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歲老人長期生活不能自理,總是會怒罵別人,子女和兒媳該怎樣理性對待?

華合源



寒若冰HAN


有個朋友,他老媽八十多歲以兩年不能自理,三餐要費時間餵食,每天抱起坐椅抱落睡床,雖有穿尿褲,但還是每天要洗衣物床單之類,因便秘而大便數天半月不等,每次大便費時費力嚷嚷難受,而且經常發怒惡言罵人,夜裡不時吵鬧讓人無法睡覺。兩個兒媳怕被罵而不來護理,這個朋友和老爸全職負擔,朋友他單身漢沒牽掛,就當作兒媳責職來分擔父親護理壓力,一人當仔又當媳二職責,收收洗洗既髒又嗅也無怨言兄嫂不是,默默地貼心周到照顧老媽而無囉嗦,真是孝仔不用多。

仔兒多不一定好,現在的兒媳們孝順很少見,還要公婆遷就慣著也心安理得,普遍女人們當女兒就對父母好,當兒媳就對公婆不好,這種私心觀念為何佔據世道?

現在高齡老人的生活質量和生存尊嚴存在很多問題,有的受經濟條件限制生活困苦,有的受病疼折磨不能自理,有的雖行動方便但行言讓後輩討厭,有的兒孫不孝或受虐待丟棄,有的影響拖累兒孫生活工作……種種老年養老問題考驗人性和社會主流正能量。


華合源


老人八十多歲,,一天的鬧,,證,,明老人已老年痴呆,,作為兒女就得高看父母,,父母養我們小,,我們養父母老,,作為子女就得盡責任,,盡義務,不要認為父母老了煩人了,就把父母送養老院,,我自己認為父母老了把父母送養老院,,一切都省心,省力,這樣做的兒女今後,你們不後悔嗎,你們到老了你們的兒女,嫌棄你們,也不願意照顧你們,,也把你們送的養老院 你們高興嗎,,因此照顧父母是做兒女的責任,和義務,我父親癱瘓十年,,我一個人照顧,,一個三個孩子,兩個不管,我一個人照顧十年,,我無怨無悔,,我給兒女積德,,給我自己積,,德,,


用戶419562041665


說來真是可憐,人這一輩子太難,等到活明白了,就知道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一輩子有多難得,又是多大的福氣了。

人老了,特別是生活不能自理的,像罵人這種情況的也還不是個案,而且是你對他越好他還越罵得厲害,有的是你剛給他吃過飯,他就說已經好幾天沒給他吃飯了,不孝順等等,有的是不知大小便,弄得哪都是,洗洗涮涮那就是不停的事,有的是一天幾乎二十四小時啊不停折騰,因為他不舒服,所以也睡不踏實,便幾分鐘一喊,你得給他翻身等等,如果是幾天的話,我想絕大部分還是可以忍受的,所謂不孝順也是“久病床前”,因為這個時候的兒女負擔最重,上有老,下有小,還得工作,時間長了,確實受不了。

但面對老人,卻該孝順還得孝順,老人實在鬧的不行,適當冷處理一下,如果不行,就多看一些佛教故事,類似二十四孝故事等,想著熬過最艱難時候就好了,人都有老的時候,想想他們的不易,如果沒人管,他們不是更難活,也就一天天過來了。

因此有時面對伺候老人偶爾發牢騷的兒女,只要他們是真心對老人的,希望大家能給予理解,不要輕易說伺候老人的兒女不孝順,因為他們的確有累得快要崩潰的時候,不要覺得嘴上說得好聽的就一定是孝順的,因為他們很可能從來就沒有伺候過老人。

話說回來,老人我們還得管,只是他們老了,有時真的是在犯糊塗,但我們一般只能容忍,儘量調整自己心態,所謂問心無愧就好。


凡人凡舉凡思


人生規律正常現象,唯有耐心照顧,多些寬容,多些理解,也是子女應盡的義務和責任。謝謝!


張毓德的笑看人生


主要是身體機能衰退,個人價值喪失,對生活失去希望,畢竟八十多歲的老人了,脾氣暴躁或愁眉不展,不好與人相處等都是長期臥床不能自理老人常見的心理情緒狀態,這個可能是老年痴呆綜合症,老了就是去記憶和失去情緒控制,人們常說的脾氣暴躁的父母,理解為孝,不要理會,老人嗎就跟小孩是一樣的,都有一個節段,時好時壞,裝沒聽見就是了,嘮叨的父母,聆聽為孝,不能回嘴。病患的父母,多份照顧為孝。 人老了是可憐的,希望那個你有點耐心,我們都會慢慢變老,趁現在還能孝順父母,請盡心盡力!......


青春說事


老小老小,人老了到了一定年齡,也就跟個小孩子似的,凡事也不能太慣著,任由其性子,特別是這裡所描述的老人,脾氣又臭又硬,還要人伺候,兒女應該同心協力,必要時給他制定約法三章進行約束,有時間常帶著出來溜達溜達轉轉,散散心,我相信任何的脾氣也是有原因的,讓老人心寬、舒心!有點難😔,但是攤到了又能怎麼辦??畢竟是不能自理了!



生在狗年的豬寶寶


對於高齡老人有時會像孩子一樣發些脾氣也屬正常,要理解和寬慰。八十多歲的老人可謂是高齡老人,在思維習慣上會有些和我們常人不同之處,家人要理解寬慰才好。常言說老小孩就是這個理,如果當前的情況已經影響到了家庭生活,不妨帶老人到醫院的相關科室進行一下全面檢查,看看是否有身體生理心理情況變化。可能的話,多陪老人聊聊,老年人多需陪伴,盡一切可能讓老人開心高興一些。


虔城沙鷗


一,觀念的改變。人老了,和小孩一樣,執拗純真,人生是一個圈,自己心裡上要能接受這個變化,他們已經不是大山,而是一種和自己生命相連的過去,沒有了老人意味自己有一半生命永遠離開。

二,個例分析,找到他們的心結,知道他們在想什麼怕什麼希望什麼。有的有心結幫他了了即可,有念想替他達到,有恐懼替他找依託,最後一點指臨終關懷,往往用宗教化解。

三,親情。兒女多在周邊,讓父母感覺時間沒變,是熟悉的環境。對待老人要和對待小孩一樣真心。


道家者流


我的老父親現在就是這個樣子,做兒女的沒有選擇,該做什麼做什麼,只要父親提出要求,我們都會盡量去做,去滿足,即使心裡委屈。我們兄妹在一起,也會互相訴苦抱怨,但是面對父親時,我們還是盡心盡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