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根故事:隴西李氏,根在狄道

尋根故事:隴西李氏,根在狄道

在潮汕地區的村落,凡有李姓族人聚居的地方,大部分人家的建築物大門上門匾背後,刻有“隴西舊家”或“隴西衍慶”字樣。記得小時候,看到我們李家老屋的門匾背後刻有“隴西舊家”四個字,我曾好奇地問伯祖父那是什麼意思?伯祖父告訴我,我們的先祖發祥於古隴西,然後遷徙到福建莆田,再從福建莆田遷徙到我們村,舊譜記載我們為唐朝宗室後裔。

從此,我知道了有一個叫隴西的地方,那是我們先祖曾經生活過的土地。那麼,我們先祖生活過的隴西究竟是一片什麼樣的土地呢?這種微弱的感情,一直沉澱在我的潛意識裡;隴西成了我夢魂縈繞的精神家園,讓我萌發了尋根的意願;有機會的時候,我一定追訪到先祖的故鄉。

有一天,我讀到馬致遠的《天沙淨·秋思》,那句“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勾起了我追尋故土的情結。於是,我開始蒐集隴西李氏的資料,追尋探討自己家族的祖先和來源,溯流而上完善家族史,繼而編寫家譜延續下去。

1

1

“隴西”一詞在《辭海》的解釋為:隴山是六盤山南段的別稱,又稱隴坂,在陝西省隴縣西,南北走向,綿延120多公里,是渭漢平原和隴西高原的分水嶺;隴山以西稱為隴西。到了後來,人們將黃河以東、隴山以西的地區又統稱為“隴右”。隴有田埂的意思,古人看到橫亙於關中平原西部的山脈如同田埂一樣,就把它們稱之為隴山。


尋根故事:隴西李氏,根在狄道


然而,“隴西”一詞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秦昭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80年),秦國設置了隴西郡,並修築長城,以防禦西部的少數民族,從根本上確保秦人後方的穩定。有了長城自然要設置守護長城的部隊和地方政府;位於戰國秦長城起點不遠處的狄道(今臨洮縣南),自然就成了隴西郡的郡治。戰國秦長城的西端起點就在郡治北15公里處(今臨洮縣三十里墩的殺王坡望兒嘴)。從此,狄道成為拱衛隴西郡及保衛秦都咸陽通住西北的重鎮。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實行郡縣制,分全國為三十六郡。漢襲秦制,隴西郡治仍在狄道。於是,從戰國到秦漢時期,凡492年(實475年),狄道一直就是隴西郡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心。這就是說,秦漢時的隴西,是以狄道為治所,郡轄地包括現在的臨洮、隴西、蘭州、定西、渭源、通渭、天水、靜寧、秦安、甘谷、禮縣等廣袤的土地。

尋根故事:隴西李氏,根在狄道

而北魏酈道元在《水經注·河水》中指出了隴西郡的得名由來:隴水源於鳥鼠山西北高城嶺,流經隴坻,注入洮水,秦昭王二十七年,因狄道古城在隴坻之西而得名,故曰“隴西”。坻指水中的高地(小山),隴坻就是隴山。狄道從建縣(公元前384年)至1929年改名臨洮,古城歷經2300多年,城池大小雖有變化,但始終沒有離開過隴坻和隴水(今東峪河,又叫東峪溝)以西的地理位置。

隴西郡的首任太守為李崇。翻閱南方李氏族譜的譜錄,有這樣的記載:

(26世)李崇(曇之子),字伯佑,仕秦國為“司徒”,追封“南鄭公”,後出任“隴西郡太守”遂居隴西狄道(隴西郡之治所,今甘肅省臨洮縣南),為李姓隴西房始祖。妣許氏、宋氏,生二子:平燕、瑤。

李崇在隴西狄道為官,其子孫是否在隴西狄道定居下來,未見記載。但李崇之玄孫李仲翔葬於隴西狄道東川槐裡(今臨洮東川二十里鋪槐樹裡),卻是有史可查。

唐朝史學家李延壽《北史·序傳》:“仲翔討叛羌於素昌,一名狄道。仲翔臨陣殞命,葬狄道川,因家焉。《史記李將軍傳》所云其先自槐裡徙居成紀,實始此也。”《晉書·列傳第五十七·涼武昭王》載:“仲翔,漢初為將軍,討叛羌於素昌,素昌即狄道也。眾寡不敵,死之。仲翔子伯考奔喪,因葬於狄道之東川,遂家焉,世為西州右姓”。


尋根故事:隴西李氏,根在狄道


初唐四傑之一的楊炯在《東平郡夫人李氏墓誌銘》中寫:“高嶽之上浮雲祥兮,函谷之外直氣揚兮。建功北狄討西羌兮,受封南鄭家素昌兮。”贊述了李崇建功立業受封南鄭公;李仲翔征討叛羌陣亡,被安葬在素昌(一名狄道),其後人就居此地安家的歷史事實。

南方李氏族譜的譜錄中關於李仲翔、李伯考、李尚、李廣的記載:

(30世)李仲翔(超之次子),名大齊。為漢朝“河東太守”、“徵西將軍”,征討羌戎叛亂於素昌時陣亡,追贈“太尉”,葬於隴西狄道東川(今甘肅省臨洮縣)。妣周氏,生一子:伯考。

(31世)李伯考(仲翔之子),原名蓮。奔隴西狄道東川葬父,遂家焉。為隴西、河東二郡“太守”。妣巫氏、葉氏,生二子:尚、向。

(32世)李尚(伯考之長子),名賈湘。為漢朝“成紀令”,因居成紀(今甘肅省靜寧縣治平鄉劉河村)。妣鄭氏、鄒氏、楊氏,生三子:雲、廣、剛。

(33世)李廣(尚之次子),公元前186~前119年,字廷禮,號誠,為漢朝名將。《漢書·李廣傳》載,李廣以善射著稱,時人傳說他箭能穿石。漢文帝時,擊匈奴有功,為“漢中郎”。漢景帝時,封“隴西都尉”、“騎郎將”。漢武帝時,封“未央衛尉”、“驍騎將軍”、“前將軍”、“郎中令”。歷任上谷、上郡、邊郡、隴西、北地、雁門、代郡、雲中、右北平等地“太守”。先後先後與匈奴經七十餘戰,匈奴畏之,稱之為“飛將軍”。公元前119年,隨大將軍衛青追敵攻匈奴,十四萬匹馬出擊還回時不滿三萬匹,回朝以失道被責,憤而拔劍自殺。李廣生不逢時,故有“李廣難封”之說法。葬於隴西郡秦州(今甘肅省天水市區城南石馬坪)。妣鄭氏、劉氏,生三子:當戶、椒、敢。

安家於隴西狄道東川槐裡的李伯考就是李廣的爺爺。因李廣的父親李尚任西漢成紀令,便把家安在隴西成紀(今平涼市靜寧縣治平鄉劉河村,為西漢時成紀縣治所在地)。因此,司馬遷在《史記·李將軍列傳》寫:“李將軍廣者,隴西成紀人也。其先曰李信,秦時為將,逐得燕太子丹者也。故槐裡,徙成紀。”

以上記述可看出,秦漢時期的李氏族譜人物李崇、李仲翔、李伯考、李廣,目前都有遺址遺蹟。除了李廣墓在天水市區城南石馬坪之外,李崇任隴西郡太守時修的秦長城遺址、李仲翔墓群、李伯考故居古槐裡,均在臨洮縣境內。


尋根故事:隴西李氏,根在狄道


秦漢時期,地主階級專制主義統治的確立,必然要削弱春秋以來以血緣關係為中心的分封制,實行郡縣制。由於新興地主階級在政治、經濟領域的鞏固和壯大,他們希望長久的佔有土地和實現政治上的壟斷,於是財產關係和血緣關係又趨於結合,加上儒家的宗族、倫理教條的影響,便在封建專制主義中又出現了強調地域和族姓的風尚。郡姓也是在這種背景下產生、發展。漢朝幾百年,社會相對穩定,經濟得到很大發展,社會文化也空前繁榮。在創建大漢偉業的過程中,各郡湧現出一批出類拔萃的人物;他們的姓氏便成了大姓,即所謂“郡姓”。李廣家族因在隴西這片土地上英勇善戰,立功拜將得以顯露頭角,使隴西李氏成為郡姓。

但是,秦漢時期的隴西李氏是一個以軍功聞名於世的家族,在國內並無崇高聲望。自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儒學漸興,通經入仕蔚然成風,李廣家族成員似乎與此無涉。因此,漢朝時期的隴西李廣家族並不具備儒家所述的對政治極具影響力的豪門氏族特徵;再加上李陵事件,令隴西李氏名聲受影響。正如班固所說:“李氏名敗,陵遲衰微矣。”

1989年版《辭海》對“郡望”解釋:“魏晉至隋唐時,每郡顯貴的世族,稱為郡望。”意即世居某地為當地所仰望,並以此區別於其他的同姓族人。自曹魏實行“九品中正制”以來,社會逐步發展成“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的局面;豪門大族對土地的長久佔有和壟斷國家用人大權,故魏晉南北朝時出現了一批以門第自高、講究郡望的高門大姓。望族大姓一般由由家族人物的地位、權威和聲望自然造成,一旦形成則顯赫無比,十分威嚴,並世代傳承。

尋根故事:隴西李氏,根在狄道

從李氏名敗至魏晉南北朝期間,隴西李氏人物仕途不顯,門第不揚,這與沒有追隨“明經取士”的社會大潮有關。《晉書·李含傳》:“(含)隴西狄道人也,僑居始平,少有才幹,兩郡並舉孝廉。安定皇甫商,州里年少,少恃豪強,以含寒微,欲與結交,含拒而不納。商恨焉,遂諷州以短檄召含為門亭長。”李含為隴西狄道李氏,在西晉時被認為是寒門,因得罪安定右姓皇甫商而招致屈就門亭長,足見隴西狄道李氏在西晉時門第之微。因此,此時的隴西李氏也就不再是郡中望族了。

1

1

隴西李氏在魏晉南北朝間沉寂達數百年之久,令隴西李氏重新崛起的應是李暠。公元400年,李暠在敦煌建立西涼政權,年號“庚子”;它使隴西李氏以涼武昭王家世的社會地位居於西州諸右族之上。李暠採取了一系列鞏固和發展西涼的措施,使西涼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出現了欣欣向榮的景象。這表明隴西李氏已從軍功聞名轉為在政治文化上有突出地位,它已具有儒家所述的對政治具有影響力的特徵。這也是魏晉南北朝以來士族的最明顯特徵之一。

南方李氏族譜的譜錄對李暠這樣記載:

(49世)李暠(昶之子),公元351~417年,字玄盛、元聖,小字長生,又名馗,號克嘉,西涼武昭王。一說隴西狄道人,一說隴西成紀人。自稱是西漢將領李廣之後,唐朝李氏亦稱李暠為其先祖。李暠少而好學,通誦經史,尤擅文章義禮,性格沉敏,寬和大度;及長習武藝,熟讀孫吳兵法。前涼呂光末年,自稱涼州牧,任敦煌太守。東晉隆安四年,自稱涼鉞公,建立西涼政權,稱帝,年號庚子。東晉義熙元年,遷都酒泉,改元建初,準備推翻北涼政權。建初十三年病逝,諡武昭王。唐玄宗天寶二年,追封為“興聖皇帝”。妣亢氏、黃氏、盧氏、辛氏、尹氏,生十子:譚、讓、翻、歆、愔、恂、豫、宏、眺、亮。

關於李暠的籍貫,一說隴西狄道人,一說隴西成紀人。隴西成紀人之說,我猜測可能源於李暠自稱為西漢李廣之後的緣故。無論《北史·序傳》還是《新唐書·宗室世系》,都稱李暠為李廣之後;甘肅省慶陽市合水縣博物館珍藏的《唐朝列聖之碑》也記述李暠為漢前將軍李廣之十六世孫。但古成紀(今甘肅省靜寧縣治平鄉)有飛將軍李廣的文化遺蹟,卻未見李暠的遺址遺蹟;而在狄道(今臨洮北關),存有李暠的故里碑“西涼武昭王李公諱暠之故里”及衣冠冢,再查閱資料,多有李暠家族為“隴西狄道人”的記載。

《魏書》記載李暠為“隴西狄道人”,史稱“西涼武昭王”。

2001年,在河北省臨漳縣出土的北魏《李伯欽墓誌》(見《書法叢刊》2002年第2期)碑文載:“諱伯欽秦州隴西郡狄道縣都鄉和風裡人也”。蘭州大學張書城老先生從唐代西北方言、臨洮方言、河西走廊方言入手,在《隴西李氏源流考辨》中分析:“都鄉和(華)風裡”就是“東鄉槐樹裡”,至今河西走廊(古西涼)的地方方言仍為此讀音,因此“都鄉和(華)風裡”就是今天臨洮的“東鄉槐樹裡”。這一點已經得到了學術界的認可。李伯欽是涼武昭王的五代孫;高祖父李暠,曾祖父李翻,祖父李寶,父親李佐,叔父李衝。《李伯欽墓誌》佐證了李暠的祖籍是隴西狄道。

從李廣到李暠,相隔十五代人,這十五代人中是否有人從成紀徙居狄道,至今未見記載。應該說,遷徙是社會發展的正常現象,因而李暠先人又從成紀徙居狄道也是正常現象。正如李廣的爺爺李伯考是狄道人,但因其父李尚徙居成紀,李廣便是成紀人了。

說完李暠的籍貫之後,再說說李暠之孫李寶、曾孫李衝是如何確立隴西李氏在國內第一流大族的地位。

西涼滅亡後,李暠子孫倖存者四處奔散。李暠之孫李寶向魏世祖拓拔燾奉表歸誠,深得朝廷的賞識和重用,許以重要官職,從而確立了隴西李氏在北朝的尊崇地位。

《魏書·李寶傳》:“李氏自初入魏,人位兼舉,因衝寵遇,遂為當代盛門。”李衝是北魏時期傑出的政治家和改革家,在隴西李氏士族地位確立中是一位起重大作用的關鍵人物。李衝(450~498年),字思順,李寶之少子;他以自身的政治才幹和儒學素養,幫助魏孝文帝拓拔宏完成漢化的進程,併為北魏制定各種典章制度。李衝還通過士族婚姻、嫁女皇室的方式,成為北魏“位當端揆,身任樑棟”的一朝重臣;這對提高隴西李氏家族的名望起著關鍵的作用。

尋根故事:隴西李氏,根在狄道

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間(477~499年),定四海望族時,“以(隴西李)寶等為冠”。隴西李氏作為高門士族,其地位在法律上和名望上都得到肯定。

李氏因李衝顯貴,“兄弟子侄,皆有爵官,一家歲祿,萬匹有餘,是其親者,雖復痴聾,無不超越官次”。根據《魏書》中李寶、李衝、李延璟三傳統計,明確見於記載的李氏成員66人,其中出仕者59 人,封爵或襲爵者17人。五品以上47人,一品(包括從一品) 7人,二品(包括從二品) 3人,六七品11 人,而且所任官職多為清要之職。在北朝門閥社會里,很少有世家大族達到如此榮耀的地步。故《魏書》評曰:“自涼武昭王以後,一門三公,為四海著族。國史家牒詳之矣。”

1

1

隴西李氏肇興於秦漢,發展於魏晉南北朝,臻盛於唐代。由於李淵、李世民及其子孫創造了一個繁榮富強、文化燦爛、威甲四海、開放文明的國度,才使隴西李氏天下矚目。唐《姓氏譜》載:“李氏凡十三望,以隴西為第一”。既然皇室為隴西李氏,其他郡望為了攀附皇室,也紛紛冒充為隴西李氏,故明代楊慎曾說:“蓋唐人十三望之李皆冒充宗室。”另外,唐朝採用賜姓作為招撫少數民族首領及效忠者的手段。一旦賜姓,被賜對象就意味著成為大唐帝國的自家人了。這種至高榮譽,社會上的人們普遍羨慕和嚮往,反映了各族通過歸宗隴西李氏,對大唐的認同和歸屬。因此,隴西李氏達到了鼎盛時期。

先看南方李氏族譜的譜錄對李淵的記載:

(56世)李淵(昺之長子),生於長安,字淑德。公元566~635年,一說隴西狄道人,一說隴西成紀人。唐代開國皇帝。李淵七歲襲爵“唐國公”,歷任譙州、隴州、岐州刺史,隋朝滎陽、樓煩二郡太守,後被召為殿內少監,遷衛尉少卿。拜“山西河東慰撫大使”、太原留守等職。隋大業十四年五月,隋恭帝禪位,李淵受隋禪建立唐朝,定都長安,建元武德。在位九年,讓位於次子世民,晉稱“太上皇帝“。貞觀九年崩,葬於獻陵(今陝西省三原縣),諡號“神堯大聖大光孝皇帝”。據《新唐書》記載,妣竇皇后生有四子:隱太子建成、太宗皇帝世民、衛王元霸、巢王元吉。萬貴妃及諸嬪生有十八子及十八女:楚王智雲、荊王元景、漢王元昌、酆王元亨、周王元方、徐王元禮、韓王元嘉、彭王元則、鄭王元懿、霍王元軌、虢王元鳳、道王元慶、郢王元裕、舒王元名、魯王靈夔、江王元祥、密王元曉、滕王元嬰。

李淵的籍貫為成紀之說,我認為應是源自《唐朝列聖之碑》記載:“漢之飛將軍,為唐二十三代祖。”因飛將軍李廣為隴西成紀人,就理所當然地認為李淵亦為成紀人了。在《舊唐書·高祖本紀》載:“高祖神堯大聖大光孝皇帝姓李氏,諱淵,其先隴西狄道人,西涼武昭王七代孫也。”李淵尊李暠為七世祖,而李暠為隴西狄道人,因此,李淵應為隴西狄道人比較合理。雖然狄道(今臨洮)境內未發現李淵家族的遺址遺蹟,但考查李淵後裔傳世的碑文記載,均指明為隴西狄道人。

唐吳王李恪墓誌銘《大唐故恪墓誌銘並序》:“恪字厶,隴西狄道人也。太祖武皇帝之孫,太宗文皇帝之第二子也……”

1973年陝西三原縣出土的唐開國皇帝李淵堂弟李壽墓誌:“王,諱壽,字神通,隴西狄道人。”

1973年陝西富平縣出土的唐高祖李淵第十五子李元鳳墓誌:“王,諱鳳,字季成,隴西狄道人。”

1972年陝西禮泉縣昭陵陪葬墓出土的唐越王李貞墓誌:“王,諱貞,字貞,隴西狄道人,元皇之曾孫,神堯皇帝之孫,太宗文武皇帝之第八子也。”

唐高宗第六子唐雍王李賢墓誌:“大唐雍王章懷太子,諱賢,字仁,隴西狄道人,皇上之兄也。”

1986年昭陵陪葬墓出土的唐太宗第五女長樂公主墓誌:“公主,諱麗質,隴西狄道人。”

陝西蒲城縣橋陵李思訓墓誌《雲麾將軍李思訓碑》:“彭國公,諱思訓,字建,隴西狄道人也。”

……


尋根故事:隴西李氏,根在狄道


以上碑文刻於石上,埋於地下,歷經悠長歲月,均以“隴西狄道人”記之。因此,從憑據的角度,現存的碑文和出土的墓銘,足以佐證李淵的籍貫是隴西狄道。

唐武德年間,李淵詔定“隴西堂”為隴西李氏的堂號。唐貞觀年間,唐太宗李世民修“氏族志”時,把隴西李氏列為李氏十三郡望之首,全國姓氏第一。唐貞觀十二年,唐太宗詔令天下,“隴西”為李氏的郡望。時至今日,海內外李氏子孫猶以“隴西”為其堂號。

需要一提的是,這裡的“隴西”應指隴西郡,而不是今天的地名隴西縣。因為在李淵詔定“隴西堂”、李世民詔令“隴西”為郡望時,那時的隴西縣還叫襄武縣。隴西縣是在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才由襄武縣改為今名。這有點像我們的潮汕地區。潮州始於隋開皇十一年(591年),當時潮州的地域範圍為現在的汕頭地區、潮州地區、揭陽地區,加上梅州地區的豐順縣、大埔縣。隨著時代的變遷,到了現代(1955年),古潮州的區域分為現在的汕頭市、潮州市、揭陽市,部分劃歸梅州市。顯然,今潮州不能等同於古潮州,也不能代表古潮州。一個明顯的例子,就是海外的潮人華僑,他們自稱“我是潮州人”,他們可能是現在的汕頭人或揭陽人,並不一定是現在的潮州人。人們還是習慣於用古潮州來代表潮人族群。

話說回來。既然李淵是隴西狄道人,是隴西狄道人李暠的七代孫,那麼,唐太宗詔令的郡望“隴西”,是以誰為隴西顯貴之士族呢?顯然是以李暠之族作為顯貴之士族。只有李暠之族,才符合當時社會的儒家宗法之特徵,才滿足當時社會的儒家禮教之要求,作為四海望族。

李暠之族為四海望族之冠,作為李暠一脈的大唐李氏也理所當然為四海望族之冠了。由於李暠、李淵是隴西狄道人,因而把隴西李氏列為郡望之首,那是合乎情理的。在封建社會,皇帝的姓最為尊貴,因而把皇帝的郡望“隴西”推為李姓的郡望,也是合情合理的。

儘管古隴西包括現在的臨洮、隴西、蘭州、定西、渭源、通渭、天水、靜寧、秦安、甘谷、禮縣等廣大土地,但大唐李氏的根應是紮在狄道。這就是說,隴西李氏,紮根於狄道,狄道即今臨洮。

隴西李氏隨著李唐王朝的文治武功而走向全國,名揚天下。“隴西”二字作為大唐李氏家族的標識,可謂榮耀無比。

由於唐朝採用科舉制度錄用官吏,打破了魏晉南北朝以來世家大族掌握政權的慣例。自唐朝之後,隨著士族制度的沒落,隴西李氏由家族所擁有的郡望轉變為整個李氏所擁有的姓望了。故南宋鄭樵輯《通志》:“故言李氏稱隴西”。


尋根故事:隴西李氏,根在狄道


總之一句話:隴西之望,當推李唐;李唐之根,在於狄道。

在考索瞭解隴西李氏的淵源之後,我最大的願望就是到隴西李氏的發源地考察一番。今年8月12日,我終於來到了隴西李氏祖籍地狄道(今臨洮),實現了我多年前的夙願。在這裡,我參觀了老子飛昇鳳台、李仲翔漢墓群、李伯考定居的古槐裡、李暠故里碑、秦長城遺址,尋找先祖踏過的足跡……

總的來說,這次臨洮之行,收穫還是蠻大的;但我總隱隱覺得有些遺憾,陪我同行的林教授(筆名:歸無)一語道破:這裡應該建起一座隴西李氏紀念堂,讓遠方的遊子回到祖地時心靈得以皈依。是啊,但願不久的將來,在先祖生活過的這片土地上,能夠崛起一座隴西李氏紀念堂,讓李耳、李崇、李仲翔、李廣、李暠、李淵、李世民這些隴西李氏的先賢,能夠得到奉祀與緬懷!

2011年9月18日

李統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