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的琴》,父亲为了圆女儿的钢琴梦,用尽了全身力气

如果要推一部风格鲜明的文艺片,那么《钢的琴》定然是最好的选择。整部电影的基调定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东北,画面充满了浓重的工业气息,但是又和音乐的主线完美重合,形成了一种特有的硬朗派的文艺风格。这样一种工业的刚硬和文艺的柔美相结合的意境中,用喜剧做伪装,讲述了一群底层人民为了实现孩子的学钢琴的梦想,想尽办法凑钱、去偷钢琴、甚至在炼钢厂中协力造了一架纯钢材质钢琴的故事。

《钢的琴》,父亲为了圆女儿的钢琴梦,用尽了全身力气

提及梦想二字,谁人不认为梦想是高贵的,是应当得到尊重的?倘若实现了梦想还能挽救一段父女间的关系,那更是功德无量。《钢的琴》的故事发生在一个特殊的时期,也发生在一群特殊的人中间。王千源扮演的陈桂林在小乐团工作,整天和音乐舞蹈打交道。因此陈桂林对女儿的钢琴梦想十分的理解,依靠此为生的陈桂林深知此道的苦楚,但是每每在四下无人的街上,他又情不自禁和女友淑娴一起歌唱。音乐养育了他,又使他免于孤独寂寞,所以在女儿迷恋钢琴的时候,他是骄傲的,是打心眼里相帮女儿实现心愿的。

《钢的琴》,父亲为了圆女儿的钢琴梦,用尽了全身力气

《钢的琴》斩获众多奖项和提名,又在各大电影节巡映,观众的评价竟出现一边倒的好评,无一差评的情况在文艺片界甚至在电影界都实属难得。而作为一部没有大牌导演和大牌明星的小成本电影,《钢的琴》更是深入观众的内心,有评价称:"每个镜头都想油画一样静美,每个桥段又都想一部电影一般深邃。用纯钢做琴,这可真是在那个无奈的年代里最深情的告白了。"在2010年以来大片当道,此类描写小人物生活,紧贴人民的喜剧电影,将成为观众面对商业类影片时有了新的选择。

《钢的琴》,父亲为了圆女儿的钢琴梦,用尽了全身力气

前面提到,故事发生在上世纪90年代的东北。当时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的东北意欲摆脱旧工业的束缚,向新的经济形势靠拢。陈桂林是受到经济变革的影响的一批人中最平凡的一个。昔日和一群伙计在厂里工作,后来厂子倒闭之后,为了谋生只得跟着小乐团四处走穴表演。生活的拮据带来了家庭的危机,陈桂林的妻子受不了这样艰苦的生活,离开了他。陈桂林只得一边伺候老年痴呆的父亲,一边照顾还在读书的女儿,再一边还要去跟乐团到处表演。可喜的是,陈桂林的女儿很喜欢钢琴,而且很有天赋。

《钢的琴》,父亲为了圆女儿的钢琴梦,用尽了全身力气

可是学习钢琴的成本很高,陈桂林便给女儿出了个主意,在晚上没人的时候,让女儿去琴房里练琴。夜班琴声把住在学校的女老师吓了个半死,严词制止了陈桂林和女儿的行为。偷偷学钢琴是行不通了,买钢琴又买不起,陈桂林挠破头皮也想不到好办法,只得用木板和画笔,给女儿画了个钢琴的琴键。希望她能像贝多芬大爷一样听不到声儿也能练好琴。可这种画饼充饥似的解决办法,让女儿很是抵触。陈桂林没办法,就去找老朋友一个个借钱,可都过的不怎么好,谁能帮衬谁啊。

《钢的琴》,父亲为了圆女儿的钢琴梦,用尽了全身力气

不愿放弃的陈桂林组了个饭局,把朋友们都叫了来,劝说他们跟自己干一票:去把学校的钢琴搞出来!酒壮怂人胆,加上日子过的确实窝囊,几个朋友便答应了。夜里,几人刚把琴抬到操场,就被巡逻的保卫人员发现了。几人慌忙逃窜。陈桂林帮几人翻过围墙之后,竟没有翻墙,走回到钢琴旁坐下,开始弹奏贝多芬的《致爱丽丝》。这时雪花飘落了下来,满脸陶醉的陈桂林在大雪中演奏,画面美的像童话一样。可生活从来都不是童话,所以看的观众们满是心酸。好在学校没有追究几人的责任,陈桂林也不再好意思麻烦朋友们。

《钢的琴》,父亲为了圆女儿的钢琴梦,用尽了全身力气

前妻对女儿抚养权的争夺越发激烈,女儿的意思是反正两人都不爱她,那就谁能给她钢琴她就跟谁。陈桂林从图书馆看到了钢琴制造的书籍,发现其中的工艺之前在工厂都接触过,便萌生了制造一台钢琴的念头。可几次三番的麻烦朋友,陈桂林也不好开口,谁知朋友们听说此事,都被陈桂林的执着感动,纷纷主动帮忙陈桂林制造钢琴。于是,一支由专职混混、退役小偷、工队头头组成的工程队诞生了,他们的目标就是用废旧的钢材,熔铸成一个美丽的音乐梦想。

《钢的琴》,父亲为了圆女儿的钢琴梦,用尽了全身力气

几人分工明确,建模、熔炼钢铁,浇筑成型到组装元件,再到后期的钢琴调音。一架全世界独一无二的钢制的钢琴诞生了。看着钢琴被吊机缓缓的放下,女儿坐在钢琴前专注的演奏。陈桂林的眼眶湿了,这何尝不是实现了他自己的梦想?生活在离异的家庭里,女儿本就可怜,如今总算是为她做了些事,倒也不辜负那么多人的心血。

《钢的琴》,父亲为了圆女儿的钢琴梦,用尽了全身力气

《钢的琴》与其说是父亲为女儿造钢琴,不如说是一群人为自己建造的一场美好的成人童话。他们生活的艰辛,但是从未放弃过。他们向往美好的生活,也不愿意舍弃那些过去的回忆。就像一直出现在电影里的两个巨大的烟囱,他们只是希望它们能一直矗立在那里,不要因为时代的变迁就被废弃拆除。可是没有人能抵抗时代的洪流,烟囱终究要被爆破,他们也终究会老去。所以他们选择造一架钢琴,来纪念那些不愿舍弃的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