前,農業的主要矛盾已經由總量不足轉變為結構性矛盾,人民群眾對農產品的需求,不再僅僅滿足於吃飽了,更多的傾向於“吃出安全、吃出品味、吃出健康”。但是,農業依然停留在追求規模、追求產量上,優質農產品供不應求。為此,我們將實施四項工程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

實施現代農業產業提升工程。這是實現農業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所在。規劃建設300萬畝糧食生產功能區,穩定糧食產能,確保人民群眾口糧絕對安全。規劃建設100萬畝特色農產品優勢區,打造食用菌、葡萄、藍莓、茶葉、花卉等一批十億級特色農業產業集群。加快發展高端都市現代畜牧業,畜牧業全產業鏈產值達到1000億元以上。

實施農業“新六產”發展增效工程。這是提高農業綜合效益的核心所在。農業“新六產”是農業產業化的“升級版”,從本質上講就是把新技術、新業態和新模式引入農業,實現產業鏈、價值鏈、供應鏈“三鏈重構”:產業鏈延伸,即1+2+3,第一產業接二連三向後延伸;第二產業接一連三雙向延伸;第三產業接二連一向前延伸。價值鏈提升,即1×2×3,一產的一份收入,經過二產加工增值為兩份收入、再通過三產的營銷服務形成三倍效益,綜合起來是六份收入,產生乘數效應。供應鏈貫通,就是產銷直接對接,減少流通環節。通過全域創建農業“新六產”綜合示範區,推進農業“雙百千”工程,打造千億級農產品加工業、百億級休閒農業,拓展農業多種功能,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發展,實現農業轉型升級和農民增收致富。

實施質量興農工程。質量安全是高質量發展的底線,為確保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我們堅持質量安全市創建和“青島農品”品牌集群打造“兩手抓、兩手硬”。以整建制創建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市託底,實現從田間地頭到人民群眾餐桌的全過程有效控制;以打造“青島農品”品牌集群為引領,提升農產品標準化、特色化、優質化水平。

實施智慧農業富民工程。互聯網已經讓世界變成了地球村,農業產業提升必須藉助信息化這個東風,實現產業智慧化、智慧產業化。深入實施“互聯網+現代農業”行動計劃,推進建設農業大數據平臺,推動各級各部門農業大數據互連互通、共建共享。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實現農產品“線上”“線下”有機結合,讓農產品優質優價。

二、抓住鄉村基礎設施相對較差這個短板,大力推進美麗家園建設行動。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農村最大的優勢和寶貴財富。據我們調查,當前廣大基層幹部群眾對改善農村生產生活面貌要求十分迫切。針對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任務重、治理農業面源汙染難度大等問題,必須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為此,我們將實施兩項工程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和農業生態環境。

實施美麗鄉村“十百千”創建工程。每年建設10個集聚類農村新型示範社區、100個美麗鄉村示範村和1000個達標提升村,以點帶面、連點成線、連線成片,沿河、沿海、沿路、沿山建設各具特色的美麗鄉村風情帶,打造品質鄉村生活,讓美麗鄉村成為大都市的標誌、美麗青島的底色。同時,堅持社區化發展方向,以規範化運行為重點,著力將農村新型社區服務中心打造成便民、利民、惠民的服務陣地。

實施綠色田園建設工程。轉變過去大肥大藥大水的粗放生產模式,真正將農業生產方式轉變到集約、綠色、生態上來。落實“四減四增”要求,擴大有機肥替代化肥、水肥一體化等新技術覆蓋面,保持化肥農藥零增長,讓農村的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環境更優美。

三、抓住農村“空心化”這個普遍現象,大力推進科技和人才引領行動。

鄉村振興,人才是關鍵。當前,務農人員多是婦女、老人、兒童,文化素質和生產效率不高。為此,我們將實施兩項工程為鄉村振興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撐。

實施鄉村振興實用人才培育工程。圍繞著力解決好“誰來種地”問題,大力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全面建立職業農民制度, 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實施“三鄉”行動,推動農村能人回鄉,優秀青年下鄉,科技人員興鄉,通過實施10萬新型職業農民培育行動和萬名鄉村實用人才培育行動,培養一大批“土專家”“田秀才”,真正讓鄉村的人氣旺起來,人才聚起來,發展活起來。

實施科技裝備提升工程。鄉村發展必須要插上科技的翅膀。圍繞著力解決好“怎麼種好地”問題,完善農技推廣體系,實施農業領域“機器換人”行動,加快提升農業科技水平,實現鄉村的高質量發展。

四、抓住農村經濟組織薄弱這個弱項,大力推進現代農業經營組織發展行動。

組織振興是鄉村振興的保障。當前我市一家一戶承包土地、分散經營的局面仍未徹底改觀,農村經濟組織不健全,集體經濟發展滯後,嚴重製約了鄉村振興的步伐。我們將實施兩項工程促進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和農村集體經濟發展。

實施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升工程。深化農村“三權分置”改革,大力培育農民合作社和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加快構建立體式、複合型現代農業經營體系,穩定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推進農業適度規模經營。

實施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工程。2014年以來,我們全面開展了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去年還啟動了農村集體經濟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努力消除集體經濟薄弱村,收到了不錯的效果。下步,我們將持續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建立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創新運行機制,不斷增強集體經濟發展活力,讓廣大農民共享發展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