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仪为复辟,想出一石二鸟之计,把《四库全书》卖给日本人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溥仪退位,清王朝灭亡。

溥仪虽为退位皇帝,但仍住在紫禁城内,生活费用由民国政府拨给,照旧过着皇帝的生活。

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冯玉祥倒戈回京,软禁了曹锟,吴佩孚垮台。冯玉祥派鹿钟麟带兵入紫禁城,逼溥仪离开了皇宫。

溥仪为复辟,想出一石二鸟之计,把《四库全书》卖给日本人

溥仪

溥仪贵为皇帝,是有野心的,被赶出紫禁城后,他没了经济来源,又心系复辟大业,便开始想尽办法捞钱。

溥仪一方面勾结帝国主义,另一方面又周旋于国内军阀、政客之间。但这需要经济基础,他为了筹措经费,将目光盯上了故宫中的文物。

中国历代宫廷都有收藏文物的传统,宫廷收藏一代代传下来,已经相当丰富。明清两朝的皇帝更加重视文物收藏,特别是乾隆时期,宫廷的收藏达到了极盛。

溥仪为复辟,想出一石二鸟之计,把《四库全书》卖给日本人

清朝灭亡后,这些文物都应该收归国有,但是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他在《清室优待条件》中规定“大清皇帝辞位之后,其原有之私产由中华民国特别保护”的条文,把紫禁城内的钱财和文物,都给了溥仪,成了他的私产。

溥仪在皇宫时,对宫中文物任意处置,1922年,溥仪以宫内经济紧张为借口,企图把珍藏在紫禁城保和殿的《四库全书》卖给日本人,双方已经谈好了120万元的价格。

当时的爱国人士得知后,极力反对,最后在民国教育部的阻止下,保住了这部国宝。

溥仪为复辟,想出一石二鸟之计,把《四库全书》卖给日本人

溥仪当时是想一箭双雕,既得到了大量复辟经费,又拉拢了日本帝国主义,得到了他们的支持。

可惜,他的如意算盘落空了,民众是爱国的,即使再穷,也不能把祖宗留下来的东西卖给外国人。

《四库全书》如果真的流入海外,对我国可谓极大的损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