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人用米饭做“神明”,全市仅剩1位手艺人,恐面临失传


在漳州的民俗里,做“王醮”或做“普度”的时候,会用米做的粿糍塑成神像,俗称“饭尫”,一来驱鬼,二是保平安。

百花村庙宇旁边的一间小屋子里地上十分整齐的摆放着三十多尊半成品的“饭尪”神像。其中四大天王、观音菩萨、帝君王爷、送子娘娘、天兵天将等各路神仙,人物逼真。

“饭尫”的制作工序相当复杂,工艺类似于“捏面人”制作,但更为复杂。要先用较粗的铁线和稻草扎出人物或动物骨架的粗草坯,再用梗米粉与糯米粉混合做成的粿糍,染上颜色,一点点地粘在粗草坯上,塑出神像的样子来。

头部是需要用模型单独制作出来,再按到神像身上。孙建平给神像画眉,神情表现得逼真生动。制作“饭尫”既要做得符合每尊神像特有的形态与气质,还要每年都有所创新,着实不易。

“饭尫”从明朝流传至今,早期用来装饰神像的都是采用纸饰品,现在孙建平与时俱进,用女儿网购的精美塑料饰品进行装饰,使神像的立体感更强了。

孙建平的手艺来自其父亲孙开忠,孙开忠希望这传统手工艺不要失传。

孙建平:“我父亲非常执着,还有就是他对这种传统文化的热爱、传承,所以他一直做下来。

我父亲走的时候也是交代我们说这种东西不要把他放掉,一定要传承。这是一种文化传承。

我们不做的话肯定失传了。”由于制作“饭尫”具有宗教意味,所以孙建平一直只收取较低的酬劳。

再加上“饭尪”只是在农村的庙宇庆典时才派得上用场,并不是一年四季都有销路,所以这门手艺并不能带来多少收益,而现在漳州市区也就只剩下孙建平一家在做了。

尽管漳州市区47个村庄都有用“饭尫”祭拜的习俗,但有些村庄的“王醮”60年才一次,周期最短的也要五六年一次,“普渡节”也只有一年一次,要完全依靠“饭尫”谋生很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