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蘇式14.5毫米重機槍?

茶與布朗


二戰時期,德國戰術空軍的斯圖卡俯衝轟炸機刺耳的怪嘯聲和猛烈的對地打擊火力,可沒讓蘇軍步兵少吃苦頭,為了抵禦德軍的空中打擊,蘇軍利用了一切可對空射擊的火力,甚至就連反坦克槍都用來對付空中目標。

戰爭雖然以德國失敗,蘇軍勝利而告終,但德國的空中打擊,確實讓蘇軍長了記性。冷戰的開啟,蘇軍發現北約戰術空軍戰力非常強悍,於是,軍工部門開始研發新型的步兵對空作戰武器,KPV-14.5毫米重機槍,就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誕生了。

此槍械採用了槍管短後坐式自動原理,為了提高射速,裝有膛口助退器,由150發彈鏈方式供彈,可選擇左右供彈,槍重49.1公斤,射速每分鐘600發。

14.5毫米是蘇軍特有的口徑,原本就是反坦克槍彈,其特點就是發射藥非常大,彈頭重60克,初速每秒將近1000米,在500米距離上,能擊穿32毫米均質鋼板,所以彈頭威力非常大。

甚至有爆炸型號的14.5毫米口徑彈藥,彈頭構造和20毫米口徑的炮彈差不多,對付武裝直升機威力已綽綽有餘。

KPV-14.5毫米重機槍,有單管、雙管和4管三種不同的裝備型號,對應的編號為ZPU-1、ZPU-2、ZPU-4。

其中,ZPU-4戰鬥全重有2噸有餘,實際上和一門小口徑高炮的分量相差無幾;單管的ZPU-1上輪架後,也重達100餘公斤,步兵根本無法攜行,所以當作固定的要塞防禦武器還差不多。

KPV-14.5毫米重機槍曾參與了越戰,但似乎沒有擊落空中戰鬥機的實戰記錄,某國援越高炮部隊用其來保護37高炮和57高炮陣地,KPV-14.5毫米重機槍對空射擊時,發出震耳欲聾的聲響,甚至都蓋過了37高炮射擊聲,射出的高機彈幕非常雄壯,起到了空中戰機不敢靠近,驅離敵戰鬥機的作用。

目前,KPV-14.5毫米重機槍已被蘇俄軍隊淘汰,但在中東衝突地區卻大受歡迎,笨重的單管、雙管甚至4管機槍,都被裝上了皮卡車,成了一挺大口徑的車載重機槍。

戰火紛飛的中東衝突地區,KPV-14.5毫米這把老舊的重機槍,以前稱高射機槍,將繼續發揮大殺器的作用,對付武裝直升機、輕型裝甲車都不是問題,此高射機槍橫掃時,對人體的危害特別大,被其擊中一發彈丸,想存活下來是非常困難的。

本文由“國平軍史”發佈。


國平軍史


蘇制14.5毫米重機槍即弗拉季米諾夫於二戰後期設計的14.5毫米大口徑重機槍,在五十年代開始廣泛裝備蘇軍部隊。

從ZPU-4高射機槍到BTR裝甲輸送車和BRDM裝甲偵察車等輕型車輛都有裝備。因為在當時的測試中,14.5毫米機槍相比較西方的20毫米,25毫米機炮重量輕,結構簡單,攜彈量更多;但是毀傷效果更好。在西藏解放軍對仿製的56式14.5毫米機槍與新型25毫米高炮進行對比測試,發現14.5毫米機槍在高原惡劣環境表現更好。

在越南的zsu高射機槍與在阿富汗的中國仿製的14.5毫米機槍分別給美軍和蘇軍的直升機都帶來了巨大傷亡。即便是號稱23毫米機炮都無法擊穿的雌鹿武裝直升機也屢屢被56式14.5重機槍擊穿座艙裝甲,殺傷駕駛員。

但是發展到現代,因為新型彈藥發展,14.5毫米機槍在威力上已經無法與20毫米機炮與12.7重機槍相比,從而很快被中,俄兩國軍隊淘汰,轉入二線警備部隊和海洋執法機構,轉而選擇23毫米機炮與30毫米機炮。不過對於缺乏軍費的廣大第三世界國家,14.5毫米機槍依舊是最佳選擇,各種型號的KPV14.5毫米機槍至今廣泛活躍在中東,非洲,阿富汗等戰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