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8 他在南陽、蘭州建起四座書院,其後人今來南陽“尋根”—— 宛城蘭州,“緣”起一代理學名臣

他在南陽、蘭州建起四座書院,其後人今來南陽“尋根”—— 宛城蘭州,“緣”起一代理學名臣

段德潔在府衙參觀

4月17日,甘肅蘭州黃河大水車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段續紀念館館長段德潔來到南陽尋根尋親。第一站,他來的是南陽府衙。

一個蘭州人,何以到南陽尋根尋親?又何以將府衙作為第一站?這,還要從明代南陽知府段堅說起。段堅是南陽曆史上較有影響的知府之一,任南陽知府九年,重視教育,興建書院,為政勤廉,全府大治,深受南陽百姓愛戴。段堅去世60年後,南陽唐縣人朱徴到蘭州做官,還特意在蘭州東稍門外為段豎立了牌坊。

段德潔就是段堅後人。蘭州段氏家族相當顯赫,明清出了五個進士(段堅、段炅、段續、段補、段士俊)、9個舉人,其中,段續是段堅的侄重孫,為蘭州水車創始人。段德潔說,當年段堅在南陽口碑極好,離任時百姓不捨得他走,他就留下二兒子在南陽,上世紀70年代,南陽段堅後人到蘭州把族譜“請”到了南陽。所以,他此行目的有三,一是探訪先祖段堅在南陽的足跡,二是尋找南陽段堅後人,三是尋到族譜,把蘭州、南陽段氏的族譜續上。

重教育重農桑,段堅在南陽建了三座書院

段堅於景泰五年(1454年)考中進士,歷任山東福山知縣、萊州知府、南陽知府,他在各地創書院、建社學、捐俸金購書籍,同時公正斷案、合理徭役賦稅,每到一處,均使之大治。

明代憲宗成化八年(1472年)至十七年(1481年),段堅出任南陽知府,一到任便召集州縣學官,講述古人為學之道並讓他們勸導百姓讀書。在南陽,他創建了志學書院、豫山書院,並重建臥龍崗武侯祠、恢復諸葛書院舊觀。他既重視教育,也重視人才,舉薦內鄉柴升(累官南京禮、工、兵部尚書)等有名儒士為志學書院講師,還將家境貧寒的南陽才子王鴻儒(後官至戶部尚書)送至豫山書院深造——不僅免繳學費還以自己的俸祿資助對方。除了振興教育,段堅還嚴打歪風邪氣、懲辦貪官汙吏,同時鼓勵農桑、扶持生產,千方百計減輕百姓負擔。在他的治理下,南陽全府大治,賦役均平,百姓安居樂業,他也因此深受南陽百姓愛戴。成化二十年(1484年),離職歸鄉三年後,段堅在蘭州家中病逝,消息傳到南陽,南陽人悲傷不已,將他與南陽先賢同祭一堂。明正德年間,御史毛伯溫巡按河南至南陽,為段堅在南陽的事蹟所感動,遂向時任南陽知府袁擯建議為其立祠紀念,於是段堅祠廟在府署左側落成,時任南京工部尚書的柴升作了《南陽太守段公祠堂記》載段堅之功績。就在段堅去世60年後,南陽唐縣人朱徴到蘭州做官,還特意在蘭州東稍門外為段堅立牌坊,正面前額書“段容思先生德教坊”,背面書“理學名臣”。

“朱徴所建的這個牌坊非常大,是蘭州當時最高的建築,可惜抗戰時期拆除了。”段德潔說。

百姓不捨得他離開,段堅在南陽留下一支

在府衙工作人員講解下,段德潔興致勃勃地參觀了府衙——540多年前先祖段堅曾經工作、生活過的地方。他說自己從小就知道段堅,因為大人們常常講起段堅的故事,“我們叫他段堅爺。他在蘭州的影響很大,1454年他就創辦了容思書院,這是蘭州最早的書院,後來的兵部尚書彭澤等很多名士都出自他的門下。”對七八年前就想到南陽尋根的他來說,此行到南陽後不僅沒有生疏感,反而有一種說不出來的親切,“老祖宗幾百年前就在這裡,為官一任,確實為百姓做了一些事,當時南陽人懷念他、現在南陽人還在研究他,作為段家後人我感到很自豪。”

得知段堅當年修復的諸葛書院尚存、志學書院尚有碑刻,段德潔決定前往探尋。他說,南陽不僅是段堅當年任職過的地方,他還在這裡留下了一支。成化十七年(1481年),段堅稱病辭官歸裡,因一生清廉,離任時行李蕭然、僅書卷和祭器十數篋。得知段堅要離開,數不清的南陽百姓哭著為他送行,搶著給他挑行李,送了一程又一程。“感念南陽百姓的不捨,段堅將一個兒子、據說是二兒子留在了南陽。”段德潔說,上世紀70年代,南陽段氏後代來到蘭州,從蘭州段氏最後一任族長段連第手中得到段氏族譜,並將族譜帶到了南陽,“南陽曾有段家祠堂,找到段家祠堂是最好的辦法。”他希望能夠聯繫到南陽段氏後人,以便於把蘭州段氏後代和南陽的段氏族譜續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