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岁老人长期生活不能自理,总是会怒骂别人,子女和儿媳该怎样理性对待?

华合源



寒若冰HAN


有个朋友,他老妈八十多岁以两年不能自理,三餐要费时间喂食,每天抱起坐椅抱落睡床,虽有穿尿裤,但还是每天要洗衣物床单之类,因便秘而大便数天半月不等,每次大便费时费力嚷嚷难受,而且经常发怒恶言骂人,夜里不时吵闹让人无法睡觉。两个儿媳怕被骂而不来护理,这个朋友和老爸全职负担,朋友他单身汉没牵挂,就当作儿媳责职来分担父亲护理压力,一人当仔又当媳二职责,收收洗洗既脏又嗅也无怨言兄嫂不是,默默地贴心周到照顾老妈而无啰嗦,真是孝仔不用多。

仔儿多不一定好,现在的儿媳们孝顺很少见,还要公婆迁就惯着也心安理得,普遍女人们当女儿就对父母好,当儿媳就对公婆不好,这种私心观念为何占据世道?

现在高龄老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存尊严存在很多问题,有的受经济条件限制生活困苦,有的受病疼折磨不能自理,有的虽行动方便但行言让后辈讨厌,有的儿孙不孝或受虐待丢弃,有的影响拖累儿孙生活工作……种种老年养老问题考验人性和社会主流正能量。


华合源


老人八十多岁,,一天的闹,,证,,明老人已老年痴呆,,作为儿女就得高看父母,,父母养我们小,,我们养父母老,,作为子女就得尽责任,,尽义务,不要认为父母老了烦人了,就把父母送养老院,,我自己认为父母老了把父母送养老院,,一切都省心,省力,这样做的儿女今后,你们不后悔吗,你们到老了你们的儿女,嫌弃你们,也不愿意照顾你们,,也把你们送的养老院 你们高兴吗,,因此照顾父母是做儿女的责任,和义务,我父亲瘫痪十年,,我一个人照顾,,一个三个孩子,两个不管,我一个人照顾十年,,我无怨无悔,,我给儿女积德,,给我自己积,,德,,


用户419562041665


说来真是可怜,人这一辈子太难,等到活明白了,就知道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一辈子有多难得,又是多大的福气了。

人老了,特别是生活不能自理的,像骂人这种情况的也还不是个案,而且是你对他越好他还越骂得厉害,有的是你刚给他吃过饭,他就说已经好几天没给他吃饭了,不孝顺等等,有的是不知大小便,弄得哪都是,洗洗涮涮那就是不停的事,有的是一天几乎二十四小时啊不停折腾,因为他不舒服,所以也睡不踏实,便几分钟一喊,你得给他翻身等等,如果是几天的话,我想绝大部分还是可以忍受的,所谓不孝顺也是“久病床前”,因为这个时候的儿女负担最重,上有老,下有小,还得工作,时间长了,确实受不了。

但面对老人,却该孝顺还得孝顺,老人实在闹的不行,适当冷处理一下,如果不行,就多看一些佛教故事,类似二十四孝故事等,想着熬过最艰难时候就好了,人都有老的时候,想想他们的不易,如果没人管,他们不是更难活,也就一天天过来了。

因此有时面对伺候老人偶尔发牢骚的儿女,只要他们是真心对老人的,希望大家能给予理解,不要轻易说伺候老人的儿女不孝顺,因为他们的确有累得快要崩溃的时候,不要觉得嘴上说得好听的就一定是孝顺的,因为他们很可能从来就没有伺候过老人。

话说回来,老人我们还得管,只是他们老了,有时真的是在犯糊涂,但我们一般只能容忍,尽量调整自己心态,所谓问心无愧就好。


凡人凡举凡思


人生规律正常现象,唯有耐心照顾,多些宽容,多些理解,也是子女应尽的义务和责任。谢谢!


張毓德的笑看人生


主要是身体机能衰退,个人价值丧失,对生活失去希望,毕竟八十多岁的老人了,脾气暴躁或愁眉不展,不好与人相处等都是长期卧床不能自理老人常见的心理情绪状态,这个可能是老年痴呆综合症,老了就是去记忆和失去情绪控制,人们常说的脾气暴躁的父母,理解为孝,不要理会,老人吗就跟小孩是一样的,都有一个节段,时好时坏,装没听见就是了,唠叨的父母,聆听为孝,不能回嘴。病患的父母,多份照顾为孝。 人老了是可怜的,希望那个你有点耐心,我们都会慢慢变老,趁现在还能孝顺父母,请尽心尽力!......


青春说事


老小老小,人老了到了一定年龄,也就跟个小孩子似的,凡事也不能太惯着,任由其性子,特别是这里所描述的老人,脾气又臭又硬,还要人伺候,儿女应该同心协力,必要时给他制定约法三章进行约束,有时间常带着出来溜达溜达转转,散散心,我相信任何的脾气也是有原因的,让老人心宽、舒心!有点难😔,但是摊到了又能怎么办??毕竟是不能自理了!



生在狗年的猪宝宝


对于高龄老人有时会像孩子一样发些脾气也属正常,要理解和宽慰。八十多岁的老人可谓是高龄老人,在思维习惯上会有些和我们常人不同之处,家人要理解宽慰才好。常言说老小孩就是这个理,如果当前的情况已经影响到了家庭生活,不妨带老人到医院的相关科室进行一下全面检查,看看是否有身体生理心理情况变化。可能的话,多陪老人聊聊,老年人多需陪伴,尽一切可能让老人开心高兴一些。


虔城沙鸥


一,观念的改变。人老了,和小孩一样,执拗纯真,人生是一个圈,自己心里上要能接受这个变化,他们已经不是大山,而是一种和自己生命相连的过去,没有了老人意味自己有一半生命永远离开。

二,个例分析,找到他们的心结,知道他们在想什么怕什么希望什么。有的有心结帮他了了即可,有念想替他达到,有恐惧替他找依托,最后一点指临终关怀,往往用宗教化解。

三,亲情。儿女多在周边,让父母感觉时间没变,是熟悉的环境。对待老人要和对待小孩一样真心。


道家者流


我的老父亲现在就是这个样子,做儿女的沒有选择,该做什么做什么,只要父亲提出要求,我们都会尽量去做,去满足,即使心里委屈。我们兄妹在一起,也会互相诉苦抱怨,但是面对父亲时,我们还是尽心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