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煒:如果VC投資項目大部分在A輪,可能投不出一隻「獨角獸」

他曾是凱鵬華盈兩期美元基金掌舵人,京東(納斯達克上市:JD)、宜信、啟明星辰(證券代碼:002439)是他上個十年的傑出作品。

如今,他已入不惑之年,正值人民幣基金迎來拐點時刻,希望通過創世夥伴資本另闢戰場,做一支伴隨創業者成長,提供高附加值的基金。

周煒:如果VC投資項目大部分在A輪,可能投不出一隻“獨角獸”

近期,創世夥伴資本創始主管合夥人周煒亮相第二屆投資者訓練營,透過所投標的及成功案例,分享了自己的投資邏輯與策略。

我從2007年開始一直在凱鵬華盈,從凱鵬華盈在中國創建第一隻基金到今天整整十年。在4月18日,我和凱鵬華盈大部分成員宣佈成立了新的基金,創世夥伴資本。

回顧一下我們過去團隊做的事情。首先我們一直是強調幾個觀點:

1.投出將來有巨大成就的公司

原來我們的口號叫“Think bigger”對於我來說,我原來在外面說過一些話比較絕對,就是說小而美的東西我們不投資,我們希望投的是最終能成為巨頭的公司,所以我們的投資結果大量的都是平臺型的公司。

2.不重數量,投平臺型公司

為什麼這個策略對我們是合適的?是因為它符合我們團隊的特徵以及對行業的理解和實踐的理解,我們投的項目大部分都是平臺型。

3.不在一個領域投兩家競爭型公司

這一點也是非常折磨的。我們很多時候都第一個發現了行業的先機,在A輪就投了這家公司,但是大家可以想一想,如果投錯了,所有的研究都浪費了。但投對這一家的幾率也是很小的。

最近看到一些數字說,平均一個風險機構早期參與,並且投中一個獨角獸的概率低於0.5%。我不知道這個數字是不是精確,這是在一篇文章當中看到的,我覺得確實看到,有大量風險投資機構做了10年,如果投的大部分是A輪的話,可能連一個獨角獸的公司都沒有投出來過。

但我們目前很自豪的就是,所投項目75%以上是A輪,現在達到獨角獸規模的已經有30%了。所以這也是為什麼雖然我們可能投的數量不夠大,我們的融資金額不夠大,我們的市場佔有率不夠高,但是在行內,還是被充分認可的。

下面分享投資過程和決策。

由於我們要求投資標的未來能有巨大的前景,一般不做大面積的投資。

1.有意識地取捨

2007年我進入凱鵬華盈,如果大家看我過去的背景,從1994年到2005年都是在做金融支付行業的工作,從硬件到軟件、再到系統集成。所以我當時最感興趣的當然是金融和支付以及信用相關的東西。

當時我們還沒有聽到過“互聯網金融”這個詞,開始在這個方面做投資,先投了國政通,這是一個專注於2B徵信的一家企業,在2009年基於對這個行業不停地理解,我們陸續投了宜信、融360,到最近我們投了冰鑑科技。

我們要有一個清晰的認知,因為金融是一個巨大無比的市場,金融在中國30多年、40年裡是遠遠落後於其他行業的創新程度的。換句話說,為什麼大家要整天去買房子?大家會談的無非就是房子和股票,因為沒有沒有別的金融產品讓你管理自己的資產。

同時大家覺得為什麼這幾年互聯網金融這麼熱?除了資本推動以外,必須要想清楚,需求在哪裡?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整個團隊會集體工作,一起去研究這個行業,去把它弄清楚,然後不停的在這個鏈條上一個接一個的佈局。剛才我們講到,我們投的數量不多,但是在金融科技或者是創新金融這個領域,我們累計投的已經接近10個了。

2.佈局內容平臺

我們是中文在線早期的投資人,中文在線是文字的,後來在圖片上我們投了花瓣,後面兩個是最近特別熱,在無線互聯網音頻的UGC或者是PGC平臺,我們A輪投了喜馬拉雅,還有秒拍、小咖秀、一直播這些產品。

這也是基於我們在互聯網領域認為在基礎設施之上有價值的是什麼,就是內容。所以我們從PC時代到今天,一直是有清晰的邏輯和理解的。根據環境變化和基礎設施的程度,來選對公司。

在互聯網廣告以及大數據領域,我們也一直是非常關注,電子商務我們一共投了三家公司。當然京東可能是我們金額回報最大的一個項目,今天京東的市值已經漲到500多億美金以上了,如果我們留在今天的話,回報會遠遠高過以前的數字。

社交領域我們投了兩家,一個是亞洲創新集團,產品叫碰碰,是目前中國的公司在海外運行泛娛樂平臺,有遊戲、社交屬性,直播平臺在中東、日本、臺灣都是最大的。探探是另外一個針對年輕人的陌生人社交應用,也是目前最火項目之一。

下一步我們正在投資的還有一個領域,已經做了三四個投資,之前也講過,我們對出海非常感興趣,當時間和各方面因素聚集到一定程度以後,從量變到質變就會發生。

過去中國一直在抄國外的東西,從2011年之後我們看到了一些本土的創新。

我在好幾個場合都說過相關的觀點,當年提出“微創新”的時候,很多人還在嘲笑那是在人家上面稍微改一改,我覺得沒什麼好嘲笑的。我第一份工作是做POS機的設計,我是中國自主產權POS機的設計者之一,我很不好意思的說,我們的產品是從以色列一個產品過來的,我們之前沒有接觸過這個產品,不可能去發明。

順著這個觀點說下來,我們這10年看到了中國創新公司的發展,2011年以後,我們就有很多東西他們沒有了,第一個我們當時印象很深刻的就是唱吧,當時還沒有Launch,我向美國其他各行各業的朋友們展示這個東西,他們看我的表情說,你是瘋子嗎?怎麼會有人拿個手機在家唱卡拉OK?這就是文化差異。其實重大的文化差異,最終會讓我們的應用產生巨大的區別。所以在那之後,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中國的應用型產品出現了創新。

這些應用型產品的創新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很容易把一些其他的競爭者擋在外面。所以今天大家看微信,在國外你看不到這樣強有力的一個平臺。微博,你看他當年發佈的時候和Twitter是一模一樣的,完全是抄Twitter,但是今天微博的進展遠遠超過了Twitter,市值也超過了Twitter。

所以模仿只是一個階段,不要看不起微創新,當我們談創新的時候,必須從微創新開始。

我有一個觀點,中國的創業者,在三體裡面的模式裡,每上一個新產品,就會有上千家公司模仿你,不好之處在於我們原創確實相對較少,希望越來越多。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進化速度被破壞得非常快。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我覺得這種公司很有機會,今後5年、10年會是大規模的中國公司走出去的時代。

回到投資方法論,投資戰略沒有對和錯。這裡面有大量不同類型的投資風格,我們是專而精的也有撒大網的,也有完全機會主義跟著潮流走的。但是我也要說,今天的市場變化很大,10年前當我做VC的時候,有名有姓,但是今天我估計不管是真的還是假的,號稱VC的從業者,可能數萬甚至十萬。在這種情況下,資金也非常多,能不能脫穎而出,要考驗的是你自己有沒有選好你的方法。

我個人認為,在今天我們面臨的狀況是錢很多,投資者很多,這些巨頭公司的戰略投資部門的資源比誰都多,他們還可能很勤奮,這種情況下怎麼去贏是一個非常艱難的問題。我經常跟我們京東投資部的工作人員說,你們的資源比我們多,錢比我們多,就跟官二代和富二代一樣,你好像比我還勤奮,還讓不讓我們活了?這是一個現狀。

這種情況下,新進入這個行業,我對自己的團隊永遠都是要問這個問題,每個人進這個行業的都是相當聰明的人,都是天之驕子,為什麼你能成而別人不能成?這是你自己永遠都要問自己的問題,也是我們盯著創業者反反覆覆談的,談那麼多次幹什麼呢?這個領域的創業者有上千個團隊,為什麼會是你?這一點要理解清楚。


分享到:


相關文章: