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妈用地锅蒸米饭,锅底会有一张大锅巴,趁热吃最香


初冬时节,在河南信阳商城县双椿铺镇一座农家饭店里,今年50岁的杨春秀正在地锅里盛米饭,杨大妈蒸的米饭,会在锅底形成一个焦黄的锅巴,在给客人端米饭上桌的时候,这张锅巴会和米饭一起端上餐桌。

今天我们所说的锅巴,大多指的是一种零食,真正做的时候可能和“锅”并无多大关系,杨大妈家乡常吃的这种锅巴,可是正儿八经用铁锅做出来的,也是很多人童年无比期待的一种蒸米饭的“副产品”。

如今吃蒸米饭,无论饭店还是家庭,都把米淘好就直接放电饭锅里蒸了,这种做法是几乎不会有锅巴形成,想吃锅巴还得用农村老方法蒸米才行。

杨大妈的农家乐开了两年,菜品以家乡菜居多,很多人过来吃就是图个新鲜和家乡味。据杨大妈介绍,做锅巴的过程是先用地锅把水烧开,然后把米倒进锅里,用大火煮开,煮开之后把水撇走,留下米在锅里慢慢蒸。

蒸的时候等锅上“大气”的时候就停火了,让米饭在锅里慢慢熟透,但是这样并不会形成明显的锅巴,杨大妈说米饭在出锅之前,还会用小火烧一下,这样有利于紧贴锅面的米形成锅巴。

盛去米饭,就露出了香喷喷的锅巴,用铲子趁热铲出来,看着很是诱人,可别小看这张锅巴,如果火候掌握不好,你吃到的可能就是糊的了。

吃锅巴要趁热,凉了就不好吃,另外咬着也费劲,所以锅巴和米饭一上桌,大家就赶紧把锅巴一分为二,然后再折成小块儿,桌上的人一人分上一小块儿,吃到嘴里焦香酥脆。

据杨大妈介绍,锅巴的吃法还不少,可以像这样蘸菜汤吃,还可以下油锅炸了吃,还可以在炒菜的时候“打底”。如今人们蒸米的方式变了,所以能吃到锅巴的机会也不多,很多人把这个当稀罕吃,每次来的时候都要点上一个。摄影记录|张春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