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岁老奶奶四代同堂仍烧饭,天天把饭烧成锅巴,儿孙都说好


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这话一点不假,虽然上了年纪,有的老人身体还欠佳,但他们始终在为儿孙忙碌。

2018年11月28日,在安徽省安庆市天堂镇,一位老奶奶在用土锅灶烤锅巴。据邻居们介绍,老人牙不好,然而,她每天却都要把饭烧成锅巴,刚开始大家也不知道老人为什么这么做,后来才明白老人的“良苦用心”。

据悉,老奶奶娘家姓孙,婆家姓储。现年83岁的她每天煮饭都会多打一些米,待米下锅煮熟捞出米汤后,便用铁勺把锅里的饭铺开,再用小火烧成厚厚的一层锅巴。吃饭时,老奶奶在锅巴面上刮出一小碗米饭自己吃,然后将整个锅巴翻开倒过来放在锅里。

随后,老人慢慢走到锅灶前,用火钳夹少许柴火放进土灶里。

老奶奶烧出的锅巴就像一口金黄色的小锅倒放在锅中,没有一点烧焦的地方。很多人用土灶烧饭,由于没有掌握好火候,或柴火集中在锅底处,锅底难免烧起黑色的锅巴。老人烤出的锅巴色泽金黄,她道出了一个制作的秘密,就是待锅巴成形后,要立即将其翻过来放在锅里烤,这样烤出来的锅巴不管是中心还是边缘,只要一处香脆,整个锅巴都已烤好。

老人用铁勺把烤好的锅巴敲碎,然后用袋子装起来。孙奶奶牙不好,为啥每天要把饭烤成锅巴呢?

原来,孙奶奶有2个儿子4个女儿,孙子和外孙有十个,曾孙在上幼儿园,四代同堂,虽然老人上了年纪,但总还是想着要为孩子们做些什么,她看到孩子们喜欢吃锅巴,于是,每天烧饭时都把饭烧成锅巴,自己只是从锅巴上面刮一些米饭吃。图为老人在蒸红薯,准备做成红薯条。

儿孙们来到老人家里,吃着老人烤的香喷喷的锅巴,都说好吃,吃不完的,老人都让孩子们带走,看着孩子们高兴的样子,孙奶奶乐此不疲。

一个小时后,锅里的红薯蒸熟了,孙奶奶将其一块块取出晾晒。老人站一会儿就觉得累,她用左手支撑在锅灶上,右手拿红薯。

忙完这一切后,老人又开始整理白菜,准备把这些白菜全部腌制成咸菜,“孩子们最喜欢吃咸菜了。”老人一边整理白菜一边说,满脸慈祥。

老屋前的菜地里,老人种着葱、蒜、小青菜、菠菜等,一片绿油油,孙奶奶的老伴已去世,而她仍在忙碌,总想着为孩子们做些什么。她每天都把饭烧成锅巴,而自己吃的却是锅巴面上刮出的饭,邻居说,老奶奶如果不是想让孩子们吃上香喷喷的锅巴,自己根本不用烧土灶,因为她家有好几个电饭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