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是不是正统?开国皇帝:是;书生:不是;遭《四库全书》狂批

自古以来,中国历代王朝建国,必然有一套论述,证明本朝君临天下的合法性,这就是所谓的"正统"。通常来说,这个合法性是来自对前朝的继承,汉、魏、晋、宋齐梁陈、隋唐、宋是一个连续的谱系。但是,这一传承在元朝发生了断裂。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境沦陷于异民族。因此明朝建立后,立刻就面临着一个大问题:如何诠释明朝的正统性和合法性?明朝的正统地位,是继承自元朝(从而必须承认元朝也是正统),还是来自于"驱除胡虏,恢复中华"的历史功绩?

元朝是不是正统?开国皇帝:是;书生:不是;遭《四库全书》狂批

明朝初年,明太祖朱元璋及大多数大臣都认为元朝是正统。明太祖称"朕本农家, 乐生于有元之世"。又说"元世祖肇基朔漠,入统中华,生民赖以安靖七十余年"。在明军北伐时发布的《谕中原檄》中,一面表示夷狄不应据有天下:"自古帝王临御天下,中国居内以制夷狄,夷狄居外以奉中国,未闻以夷狄居中国治天下者也……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但同时却又承认元朝拥有天命"自宋祚倾移,元以北狄入主中国,四海内外,罔不臣服,此岂人力,实乃天授。"在洪武元年正月颁布的《即位诏》中,又说:"朕惟中国之君,自宋运既终,天命真人于沙漠,入中国为天下主,传及子孙,百有余年。"

大体上,明初对元朝的看法是,元朝虽出于夷狄,但终究占据了整个中国,实现了"大一统",因此应当是天命所归,是正统。元朝末年群雄并起,实在是元朝本身施政残暴,民不聊生,导致丧失天命所致,与元朝是夷狄并无关系。而明朝的天下,取自于反元群雄,而非元朝。明朝的正统性,来自元朝正统的转移。

元朝是不是正统?开国皇帝:是;书生:不是;遭《四库全书》狂批

基于这种认识,明朝初年对自身建国合法性的论述,便是承认元朝是正统,而贬反元义军为"盗贼";明初下令编修《元史》,不仅承认元是正统,并且将元朝正统的开始追溯到成吉思汗称汗时,与当时的宋朝相并列;同时,明朝还在南京建立历代帝王庙,将元世祖忽必烈入祀其中,与唐宗宋祖同等地位。

但是明朝士大夫中也存在否定元朝正统的观点。其最初代表人物是著名的方孝孺。他在《释统》一文中否定了 "地盘大自然就是正统"的观点,提出取天下的方式和统治集团的出身对于政权合法性至关重要,甚至比治理绩效的优劣更为重要,即"取之不以正,使全有天下,亦不可为正","夷狄而僭中国……治如苻坚,亦不可继统矣"。

按照这种观点,得国不正,地盘再大也不是正统;夷狄出身,不管治理的多好,也不能成为正统。由此得出的推论是,明朝的正统性,应来自于驱除胡虏,史书应将元朝抹去,而直接以明朝接续宋朝。

元朝是不是正统?开国皇帝:是;书生:不是;遭《四库全书》狂批

明朝中后期,否定元朝正统的观点在士大夫中成为主流。嘉靖皇帝下令将元世祖像移出历代帝王庙,加以捣毁。民间则掀起了针对宋辽金元史的修史运动,其主旨是批判元朝修的《宋史》、《辽史》、《金史》和明初修的《元史》,否定辽金元正统,将宋树立为唯一正统,并且让明朝直接继承宋的正统。

这场修史运动中,以王洙《宋史质》一书最具代表性。这本书明确其主旨为弘扬春秋大义"内诸夏而外夷狄"。作者将《辽史》和《金史》废除,两国列入"夷服",降为宋朝属国的地位,称"先王严五服之制, 所以谨华夷之辨也。"《宋史质》并且认为元也不是正统,书中把元朝年号全部削去,尊明太祖的高祖为德祖元皇帝,接在南宋少帝之后纪年,以此表明元朝非法,明朝直接继承宋的正统。

明亡之后,王夫之撰写《黄书》,对于明朝士人对政权合法性的观点进行了总结,即"可禅、可继、可革,而不可使夷类间之!"

到了清朝,《四库全书》编写者对《宋史质》一书恨之入骨,骂其"荒唐悖谬,缕指难穷。自有史籍以来,未有病狂丧心如此人者。其书可焚,其板可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