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美食:泥鳅下挂面



巢湖美食:泥鳅下挂面


狗肉上不了正席。类推一下,泥鳅下挂面也是上不了正席的。在我们家乡,平时来客人了,一般不会上泥鳅下挂面这道菜。除非是知己或者是至亲,他们自己点菜,才可能吃到泥鳅下挂面。但是,高手藏在民间。在美食文化上,泥鳅下挂面,算是民间美食中的高手。是的,泥鳅下挂面,是我们家乡巢湖的一道土菜。土的东西才是传统文化。我喜欢一个词,“本乡本土”。看来,泥鳅下挂面就是本乡本土的一道美食。

泥鳅面是一种亦饭亦菜的食物。顾名思义,是由泥鳅和面条做成的。在稻田广布、塘坝纵横的鱼米之乡——巢北,都有这道风味小吃,上百年来,乐此不疲。

巢湖美食:泥鳅下挂面


曾几何时,记得我小时候,上世纪七十年代初,计划体制纯粹的社会主义年代,农村三级机构是公社、大队、生产队。生产队偶尔遇到丰收了打平伙,就是全体社员聚在一起吃饭。社员烧,社员吃。泥鳅面和玉米粉鮓(猪)肉,是必备的两道菜。我清楚的记得,一次生产队夜晚开伙,半夜的时候,母亲买了一碗泥鳅面回来,青花的大海碗,泥鳅小的像蚕茧一般,黑不溜丘的,漂在黄稠稠的面条之间,上面几片芫荽叶子,香气扑鼻,我们兄妹一人分得小半碗,汤喝碗了,连碗底都添的干干净净。那时候的人,馋啊!后来我上初中了,住在父亲的农机厂里。厂里有几十名工人,泥鳅下挂面是常见菜。我父亲兼任过几年的炊事员,他说:“泥鳅下挂面,成本底,味道好,既可以当菜,也可以当饭。”公社的几家单位食堂,泥鳅下挂面也都是常见菜。建筑队食堂的老白毛师傅,烧的泥鳅面,县里的干部吃了都说好。记得一次县委书记和县长来,公社书记点名要老白毛烧,这个故事上了《巢县报》。据说是一个喜欢吃泥鳅面的记者写的,题目叫《东黄山脚下的大众美食——泥鳅面》。后来,建筑队解散了,老白毛在镇里开了一家饭店——老白毛饭店。招牌菜就是“泥鳅下挂面”。

巢湖美食:泥鳅下挂面


再后来,我师范毕业了,分回了家乡任教。老师们口干舌燥的时候,就常常聚在一起,三五成群,小锅小灶,泥鳅下挂面是必备菜肴。慢慢的,我也学会了烧泥鳅下挂面。野生的黑泥鳅,肥嘟嘟的,纯手工的挂面,十三香,辣椒酱,猪油,生姜蒜泥葱末芫荽,用老虎灶煮它一大锅,用盆子盛,吃完了一盆再上一盆,含山的“小茅台”或者大肚子瓶的“巢湖佳酿”,是教书先生们夜晚苦中寻乐的最好诠释。再后来,泥鳅是我们自己用泥鳅钓子下的,用一根长线,一尺左右栓个泥鳅卡,用红蚯蚓做诱饵,只要有水体的地方肯定下到泥鳅。泥鳅是一种生命力极强的鱼,放在缸里养,半个月还活蹦乱跳的。挂面嘛,是巢北面师傅的拿手手艺,东黄山乃大别山余脉,岗地多,旱地多,麦子产量大,由于日照时间长,碾成的面粉很有筋骨,抻出来的面条,长又细,柔韧性极好,和泥鳅搭配,烧成菜,味道鲜美。关键在于,家乡富产泥鳅和面条,物物搭配,竟然成就乡村的一到美味佳肴——泥鳅下挂面。乡谚曰:泥鳅下挂面,好吃还不贵。

儿子单飞之后,他把泥鳅面带到的浙江。他小声对他妈妈说:“老妈,杭州人不怎么爱吃泥鳅。泥鳅在那里不值钱。下次你们来的时候,带点挂面就可以了。隔三差五的烧锅泥鳅面给我吃。”以至于,我们夫妇一到杭州去,就用篮子拎面条去,上火车时,列车员都笑了,“怎么,南方卖不到挂面吗?”不仅儿子喜欢吃,准媳妇也开始喜欢吃了。并且把我们巢湖的土菜——泥鳅下挂面带到了她的家乡。她家的乡民们说:“水中人参——泥鳅,配挂面烧菜,味道独特,香辣爽口,百吃不厌。”

泥鳅下挂面,现在是巢湖名土菜之一。也许不远的将来,泥鳅下挂面,也和银鱼蒸鸡蛋、青椒白米虾、中垾小罐汤一起,走上正规席子,红白喜事里,少不了它。

最忆是巢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