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窮到底窮在哪裡?

9點9度9


農民窮到底窮在哪裡?我想現在農民比較窮收益不行,主要有下面幾個原因:



一、賺錢路子少了

農民的主要經濟收入是種地,可是現在的糧食價格農資價格明顯不成比例,農資價格越來越高,而糧食的價格卻是越來越低,這樣農民的收入就越來越少。目前一畝地玉米小麥兩季的純收入還不足千元。

再就是打工的錢也不好賺,之前農村很多農民多數時間都在外打工,少數時間回家種地,因為各行業的不景氣外出打工的時間少了,更多的時間是閒置在家,農民的第二塊收入也受到了很大的影響。


二、花錢地方多了

1、孩子結婚費用

現在的農村彩禮是越來越多,動輒幾萬上十萬,這對收入水平不高的農民來說是比很大的開支,很多農墾攢了一輩子的錢最後都用來給孩子做彩禮了。一些農民也就是因為兒子結婚一夜回到瞭解放前。

2、老人看病費用

現在醫院的花費也很高,雖然很多地方都有了新農村合作醫療,但是據農民反應,因為有了新農合一些醫院的收費也高了,不該用的藥也用上了,最後的結果是本來幾百塊錢的病,報銷完了反而花了幾千塊錢,費用也是越來越高。


3、買車買房費用

有些農民好面子,看到別人在城裡買車買房的,自己也難受,也想買車買房,買是買了,可是自己的經濟收入並不高,這就讓本就不太富裕的農民生活更困難,反而是買了房子之後沒時間去住,買了車之後又開不了幾次,徒增經濟負擔。

現在農民越來越窮除了因為部分農民比較懶不願幹活之外,多數情況還是因為錢不好賺,而花錢有太容易導致的。但是隻要農民努力工作,積極上進就還是可以解決溫飽問題的,但是要想奔小康還需要自己多一分的努力。



果然悠


農民窮非農民不努力,而是因農民地位低。尤其是2000年以前農民需交公糧和農業稅還有各種名目的稅費。參加國家建設不拿工資。到老了沒有退休金。而同時期的國家其他工作人員他們工作有工資,住房有福利房。退休有退休金。你想想,一個是付出而另一個是得到。那付出的人相比得到的能不窮嗎?改革開放後農民工湧向城市,絕大多數人做的是城裡人不願做的工作,髒累苦就不說了,而工資也是最低的。辛苦幹一年除掉開銷(當然是省吃儉用)和來回路費能剩多少錢回家?要是他們父母能有工資,退休後有退休金。又能在家鄉賺錢,以他們的辛勤能幹和節約品德肯定會比城裡人還富裕!


杏雲16


我碰到過這樣一件事,一個老人領著兩個孩子過日子,由於老人指導有方,家庭和睦相處,大兒子開廠,小兒子種地,當年剛起步,創業難,都是小兒子忍飢挨餓種地收入資助大兒子一家度度過難關,後來擴大再生產小兒子也把家裡的人力物力都投入了工廠,小兒子始終認為財產是大家的,也是傾其所有,沒有考慮其它,當時老爺子掌權,發展相當快,廠礦企業都創建了很多,也有了相當多的積蓄。後來老人不幸病逝,大兒子受人唆使要分家。大兒子得了所有廠礦,而小兒子只分到那點地,小兒子也怕鬧的不好聽,也沒大兒子人緣關係多,都護著大兒子,至於積蓄,大兒子手頭緊,等爭到錢再分,小兒子無奈也就認了。現在小兒子日子難過,找大兒子討說法,大兒子說小兒子好吃懶做,不會過日子,連過去的積蓄也獨吞了。

各位網友,你們怎樣看這件事?


笑彌勒33


農民窮到底窮在哪裡?

農民窮在哪裡?要從農民的收入來源開始說。一般的農民都是靠種地和養殖為主要經濟來源,當然除了有頭腦會做生意的人。

那麼先來說靠種植為主要經濟的人

近幾年的糧食整體價格都是比較低的,農民一畝地至少要投資幾百到一千元,還不算人力。等到收穫的時候,一畝地的收益也就一千元左右,而且不能有天災之類的影響。

拿我家來說,去年媽媽非要承包別人9畝地,種植花生,購買花生的種子就花費了1000多元,澆地每次50元左右,一共澆了4次。肥料花費了2000多。承包的地一畝每年是380元。一共投入了6000元左右。最後不知道是因為種子的原故還是農藥的原故,花生70%都沒結出果實,損失慘重啊!

養殖業最近幾年也是特別的不好。有人賠到血本無歸,就現在來說,很多人養殖肉豬,從豬仔開始每天都需要飼料的投資。一頭豬至少要飼養3個月。正常的價格每頭豬也就只有投入資金的20%收益。遇上現在的非洲豬瘟,價格一下就落到了幾年的最低價。很多養殖戶連成本都沒有收回。

種植業要看天收穫,還要有好的價格,才能有好的收入。養殖業最怕的不是價格的降低,而是養殖過程中,畜類發生群體的疾病,一旦控制不住,就會全部傳染致死。

農民窮是因為沒有一個高收入來源,沒有別的依靠和出路。

好了感謝大家觀看我的回答,喜歡我的朋友可以點擊“關注”我!


家鄉小李


中國農民長期貧窮是有政策原因的。改開以前,“剪刀差”,犧牲農民利益,養活城裡人。改開初期,土地承包,激發了農民的積極性,賣糧買農副產品,有了一定收入,鄉鎮企業也解決了部分農民就業。農民生活有了很大提高。但是農業稅還是有負擔的。取消農業稅是必須的,但是隨著種子化肥的專營以及梯次漲價,也沒減輕多少負擔。農民工掙的是血汗錢,而且還不能融入城市,享受不到城市化福利,失業後還得退回農村,青春已不在。鄉鎮城市化建設似乎是走入誤區。農民還是要依附土地,只要有好的政策,以中國農民的吃苦耐勞,他們有資格過上小康生活。


鳳凰島老狼


一看到這個標題,我就準備花一個小時來回答這個問題,相信我能精準回答提主的問題。

現在的農村,己經不是當初知青下鄉那會,半個月吃不到一隻雞蛋,己經不是80 年代,吃個肉都要挑日子,要知道,現在的南泥灣早己不是當年的南泥灣。

提問題的這位朋友,提得非常精巧,到底窮在哪裡,必須先說出農村現在的狀態,沒有客觀的表現現狀,如何談及窮在哪裡?

我最遠去過東北的農村,本人現在湖南農村,90%以上地區的農村都己經修好了水泥路,基中,90%裡面有60%的水泥路修到了家門口,也就是說,出門出去再回來,你的鞋子仍然乾乾淨淨,出行方面:在我們村,不好意思,30%以上家庭有小車代步,我作為回家發展農村經濟的80年代人,我居然沒有找到特貧戶。吃的方面:家家都有土地,全綠色青菜,每天有肉吃,想吃雞了,隨手抓來,衛生方面:每隔500米,有一個垃圾回收站,我出去工作17年,在房子下面堆了一些生活的垃圾,在回家第28天,幾個散步大媽要我整理乾淨,我突然的驚訝,突然的發現,農村的素質己經大大的提高了,己經不是我少年時候眼中的農村了。

當公路都修到了自家門口,當田地都承包給了專業戶,當家家都能夠想吃肉就吃肉,當出門都己經有車代步,當網絡家家都有了100M寬代,當手機成了農村家家戶戶的生活必須品,當醫療條件雖比不了城市,但也能有快速的反應,請問,這些不就是國家期望新農村所達到的局面了嗎?

在我眼中的農村都己經這麼好了,那麼窮在哪裡?

經濟,準確講是盤活經濟,窮在沒有可發展的目標,沒人帶動農村人民走出去,因為沒有市場,沒有市場是因為農村家庭都還是一盤散沙,沒有可集中的點突破,這才是窮。

現在的時代不同了,農村地大物博,有巨大的可利用空間,再者我們有這麼好的平臺,通過平臺,把家鄉農民的綠色健康土特產統一起來,推向城市,依據家鄉特色打造縣級品牌,讓農民收入增收,收農民看到更大的希望,這個窮字就會徹底改變。


快樂王胖


農民到底窮在哪裡?這個問題是一個很好的研究課題。很值得深思、反思!

根據我從事的“三農”工作和看到的一些現象,我拋出我的觀點,供網友們繼續討論!

一、農民窮,是窮在產業上!

過去常講的一句話叫“無農不穩,無商不活,無工不富”。就簡單的說明了農業就不是一個“富”的產業。是一個維護穩定的產業。經過幾十年的實踐,也證明了這個道理。改革開放搞活以後,出現了農民積極投身第三產業、服務第二產業,也不就是說明了這個問題嗎。試想一下,現在真正專門從事傳統農業的農民還有多少?其它商品價格不斷上漲,有漲有降,變化頻繁,幅度很大。糧食價格呢?基本穩定不變。因為它是關係國計民生最基本的問題。不能有跌宕起伏的價格變化。所以,國家在不斷提高農業效率的同時,也鼓勵農民積極投身其它產業,增加家庭收入。

二、農民窮,是窮在文化上!

農民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接受新事物、觀念更新較差。以後的大學擴招,持續的全面提升國民文化素質,很好的解決了這一問題。所以,新型農民就誕生了。他們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識,具有一定的專業技能,思想活躍,善於研究、善於鑽研。過去傳統的梨耬耙耱不見了,專業的農機具專業合作社誕生了!諸如此類,不僅大大的提高了農業生產的效率,而且沒有過去傳統農業的那麼苦和累。由於有文化,有知識,他們從事的門路就比較寬,賺錢的方法就比較多,因此,他們的生活遠比過去的農民富裕得多。

三、農民窮,是窮在結構上!

改革開放搞活前,我國的城鄉二元結構也是導致農民窮的一個根本原因。在那個時候農民就是農民,只能專心種地。要離開農業社,必須到大隊開證明、請假。就這還不一定批准。改革開放搞活以後,國家積極改變城鄉二元結構。實行以城帶鄉,工業反哺農業,城鄉一體化等,農村、農業情況明顯好轉。農民較之以前也明顯富裕。再加之,中央連年不斷的一號文件安排部署農村工作,城鄉差別的態勢正在縮小。二元結構正在逐漸打破。鄉村振興戰略、精準扶貧都將無疑的加快了農村的發展。

四、農民窮,是窮在大病上!

這是導致農民貧困的一個原因。有一句話常說:“辛辛苦苦幾十年,一病病到解放前”農民患不起大病,小病也是硬扛著就過去了,這其中的原因一是經濟原因,二是觀念原因。但是大病致貧確實是經濟原因。這一點很明顯,相信都感同身受。現在要好得多了。有大病救助、合作醫療等政策扶持,農民看病難的問題逐步得到解決。在精準扶貧上,國家還實行醫療脫貧政策。這就很好的解決了這一問題。

五、農民窮,是窮在娃上學上。

這也是一個原因。教育產業化,大學生擴招。一方面是讓大量的農民子弟走進了大學,學到了知識,為今後更好地發展奠定了基礎,這是非常值得肯定地一面。但是,由於高昂的學費導致農民家庭暫時的貧困,也是不可忽視的一個方面。當然,這種貧困是有時間性的。脫貧的預期是看得見的。近年來,國家加大了助學金的發放量,擴大了助學金的發放面,也實行了助學貸款,還有教育扶貧政策等,也在解決這些問題。

導致農民貧窮的原因的很多,但是,以上五條也是其中的主要原因。網友們,你也可以談出你的看法,為解決窮困出謀劃策!

我是凡塵觀生活!

謝謝!

再見!

關注農村 關心農業 關愛農民是我的本真!願與您探討“三農”問題!


凡塵觀生活


首先,讓我們來看一看農民的經濟收入情況。

在農村,農民的經濟來源主要是靠種地,養殖或者打工。如今市場上的農作物的價格低,並且農民種上一畝地,除去人耕地費,化肥,農藥的開支,根本掙不到什麼錢啊。

那麼從事養殖行業又是如何呢?養殖不僅風險很大,而且技術要求很高,沒有一定的經濟基礎實行規模化養殖。農民一年辛辛苦苦下來,無非就是幫飼料廠和豬販子們打工,根本掙不了多少錢!

至於農民外出打工還好一點,找到好工作一年掙上幾萬塊,既使差一點的工作也能掙一兩萬錢。然而,農民朋友文化水平普遍比較低,現在城市的基建工程開發的差不多了,進工廠的文化水平要求提高了。因此,很多的農民在城裡找不到工作,紛紛返回家鄉創業!


其次,我們再來看一看農民兄弟的開支情況。

現在,農村的經濟條件比較好,一般正常人家都是用電,煤氣燒水煮飯,每天吃得差不多都是豬肉,乾飯,一個五口之家月生活費開支1500塊錢。另外,孩子上學費用,老人小孩醫療費以及各種隨禮費,一個月下來1000塊左右吧。那麼,一年下來至少花掉3萬塊錢左右!

最後,我們再來總結一下,農民兄弟們的年收入情況。

如果夫妻兩人外出打工月入5000塊錢,一年下來有6萬塊錢,除掉一家生活費用3萬塊錢,每年可以存下3萬塊錢!如果在家鄉建個房子,最少也要20萬塊大洋,需要夫妻倆人打工7年!這個時候,可能孩子要上高中,大學,每年的收入可能全部花光!如果孩子長大,也需要20萬左右的結婚費用,這些費用只能向親朋好友借了!

綜上所述,以上是農村裡一個普通農民的生活情況,當然,農村裡肯定有一些更富有的家庭,也有更加貧窮的農民家庭。如果按照正常情況來分析,農民不努力奮鬥的話,只能是越來越貧窮了!


豬農巴巴


農民窮的主要原因:

一、稂食價格過低,使大量種糧的農民收入低,導致農業只能成為養家餬口而不能致富。

二、農民沒有定價權,工農業產品剪刀差嚴重存在。農藥、化肥、農業機具價格不斷上漲,種糧成本過高。

三、社會保障體系不完善不到位,農民老年出現看病及養老困難,醫療保險報銷額度小,杯水車薪。

四、產權制度不平衡,農民難以享受到社會經濟發展的紅利。土地流轉收益少。

五、教育不平衡,教育資源遠離農村。農村教育落後,師資力量少而弱,上大學成事少。

六、財政金融不均衡,財政支出投資少規模小。金融貸款抵押條件多,放貸額度小。

七、貧困捆綁了農民手腳,限制了致富思路和想象。農民無工無商不富。農民人口眾多,都爬在黃土地上刨食吃,永遠不會富裕起來。


天馬3951


農民到底窮在哪裡?作為一個地道的農民,認為主要原因在以下幾點

1.文化教育,因為普遍的農民文化都不高,不懂外面社會的掙錢方法,即使出去也是出門做苦力,掙低工資,因為文化限制了發展。

2.思想拘束,不願意接受新的致富方法,按照老一套的方法去種地,寧願出苦力,也不願意創業,嘗試新道路,總是感覺其他東西不行,不能掙錢,我是親身經歷過。

3.家庭壓力,因為農村彩禮的居高不下,普遍的家庭從結婚開始就欠賬,兒子一結婚就欠賬,家庭的壓力驅使這夫親得出門打工還債,兒子剛結婚面對債務自然也得出門,好不容易外債還完了,兒子也大了,也只能繼續出門出苦力掙錢,一輩一輩的循環。

4.工廠建設,農村沒有有效的大型企業,帶不動地方發展,農村沒有工作,只能出門打工了,在外打工平均工資5000元,自己除去吃住,往家裡郵錢只剩下3500元了,加上家裡支出,基本就不餘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