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煒:人常犯的最大錯誤是「把平臺當本事」

VC做的事情就是錢給別人,讓別人去革命,去顛覆一些東西。現在,我們也必須認識到,自己也是要被革命的,要隨時根據形勢變化。

平臺的高度不是你的高度

我們很幸運,創業初期就有一個相對完整的團隊,不用再去大規模招人,去磨合,這讓我輕鬆很多。但新創一個品牌,肯定要面對很多問題的。

人經常犯的最大錯誤,就是把自己所在平臺的高度當成自己的高度。實際上平臺的高度不是你的高度。

我一直跟團隊在聊,大家還是要謙虛,原來在國際頂級風險投資品牌下,很多事兒和外界是很好談的,但現在,我們是一個新創的基金。

新創基金是有很多挑戰的。在國際頂級風險投資品牌下,募資不用花什麼時間,很輕鬆就搞定了。現在,我們自己融資肯定要再去摸索。雖然做了十年了,但對人民幣基金募集過程還是比較陌生,所以我們先把人民幣基金募集了,再去募美元基金。

我們人民幣基金募集的順利程度是出乎我們的想像,第一期已經完成了,一共15億元,美元基金進展也挺順利的。

未來在TMT這個領域,我們還會繼續佈局互聯網金融,垂直內容領域。同時,像中國的模式出海,也非常有意思。技術驅動的公司以前投的並不多,都以模式驅動為主,我覺得今後出現一些技術驅動的機會

新創基金的另一個難題就是,如何讓大家儘快的認知我們的新品牌。

選名字的時候,很多人都覺得,我選創世夥伴這個名字有點土,別人都是兩個字,我們是四個字。

我覺得土不土沒關係,它很清楚的表達了我的觀點。

過去十年,創業者評價我們是一個非常友好的知識型團隊,我們從來不“雞賊”。我們自己開玩笑,說我們是靠譜(KP)基金。現在,我們還得要做靠譜的團隊靠譜的基金。

機構必須要追大項目

創世,是告訴創業者,我們想投誰。我們投的是創造新世界的這種團隊。創造,必須是新的東西,而且你創的事情要夠大,我們希望投的公司最終能長很大。

我也說過一句比較極端的話,小而美的我不投。

作為一個個人,天使投資人,你可以去投小而美的東西,尤其是你對它非常瞭解、覺得它肯定賺錢的時候,這是沒有問題的。但我作為一個機構管理者,心裡非常清晰的有一筆賬,一個基金投項目,投了三十個,真正讓這個基金回報不一樣的,其實就是那麼兩三個最好最大的項目。

如果你一開始就投一堆看上去就是小而美的東西,不管多小而美,失敗率還是相當高的,最終這個基金不一定是賺錢的。

所以,作為一個真正的機構管理者,我必須要追大項目。但我們團隊裡每個個體成員,他對一些小而美的東西感興趣,並且非常瞭解的話,我們也不排除可以投。

周炜:人常犯的最大错误是「把平台当本事」

怎麼選對大的?

一般,只要是平臺都會比較大,供需雙方都是海量的,平臺的價值也就會變的很大,而且這個平臺還要是自運營的。從商業模式上來說,淘寶的模式是很舒服的,一旦成為最大的一個,(商戶和用戶)雙方都是海量以後,別人就很難再去跟他競爭了。

如何選擇創業者?

我喜歡的人,他有多少個缺點,只要不是道德缺點就行了,但他必須要有很清晰的亮點,讓他跟別人都不一樣。人不能都是長處,那樣你跟別人配合不了,總得有點兒缺點。

我講的獨角獸三定律,第一條就是每個行業的成功,需要的能力是不一樣的。脫離行業,來談對創業者的偏好,只能說一些通用的特點,比如有領導力,就是讓大家願意一直跟著你幹;還有堅持的能力,非常堅持執著的要完成一件事情。

創業者最重要的能力是堅持

到現在,投過的項目不管成功失敗,最讓我覺得不舒服的就是那種做了一半兒,我們還沒放棄,他自己先放棄了。

創業者有真創業者,也有偽創業者,尤其這些年,偽創業者特別多。

創業這事兒很難,不是每個人都適合。一堆根本沒有下定決心,心智上沒有做好準備的人出來創業,結果一定是失敗的。我們曾經投過一位,當時也是激情萬丈,我們覺得既然你決定做,我們就支持你。結果他後來說,我還是回去上班吧。

我們願意承擔高風險,虧了也沒關係,前提是你能堅持把你想的做完。就算這個方向錯了,你也應該能找到其它的方向。我們看到很多例子,都是屬於之前的方向並不是很成功,但他很堅持,後來成功的。

你看一下科技(秒拍、小咖秀、一直播)的韓坤,酷6做得很好,但離開酷6也花了好幾年的時間,非常艱難的尋找下一個方向,但他一直堅持了下來。

2013年,我們認為時間點到了,基礎設施鋪好了,內容會變值錢了。UGC最有活力,但UGC質量太差了,我們自己定義了一個SPGC,就是半專業創造內容。

我們開始先投了喜馬拉雅,當時它是第四、五名,但我們認為它的方向是對的。投完喜馬拉雅就開始看視頻,我們認為視頻也會爆發。

2013年底,2014年初,我們同時看了三家視頻創業項目,發現韓坤是一個很厲害的CEO,他能堅持下去,能找到一個對的方向,扭來扭去總能走對路。而且,2007年跟他做酷6的那幫人,現在還跟在他身邊。

韓坤這樣的人,很像春秋戰國裡面的晉文公。晉文公還是公子重耳的時候,帶了一大幫那個時代最牛的人,周遊列國,到處逃難,逃了十九年。每一個國家的國君都想請他身邊的人來當上卿,但沒有人離開他,這幫人跟著他跑了十九年,也沒有人做出多少偉大的事兒來。但十九年以後,回到晉國,當上晉文公,一年內,晉國就變成春秋第一霸了。

不能靠一個產品打天下

大家都知道,視頻創業其實很花錢,帶寬流量比文字流量高太多了。雖然我們認為短視頻要爆發了,但到底是六個月爆發,一年爆發,還是兩年爆發?沒有誰可以預測。

當時一下科技是第四名,但我們馬上就決定投他了。結果中間有投資人要撤了,我們又坐下來算了一遍,錢數夠不夠用,最終還是決定投給他。這個項目也是我們真正大規模投資的最後一個項目。我們剩下的最後一筆錢全都給他了,也是相當大一個賭注,我非常感謝他們,最後做的非常好。

我們(周煒和韓坤)一直在聊短視頻的未來到底是什麼樣?有一點我們比較一致,都認為不可能靠秒拍這一個產品打天下。

韓坤也說,先做秒拍,但同時還在開發好幾個產品,每一個產品去抓住不同特點的人群,到最後,可能變成一個大一統的產品,能夠覆蓋95%的用戶。

喜馬拉雅也是這樣做的,喜馬拉雅最多的時候,同時在市場上有一百多個APP,不同的APP,不同的名字,都在試,都在用,最後才升級變成一個。

我一直認為,視頻本身社交性很差,你必須要跟一個社交平臺合作才是一個好的組合,這個病毒效應靠自身是很難實現的。而這個最有效的社交平臺應該是什麼樣的呢?應該是它的社交突破和你的是一致,人群也一致,傳播路徑也一致。

所以,一下科技和微博的合作,也很重要。

沒有永遠正確的戰略

如果創業者非常的極客,他很容易能做出一個好產品,但可能沒法把公司做大。所以,太過於怪才的,不是不能投,但要觀察,他到底有沒有運營企業的能力。

這兩天有人在轉一個段子,說以前丁磊曾想把公司賣了,去做一個新的項目。段永平說他,你已經有一個公司,為什麼不把它做好?而去做一個新的公司?

我覺得這個話說的很對,現在市場上的心態越來越浮躁了,各種各樣的商學院此起彼伏。你能學到很多東西,但你看到的誘惑也多,很容易最後變成不專心,結果就是曾經在你這個領域本來是有機會成為最大的贏家,但你老覺得在別的地方也能做一塊兒東西出來,最後變成在各個部分都是一個平庸的角色。

當然,不專心,跟一個公司去多元化佈局是有區別的。

就跟《三體》的故事一樣,在你本身的領域,如果有足夠多的地方可以讓你去佔領的時候,你到處亂跑肯定是不對的。

周炜:人常犯的最大错误是「把平台当本事」

什麼時候應該去別的地方佈局?是你贏面已定。這個時候,你不佈局也是錯的。當你贏面已定以後,下一步的戰爭可能就不在你這個領域打了,你的對手就不是你現在的對手了,可能變成完全不同類型的對手。比如最初京東和阿里打的時候,打的是電商,但今天可能打的已經是基礎設施,是物流。它為什麼要在那兒佈局?因為可能再開拓另一個對他更有價值的項目。

所以,沒有永遠正確的戰略,只有適不適合。

中國古人講,天時地利人和。當你在一個還在江湖亂戰的時候,去談佈局,這事兒就不大靠譜。你相對優勢已經明確了,這個時候,你的競爭目標就不是眼前這些快要被你打敗的同類了,你可能要到下一個層面去競爭。另一個層面你要怎麼佈局,結合你現在的優勢才能更準,像阿里他們在支付寶上大力投入,非常的正確。

要看外面有沒有那隻狗

中國的互聯網創業的競爭,真的是黑暗森林的狀態,降維攻擊經常發生。

包括鉅額資金量可以瞬間堆積到無比大,你以前從來沒見過。什麼叫降維攻擊?我把市場的錢全抽走了,你就沒了。用錢來做壁壘也非常有意思。

中國現在的很多創業模式是叫羊毛出在狗身上。所以我經常在團隊裡講,我們看一個東西,不要老盯著這個模式本身看。你要看看,是不是有一隻狗在外面?這隻狗到底是什麼?這個要想清楚。

原來滴滴、快的的時候,我們準備跟阿里第一輪的時候一起投快的。為什麼我要投快的?當時就看明白了,是一個推廣支付得最好的手段,我是做支付出身的,對這個非常敏感。而且跟阿里一起投,我很放心。但最後因為種種原因沒能投進去,很可惜。

目前,我覺得共享單車,信用可能會是這條狗。不管共享單車這事兒結果怎麼樣,我很喜歡這個方向,可惜是去年年初我沒有錢。我很喜歡能夠改變大量人生活方式的東西,只要改變了人的生活方式,就是有價值的。

至於充電寶,我還沒找到這隻狗在哪兒。這個我必須要承認。沒看懂就算了,不要進去了,我們的風格是非得看懂才投。

每步都要比別人早一點兒

喜馬拉雅、一下科技,連著投的邏輯都一樣,兩個項目一開始都不是前四名,但我們投的時候,堅決相信他們會是最後的贏家。他們也都在一年內做到了第一名。

他們到底做對了什麼?

喜馬拉雅好像做的事兒都沒有什麼出奇的。扶持工作室,別人也做了;在文字版權上做了佈局,別人也做了;在硬件的生態鏈上做佈局,別人也做了。

為什麼他從小變大了呢?

原因很簡單,因為一開始,他們對這個行業的理解就是對的,他的佈局就比別人每一步都早,我把這叫做叫紅燈定律。只需要每一步都比別人早一點,累積下來以後,這個效果是非常驚人的。

關於團隊內部的管理,我總結了一個火箭定律。就是在不同的階段,要用不同的能人。但這些跟著他的老臣子,他也能安排的非常好。

創業者是光速成長的,你能在一家公司裡看到三個以上的人來用這種速度學習成長嗎?不可能。如果三個人都有這種能力的話,他們一定會變成三家公司,每一個都可以做出非常大的東西來。所以,創業者身邊的人一定是跟發射火箭一樣,有一級一級的驅動。在不同時間,靠哪一級驅動是不一樣的。

三分之一的死亡率是正常的

我們投的很多項目,其實當時並沒有太多人搶。所謂的風口還沒來,不是別人跟我們搶的問題,是找不到人合投的問題。所以,大家說搶項目,其實也只是相對的。

我個人在TMT領域投了近三十個項目,現在成十億美金市值(估值)左右的公司差不多三分之一。賣掉我們一般就不再統計了,說實話死的不多,因此還被LP說不夠冒險。

我還挺自豪的,我跟我們的一個LP說,我第二支美元基金到目前為止只有一個公司死了。可是,人家聽了不是很開心,覺得這說明你不夠冒險精神,你承擔的風險不夠大,你應該更大膽一點。如果是人民幣基金的LP,他可能會覺得你最好一個公司也不要死。

我覺得,一個基金的項目有三分之一的死亡率是很正常的,在美國可能甚至於接近二分之一。

周炜:人常犯的最大错误是「把平台当本事」

之前也有記者問到我們某一兩個死亡的項目,我就覺得這沒有什麼好說的。為什麼?很簡單,至少我們死掉的項目都曾經是行業裡轟轟烈烈的公司。霸王最終是失敗了,項羽是自殺了,但他是個英雄。關鍵這個死的過程,你有沒有盡力。

昨天我還見之前投的一家公司的創始人,他是賣掉了,對他來說一種失敗,還挺沮喪的,跟我在那兒聊。

我說,我很感謝你堅持到今天了,這個行業目前也沒有別人做出來,你沒做出來,很正常,不是你的問題,是行業的問題。而且,你至少善始善終,把這個項目併購完成,沒有在中間放棄,我覺得我已經很滿意了。他覺得挺不好意思,投資人沒賺到錢。我說這有什麼關係,風險投資就是做好準備有一大批公司會虧損的。關鍵在於,你這個過程是讓我尊重的。

互聯網的本質是壟斷

韓坤、餘建軍(喜馬拉雅聯合創始人),他們都會很奇怪,我當時只是跟他們談到未來在你腦子裡是什麼樣的?你要實現的新世界是個什麼樣的世界?你的路徑什麼樣?不怎麼問他們用戶數量,什麼時候賺錢。

其實,選了這個行業願意去投,就應該已經是對這個行業未來能賺錢有信心的。既然如此,我只需要知道你能不能變成第一,我不需要知道你應該怎麼賺錢。

京東陳強生(原京東CFO,現任京東金融CEO)是我原來的同事,他2007年去的京東,我2008年開始跟京東談,B輪、C輪、D輪,三輪都談過,但到最後一輪我們才投進去。這種故事每個VC都有,總而言之就是好事多磨。

我對劉強東真的是很佩服,很多人去做電商,B2C這事兒就沒有誰能像他和他的團隊那麼紮實,絕對是不二的團隊,你交給別人做不出來。到後期,他每年都要到外地沙漠去開越野車,在美國待那麼長時間,但公司運行的非常好。你今天讓我把大家丟下,到美國去待三個月,我覺得可能還真不行。

從2008年到現在,每年有無數的人問,京東怎麼賺錢?我就說問這個問題,你傻不傻?中國電商很容易有贏家通吃的,當他變成最大的一個的時候,你根本就不應該擔心他能不能賺錢,你應該擔心的是他會不會賺你太多?就像滴滴、快的一樣,他們一旦合併了以後,沒有監管的時候,你看那價格漲的。

互聯網的本質是壟斷,一定要記住這一點。壟斷的東西,你從來不用擔心它能不能賺錢,你只需要擔心它會不會太壞,賺你太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