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媽用地鍋蒸米飯,鍋底會有一張大鍋巴,趁熱吃最香


初冬時節,在河南信陽商城縣雙椿鋪鎮一座農家飯店裡,今年50歲的楊春秀正在地鍋裡盛米飯,楊大媽蒸的米飯,會在鍋底形成一個焦黃的鍋巴,在給客人端米飯上桌的時候,這張鍋巴會和米飯一起端上餐桌。

今天我們所說的鍋巴,大多指的是一種零食,真正做的時候可能和“鍋”並無多大關係,楊大媽家鄉常吃的這種鍋巴,可是正兒八經用鐵鍋做出來的,也是很多人童年無比期待的一種蒸米飯的“副產品”。

如今吃蒸米飯,無論飯店還是家庭,都把米淘好就直接放電飯鍋裡蒸了,這種做法是幾乎不會有鍋巴形成,想吃鍋巴還得用農村老方法蒸米才行。

楊大媽的農家樂開了兩年,菜品以家鄉菜居多,很多人過來吃就是圖個新鮮和家鄉味。據楊大媽介紹,做鍋巴的過程是先用地鍋把水燒開,然後把米倒進鍋裡,用大火煮開,煮開之後把水撇走,留下米在鍋裡慢慢蒸。

蒸的時候等鍋上“大氣”的時候就停火了,讓米飯在鍋裡慢慢熟透,但是這樣並不會形成明顯的鍋巴,楊大媽說米飯在出鍋之前,還會用小火燒一下,這樣有利於緊貼鍋面的米形成鍋巴。

盛去米飯,就露出了香噴噴的鍋巴,用鏟子趁熱剷出來,看著很是誘人,可別小看這張鍋巴,如果火候掌握不好,你吃到的可能就是糊的了。

吃鍋巴要趁熱,涼了就不好吃,另外咬著也費勁,所以鍋巴和米飯一上桌,大家就趕緊把鍋巴一分為二,然後再折成小塊兒,桌上的人一人分上一小塊兒,吃到嘴裡焦香酥脆。

據楊大媽介紹,鍋巴的吃法還不少,可以像這樣蘸菜湯吃,還可以下油鍋炸了吃,還可以在炒菜的時候“打底”。如今人們蒸米的方式變了,所以能吃到鍋巴的機會也不多,很多人把這個當稀罕吃,每次來的時候都要點上一個。攝影記錄|張春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