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帶著一年級的孩子預習、複習,孩子的反饋也還可以,但是一考試就砸,這是怎麼回事?

apple3798126


問題出在一年級孩子對輔導的過度心理依賴上,在家裡家長輔導孩子學習是一對一,而到了班級裡卻失去了這種特殊“待遇”,因為老師面對全班同學是一對多。當你的孩子得不到老師一對一的關注時,他就跟不上正常的節奏,尤其是在考試時。

為什麼一年級孩子一考試成績就不理想呢?主要源於孩子識字量小,不能獨立讀題。不管是在單元測驗還是期中期末考試時,都需要監考老師給全班學生讀題目。而有些視覺和聽覺缺乏專注的孩子,弱點就充分暴露出來了——跟不上或者乾脆不跟老師讀題的節奏。老師讀完題了,你的孩子如果還沒有完全理解題意,那他在答題時就要靠猜或懵了。

為了解決孩子注意力專注和思維反應速度,需要在家裡專門對孩子進行好習慣養成,如讀題時的視覺專注練習,閉上眼聽題時的聽覺專注練習,兩遍讀完後,你考一考孩子,剛才題目是什麼意思?如果孩子說不出來,說明他剛才在聽題時沒有專注,或者理解能力跟不上。

而對於讀題這個環節,家長最容易出現的問題就是節奏,語速、停頓、輕重、語氣都要表現出來,特別是語速和停頓,如果你不注意,只要速度快就容易讓孩子聽不懂,理解不了。因此,在練習過程中家長要採取先慢後快,先易後難,先短後長的原則,讓孩子逐步適應。


韓國成老師


我家孩子去年上一年級。有一段時間,我也天天帶著他預習複習,之後我還會給他出題目,讓他做一下。孩子的反饋不錯,但等到考試,同樣類型的題目,換一個考法,他還是不會做直接空著,或者做錯了。

當時看到他的考卷,看到被扣掉的分數,我真的是覺得很無奈。

事後我在反思,我可能要更專注兩點:

1.孩子預習複習了,我出了兩道題,孩子也做對了,是不是代表孩子真的懂了?

從好幾次考試的情況來看,不是。考試的靈活性更強,題目一變,孩子反應不過來。

怎麼辦?繼續講!不斷重複!

2.孩子當時的確是懂了,也會了但是考試的時候又忘了。

這倒是也符合孩子的年齡特點,六七歲的孩子忘性大。

怎麼辦?交叉複習!

比如現在學到第四單元了,回過頭來,把第二單元的內容再撿回來,給孩子複習一遍。

孩子還小,真的有一個開竅的過程,慢慢來吧,急不得。反正我們家孩子就是這樣,現在二年級了,省事兒多了。您家孩子的希望就在前方。加油!

歡迎您關注我哦,我是小公主變形計,專注兒童教育。


小公主變形計


從描述看,我覺得是方法問題!身為數學老師就談下數學吧,一年級認知特點是動手實操+情景帶入引導提問為主。而不是照著書本念。其實書本上很多情景導入,家長往往沒有去真正讓孩子去經歷。這樣他就無法通過自身經驗來理解概念,更談不上去運用已學知識了。考試分數不能代表孩子真實數學能力。還有就是發下來的教具,幾個家長用了呢。我是王老師,致力於小學數學的精品問答!因為最近一直更新自己的一年級趣味數學專欄,核心教育觀是激發孩子自主學習動力。所以無論從形式還是趣味性,都精心設計,歡迎題主去了解。雙11特惠中!

一年級數學學習過程

拿一年級數與形各舉一例吧。

① 數的組成和分解

10的組成和分解,是湊十法和破十法的基礎,是20以內加減法心算的基礎。學習循序漸進,預習了,不等於懂了,懂了不等於理解了,理解了不等於能熟練運用了。也許是考試成績不好的一個原因,另外就是興趣問題,學習有了興趣才會去專注,才會去保證正確率,才會更有自信,更願意學,這就是學習的良性循環。興趣是起點!可以從8個蘋果分兩個盤子實際動手來練習。

② 生活中的各種形狀

先從摸得著的立體圖形開始認知,然後剝離出點線面。這些不同圖形的特徵,往往直接來自於孩子生活裡的經驗,否則無法轉化為自己的理解描述出來,背知識沒有用,理解才重要,圖形計數才會去按自己的理解去分類計數。比如長方體和正方體是比較容易混淆的。

學習更多好玩有趣的數學認知方法


一學堂王老師


這個問題好像是一年級小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很多家長也在一起探討這樣的問題,而且顯得特別焦慮。大家都覺得自己作為家長已經盡心盡力,可為什麼孩子的成績一塌糊塗?



首先,家長每天帶孩子預習,複習,但是忽略了一個重要的問題。在預習複習的過程中,主導作用在家長這裡,家長引導孩子,孩子跟著家長的思維常態進行,看不出什麼問題。但是給孩子一張卷子,問題就都暴露出來,說明孩子對家長的依賴心理。家長在輔導孩子預習,複習之後,也要給孩子一個小小的測試,那怕是幾道簡單的題目,讓孩子獨立去完成,也鍛鍊了孩子的應試能力。



其次,一年級的小學生還普遍存在一個問題,不會審題。這也是考試成績不理想的一個原因,因為年齡小,認識的字少,加之練習少,對於題目要求,孩子理解不了,所以就產生誤解,題也做不對。家長可以從審題方面下手輔導,也是提高孩子成績的一個方法。



用對方法,積極輔導,不要焦慮,你的孩子也可以成績優異。


餘爭的世界


1.孩子做題依賴性太強,沒有養成獨立審題做題的習慣。

孩子如果平時學習的時候,是家長和老師給他讀題,在讀題的過程中,其實就等於把這道題進行了講解。這樣孩子可能會做。但是考試的時候,他需要獨立的審題。如果孩子理解力比較差,那麼不能夠獨立審題,明白題目的意思,那麼他就不會做了。

所以平時寫作業的時候,儘量讓孩子自己獨立完成,家長和老師不要過多的參與。

孩子如果在寫作業的過程中遇到了困難,就跳過這道題,先寫下邊兒的。等他把所有的作業寫完後,統一問家長。不要一邊兒寫一邊兒問。

2.孩子做整張試卷的時候,需要持久的注意力。

孩子平時做題可能做的只是一類題,孩子會做,但是在整張試卷兒上有各種各樣的題,綜合能力差的孩子就蒙了,就不會做了。

整張試卷兒一氣兒做下來,需要孩子有持久的注意力。一年級的孩子注意力容易分散,如果孩子平時寫作業的時候有邊玩兒邊寫的情況,那麼他在答整張試卷上就顯得比較吃力。

其實一年級的知識點還是比較簡單的,如果孩子有做過幾張整張的模擬試卷兒,進行過整張卷的練習,那麼,還是能夠取得優異的成績的。


禾頁老師


一年級的學生,剛剛從幼兒園過渡,真正意義上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剛開始很難適應。作為家長,這個時候只有好好引導。老師規定每天晚上要複習當天所學的,讓其徹底消化吸收。還要預習第二天要學習的,讓其有些印象,老師上課時孩子就不會一臉茫然,提高學習效率。我們都是一樣的,剛開始孩子學拼音老師要求每天晚上錄音,孩子在一邊讀得很流利順暢的,可是一對著手機就發慌,每天晚上的作業都要錄好幾次才能成功,如今習慣了就順利了。

一年級的孩子,到一個全新的環境,是需要一段時間來適應的,自己家長輔導得還行,但是考試成績就不理想。這有幾個方面的原因:第一:一年級考試是因為自身識字不多,老師念題他聽不懂。第二:做題速度慢,老師念題時大部分做完了他就會念下一個題,如果慢了可能沒聽到下一個題,或許下一個聽到了上一個沒做完又不記得上題是什麼,導致失分。第三心理素質不行,見到試卷緊張,頭腦一片空白。第四:掌握不牢靠,這就需要平時多學習練習。考試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書寫。

隨著智能化的到來,越來越多的家長都更重視孩子的教育,如今的很多家長,都停職在家輔導孩子的學習,照顧孩子的生活,讓孩子後勁十足。我們作為家長的只有耐心引導孩子,讓他們慢慢適應。步入正軌進入狀態就好了,這只是我個人的一點經驗總結,希望能幫助到大家,希望大家留言討論評論!


睿謙成長記


首先對家長關注孩子的學習的態度點贊!

往往父母關注孩子學習的孩子成績都不會差。

但是題主說“一考就砸”那麼肯定是出現了一些問題。因為題主沒有發出來孩子的試卷,所以不是很清楚問題出在了哪裡,我只能就我遇到過的和經歷過的一些案例以及我的一些經驗大概的羅列一下,題主看看是否存在這種情況吧。

問題分析

一考就砸的問題最容易找到的其實就是看看孩子“砸”在了哪裡。

一年級的孩子遇到的最大問題其實不是“不理解”而是“不認識”。由於識字量的問題,導致他們在讀題上會遇到兩個困難:1、題目的答題要求讀不懂;2、題目講的是什麼看不懂。

這種情況因人而異,一般來說早起閱讀量比較大的孩子、幼兒園“小學化”過的孩子很少會出現這種問題,往往需要適應一段時間的是那些幼兒園真的就是主要光去玩的孩子。但是別擔心,這個問題不會一直存在,它會隨著孩子學習的往前推進慢慢的就得到質的改善,至於改善的速度,往往取決於孩子父母關注的程度。很顯然,題主恰恰是非常關心孩子學習的家長,那麼這段時間是很快就可以過去的。

分析試卷是必須要做的事兒。

因為它可以反映出孩子過去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孩子比較常見的問題除了讀不懂題之外還有:粗心、書寫不規範、頻繁擦除導致又髒又亂、答題太慢做不完題。

不讀懂沒關係,慢慢練都會解決的。

粗心是幾乎每個孩子都會遇到的問題,尤其是在數學中體現的更是明顯,一般來說還是練得少了的緣故。語文粗心往往是因為“字”不熟悉和做題少經驗不足導致的,這都不是很難改正的問題。

書寫是大問題,因為這個改起來會很慢,需要家長多點耐心要求孩子必須認真,橡皮儘量少用!

答題速度一般來說取決於日常書寫速度和題目的難易程度,後者我們很難把握,前者我們卻是可以在日常鍛鍊的,計時完成作業、做作業的過程中不許做別的事情等等這都是非常有效果的訓練方式。


再有的可能性問題就需要看題主孩子的卷子了,必須說是字詞不會?課文內容掌握不好?計算能力不過關?一些數學概念沒徹底搞清楚?這個都是有可能的,需要看到卷子才好判斷。


日常輔導學習建議

問題分析可能沒有什麼針對性(畢竟不知道具體錯在了哪),那我就講講題主在日常輔導孩子過程中可以參考的一些方法吧。

1、學習習慣上的要求。

正如上面所說,效率是很關鍵的,要讓孩子能夠坐得住——起碼是學習的那個時刻是能坐得住的。能坐住瞭然後才能談得上效率。禁止學習期間上廁所、喝水、吃零食、玩橡皮、玩尺子、抱著玩具學等等,可以在休息時間做這些事兒,一旦學習了就不許做了。

2、字詞課文每天檢查

只要是學完一課那就聽寫,需要背誦的一定要檢查背誦,必須非常熟練才行。聽寫的時候建議你不要只填寫生字,課文裡的字詞你認為孩子有不會的那也給他聽寫上。

3、給孩子讀題、講題的時候不要只

題主也說了,孩子“

孩子的反饋都還行”,到底是怎麼個行?你的“行”的標準是什麼?我給你個標準吧:讓孩子給你講一遍!只要孩子能講清楚了,那就真的“還行”!切記不要總是認為你只要說過的孩子就都能記住,根本不會的,因為你講的東西會很多,而且是沒有條理性的,這些東西在孩子聽來是很難建立起一個完整的概念的!而且還有一點——沒幾個孩子會靠聽就能學會的,不是嗎?

4、堅持抓計算

每天堅持做口算,計時做!保證正確率的情況下一定要快。

可以跟孩子比賽。

5、有規律的安排作息時間&制定獎懲機制

作息計劃表應該做一個,不光是為了提高效率的問題,更重要的我認為是讓孩子清楚他每天要做什麼事兒,然後你還要給他講清楚為什麼要做這些事兒。

獎懲機制對於小低年級的孩子是特別有效的管理辦法,不要獎勵的太大,關鍵在於“獎”的本身,哪怕就是個小紅花孩子也會喜歡的,這是一種認可和肯定。


隨便看看微笑不語


你被孩子的表現,和老師的虔誠給騙了!首先,孩子跟著你學習,可能看似很認真,其實他心裡早已九霄雲外了,因為他無法抗拒你,只能心裡去想,就是走神!你問老師孩子表現學習怎麼樣,老師跟你很熟嗎?我想任何一個老師,只要你問孩子情況,都會對家長說孩子不錯,因為她沒必要得罪你,如果你平時在強勢一點,兇吧一點,老師躲還來不及呢!所以孩子學習不要看過程,看結果!結果證明一切,當然一次考試考不好,可能發揮失常,每次都這樣,還考慮換種方式教孩子學習了


南和鬍子


考試是檢驗學習成果的形式,其特點是在一定時間內解答一定數量、不同題型的題目。

在成年人看來,一年級的課本很簡單,但對於孩子來說,課本里的內容象散落一地的珍珠,孩子因為年幼意識不到珍珠的重要性,更沒掌握撿珍珠的技巧,剛開始的時候因不得要領而感覺吃力。

這個時候比考出高分更重要的是,保護好孩子的學習積極性,學習是個枯燥的事情,孩子只要能坐得住,願意學,比啥都強。

前幾次的考卷還在吧?改錯了嗎?家長看下已考過的卷子,把卷子手寫或機打一份讓孩子再做一遍或幾遍,按卷子當時的考試時間做,如能順利完成,卷子上所有的知識點孩子都掌握了,如果有地方出錯,學習薄弱的地方就找到了,進行針對性練習,再做卷孑,直到這張卷子完全沒問題。

平時學習和考試的關聯,學習的過程是“撿珍珠串珍珠”的過程,考試是規定時間內按要求串珍珠,預習和複習做到了“撿珍珠”,平時多練“串珍珠”,熟能生巧,考試就不怕了,也就是具備了應試能力。“串珍珠”就是自己準備些題冊多做,選那種有時間限制的。

“串珍珠”的能力培養的越早,應試這條路走的越順。多些課外閱讀吧,學習的理解能力來自於閱讀量,課外讀物讀的少,在學習上很吃虧的。


阿娥你好


是不是你平時給他讀題,考試老師沒給讀題?我們一年級上學期老師老師都給讀題,下學期題目基本都認識了,就不讀了。班裡有個小朋友識字少,老考60 70的,下學期把考試題目常用的字認識了就都90 95以上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