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苏式14.5毫米重机枪?

茶與布朗


二战时期,德国战术空军的斯图卡俯冲轰炸机刺耳的怪啸声和猛烈的对地打击火力,可没让苏军步兵少吃苦头,为了抵御德军的空中打击,苏军利用了一切可对空射击的火力,甚至就连反坦克枪都用来对付空中目标。

战争虽然以德国失败,苏军胜利而告终,但德国的空中打击,确实让苏军长了记性。冷战的开启,苏军发现北约战术空军战力非常强悍,于是,军工部门开始研发新型的步兵对空作战武器,KPV-14.5毫米重机枪,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诞生了。

此枪械采用了枪管短后坐式自动原理,为了提高射速,装有膛口助退器,由150发弹链方式供弹,可选择左右供弹,枪重49.1公斤,射速每分钟600发。

14.5毫米是苏军特有的口径,原本就是反坦克枪弹,其特点就是发射药非常大,弹头重60克,初速每秒将近1000米,在500米距离上,能击穿32毫米均质钢板,所以弹头威力非常大。

甚至有爆炸型号的14.5毫米口径弹药,弹头构造和20毫米口径的炮弹差不多,对付武装直升机威力已绰绰有余。

KPV-14.5毫米重机枪,有单管、双管和4管三种不同的装备型号,对应的编号为ZPU-1、ZPU-2、ZPU-4。

其中,ZPU-4战斗全重有2吨有余,实际上和一门小口径高炮的分量相差无几;单管的ZPU-1上轮架后,也重达100余公斤,步兵根本无法携行,所以当作固定的要塞防御武器还差不多。

KPV-14.5毫米重机枪曾参与了越战,但似乎没有击落空中战斗机的实战记录,某国援越高炮部队用其来保护37高炮和57高炮阵地,KPV-14.5毫米重机枪对空射击时,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甚至都盖过了37高炮射击声,射出的高机弹幕非常雄壮,起到了空中战机不敢靠近,驱离敌战斗机的作用。

目前,KPV-14.5毫米重机枪已被苏俄军队淘汰,但在中东冲突地区却大受欢迎,笨重的单管、双管甚至4管机枪,都被装上了皮卡车,成了一挺大口径的车载重机枪。

战火纷飞的中东冲突地区,KPV-14.5毫米这把老旧的重机枪,以前称高射机枪,将继续发挥大杀器的作用,对付武装直升机、轻型装甲车都不是问题,此高射机枪横扫时,对人体的危害特别大,被其击中一发弹丸,想存活下来是非常困难的。

本文由“国平军史”发布。


国平军史


苏制14.5毫米重机枪即弗拉季米诺夫于二战后期设计的14.5毫米大口径重机枪,在五十年代开始广泛装备苏军部队。

从ZPU-4高射机枪到BTR装甲输送车和BRDM装甲侦察车等轻型车辆都有装备。因为在当时的测试中,14.5毫米机枪相比较西方的20毫米,25毫米机炮重量轻,结构简单,携弹量更多;但是毁伤效果更好。在西藏解放军对仿制的56式14.5毫米机枪与新型25毫米高炮进行对比测试,发现14.5毫米机枪在高原恶劣环境表现更好。

在越南的zsu高射机枪与在阿富汗的中国仿制的14.5毫米机枪分别给美军和苏军的直升机都带来了巨大伤亡。即便是号称23毫米机炮都无法击穿的雌鹿武装直升机也屡屡被56式14.5重机枪击穿座舱装甲,杀伤驾驶员。

但是发展到现代,因为新型弹药发展,14.5毫米机枪在威力上已经无法与20毫米机炮与12.7重机枪相比,从而很快被中,俄两国军队淘汰,转入二线警备部队和海洋执法机构,转而选择23毫米机炮与30毫米机炮。不过对于缺乏军费的广大第三世界国家,14.5毫米机枪依旧是最佳选择,各种型号的KPV14.5毫米机枪至今广泛活跃在中东,非洲,阿富汗等战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